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乱世求活军 » 第九章 风波起

第九章 风波起

    七日,在忙碌和训练中匆匆即过,如白马过隙。

    前面七天,共打造了三十把弩,二十把木杆铁枪和二十张方盾。女人们又用六张狼皮和以前留下的猪皮和羊皮,用麻将牌一样的竹片,层层叠叠的缝制了十件竹甲,不是太重,女子在不做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也能穿着。

    最后每天每人射弩三十次,十次齐射,二十次听口令三排轮转射。为了方便妇孺上弩,梁河和袁正还捣鼓出了一个基于杠杆原理的木制上弩器。

    ———————————————

    现在,全村男女老幼全部都投入收割晚稻的劳动中,从清晨到太阳落山一刻不停。

    一个成年男人,一天能收割一亩水稻,妇孺一天也就0.6亩水稻左右。这个时代的水稻亩产也就250斤左右。老王头说村里大约种了小200亩水田,现在人少,至少要收割十天,才能收完。袁正算了一下,50000斤谷子,35000斤大米。然后还要种下崧菜(大白菜),蔓菁(白萝卜)和蕓薹(后世的油菜),这几种植物耐寒,前两个可以入饭,后一个可以榨油。

    派了两队跑的最快的儿童团,每队两人,在村口外的两座山上立了两棵信号树,如果发现有人过来就拉倒,然后撒丫子跑回来。

    今天已经是收割的第七天了,人口多的村子大概已经收割完了。

    袁正,从早上到中午,也就收割了半亩,他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掏出了手机,开机,他现在每天只敢开一次机。充电宝已经空了,现在手机只有5%的电了,他看着妻女的照片,久久不语,舍不得关机,又怕看久了马上就会没电,可能一关机就是永别。他要把她们牢牢的记在心里,直到永久。

    最后,还是忍着不舍地关闭了电源。喝过一碗凉水,操起镰刀就往田里走去,继续收割另外半亩水稻。

    刚刚割完两镰刀稻子,就听见有人大喊,“倒个哒(倒了)!”,然后金锣声骤起。搭目远眺,只见两棵信号树都已经倒下,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人从田间拔身而起,快步跑到兵甲前开始着皮甲,定睛一看,那是战川。而后他才清醒过来,也跑到干地上,开始飞快的穿竹片甲。

    等他穿好,战川已经快步走出百米以上,远远望着,全身甲胄,弓刀皆背,跨步流星,好不威风。袁正没有跟上去,而是原地等待其他人着甲持弩,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所有人才慢慢聚拢在村口大道旁。

    而这是战川已经消失在五百米外的山路转弯处。

    按照程序,当信号树被推倒后,战川会先侦查敌情,大家在村口木制的挡马墙后列阵集合,等待他的侦查回报。

    当儿童团喘着气跑回村子的时候,战川也出现在他之前消失的路口,这一次他飞奔而回。疾行间,猛然腾空翻身一箭,道路尽头处,刚刚冒出来的奔马之上的一个黑点带着往马后坠落。

    然后又有一匹骑兵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直追战川而来,其后就是一群人乱哄哄的跟在后面奔行而来。

    袁正,一手遮阳,细细的清点着追过来的人数,加上战川射落马下的一人,山匪共四十八人。

    他高举右臂,捏掌成权,大吼道,“横列三排,上弦,听我口令才能射击。”

    男女老少慌忙开弩上箭矢,一时慌乱,但最后还是陆陆续续上好。虽然已经训练了三五天,但人群还是有些慌乱。老王头这个老兵,在人群中穿梭,将紧张的靠拢的妇孺拉扯开些许距离,露出射击身位,以免误伤。

    战川在急行;袁正右臂高举,紧紧地盯着立在道路边的标尺;人们在喘息平复慌乱的情绪;老王头在拉扯嚎叫;山匪在狂追,誓要将战川看砍成肉泥;风吹动着未收割的稻浪起伏,带来稻米特有的清香。

    这世道就这么残酷,你的劳动不一定是你的所得。你拼了命,风吹雨打,辛勤耕耘半年的仅有口粮,可能只要别人跑两步挥一刀就夺了去。不但要你的粮,还要你的命和你的妻女。然后狂笑着说,这就是实力,物竞天择,此乃天道!

    好!既然天道有亏,便用血肉来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