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城市拐角56号 » 第四章 文字触角

第四章 文字触角

    人与世界之间隔着一面“语言之墙”,遮蔽了人与世界的赤裸相见,彼此在一个朦胧的过渡地带相望与守候。文明便诞生于此。文明就是一块“遮羞布”,当然,“羞耻”与文明几乎同时发生。

    如果,我们仔细追究,便能发现,责任诞生于羞耻之中,羞耻是一种原生道德,它就像是人怀里揣着一个刺球,粘在你身上,扔不掉,碾不碎,随时随地会让你感到一种刺痛,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扯下一块叫做“责任”的花布,小心翼翼地把它包裹起来。

    瞧见了吧!所有的道德认知和情感都是源于感官——趋利避害。你不能说这是人的肤浅,人活着,深刻——有时是多余的,造作的。

    “异乡人”走出了自己编织的时间之“茧”,此时的他像极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由自在地留恋于花丛之中。

    他的生命时间好像重新被启动,都说,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需要完成两次出生,一次是被父母投掷到这个世界,是身体的诞生;一次是向着这个世界的中心进发,完成一种精神意义上的诞生。

    人之为人,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创造。我们出生于一个巨大的语言结构之中,之后的生命历程就是学会与这个语言系统打交道,要能忍受住它的“切分”,这样便能形塑起一个“人”,哲学上称之为一个“主体”。

    五年前,“拐角56号”给予“异乡人”一个悬浮的时空,一个与世隔绝的如茧房一般的地方,这一次是他主动选择了自己的“出生”,抛却了所有的世俗往事,决绝地向着自己的灵魂深处迈进。

    他卸下了所有的“武装”,就像摘下自己戴了很久的面具一样,长时间汗水的浸泡和冲刷,皮肤早已与这副面具牢牢地黏连在了一起,撕扯下来的那一瞬间,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痛彻骨髓。

    疼痛让“异乡人”本能地躲在这个时间的“茧房”里,让周身的黑暗把他层层包裹住,等待着伤口渐渐结痂,细细密密,零零碎碎,星星点点,把自己用心地修复、重造和再建。

    这是少有人走的路,是勇敢者的游戏。

    如今,“异乡人”破茧成蝶,“拐角56号”也不在是那个悬浮的“空中城堡”,借助“语言之墙”的缓冲,“异乡人”完成了自身的一次新生。那一瞬间,他终于与这个城市重新完成了连结。

    “异乡人”知道,他要努力地去拥抱这个世界,而不是与这个世界隔绝。他也清楚,一旦参与到这个世界之中,就要做好承受这个世界的一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会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生活的伤痛和苦楚。这个生活的“暗层”中也同样饱含着人性纯粹和真实的一面。

    这是一种冒险,一种人性的冒险。“异乡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刺激与兴奋。他清楚这不是仅仅停留于感官表面的愉悦,而是生命存在本身的一种欲望和意志涌动。

    他需要一个支点,就像一只敏锐的触角,来碰触试探这个世界。

    人是语言的存在,人寄居在语言之中,语言是人的原初故乡。以文字为中介,引渡语言,让语言的象征能力把整个世界编织起来,足以抚慰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受伤的心灵。

    “对,我要营造一个空间,一个语言实验室,在这个空间里,任何的话语都是允许的,借助交谈,牵引出灵魂的轨迹,在人格叙事的断裂处进行修复和疗愈,这是一种心灵的考古学。”“异乡人”想到这里,激动得心潮澎湃,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一个新的生命可能性即将打开。

    得天独厚的拐角56号,不就是这个城市里“机缘巧合”自然形成的一个语言“集结地”,一个话语交谈的汇聚中心吗?

    “异乡人”决定把自己居住的这处老屋子进行一番改造,把它变成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书屋的名字就叫:拐角56号。

    这座城市中心的语言太过喧嚣和矫饰,人与人之间的话语交谈逐渐蜕变成了一种信息数据的交换,人与人相遇的空间被高度的压缩成一条线段,没有了“闲言碎语”,砍去了细枝末节,没有了废话,不允许误会,来不及仔细揣度,彼此之间互相传递着高度压缩的信息数据包,准确无误,没有丝毫遮蔽,一切都是高度透明的。

    城市里的语言被过度地曝光了,抹去了阴影地带,隐去了遮蔽,心灵经受不住长时间的炙烤,将会躲到哪里去呢?最后,被蒸发耗干,化为一缕烟云,顺着城市的地势自然向边缘地带散去,凝结成雨,滴落在每一个城市的拐角处。

    此时的拐角56号阴雨迷蒙,细碎的雨滴从屋檐上滑落下来,溅落到青石台阶上,把沉睡的青苔从深夜中惊醒,抖擞着,显得愈发葱郁。

    是的,此处以下,拐角56号就特指“异乡人”的“拐角56号书屋”了,它将蜕变为一个象征符号,一个心灵栖息的场所,一个试图借助文字阅读来碰触这个世界真实面相的地方,而“异乡人”也拥有了一个新的称谓:守夜人。

    为什么呢?这个城市的白昼太过喧嚣和匆忙,文字的力量难以勾挂住一个匆忙的灵魂,只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已至深夜时分,失魂落魄的城市漫游者才会捡拾起自己这副疲惫的皮囊,尝试着用文字来填满内在的空虚。

    是的,“拐角56号”是彻夜不打烊的,守夜人试图用文字抵御时间的流逝,同样,也借助文字的阅读来邀请每一个在深夜时分依然徘徊在巷角街头的城市流浪者。

    文字,是继石块与木棒之后,人类发明的第三样工具了吧!这种工具最大的优点就是便于长久地保存和使用,缺陷是文字背后的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变迁不断地滑动,各个时间界面上的文字意义会迥然不同,语义的翻译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文字是带着触角的爬虫,在城市的时间界面上蠕动,它是这个城市神话的“翻译者”,一不小心,它跌入城市“拐角”的深谷之中,顽强地编织出一张张“语言的网格”,承接住了游走在这个城市边缘上的一个个坠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