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梁山白衣 » 第九十一章 李云成亲了

第九十一章 李云成亲了

    王伦这次到恽州并没急着回山,在委任了两个知县一个知府以后,王伦好好的在恽州视察了一遍,王伦对恽州的整体还是满意的,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如此短的时间可以将恽州治理如此,可见时文彬的能力与勤勉。

    文官的事务安排完毕,王伦在恽州兵马都监府准备对武将做调整。

    王伦坐在帅位,打量了一下两厢武将,满意的点点头,开口道:“我梁山不日将会动兵,恽州乃是后方,也是兵源基地,不容有失。过去,恽州百废待兴,在此驻军过多的话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但如今我恽州粮米充足,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已然可以大量供给军队,故此,日后这里将是我梁山军最大的兵营,故此,从今日起,大家都要加紧操演人马以备大战。”

    他笑了笑到:“这里可不像咱们梁山,跑个马都不能尽兴,你们可以尽情的实战你们的本领了。”

    众将都是一阵哄笑,心中也更为热切,有这个大后方作为支柱,众人对应对之后的兵事,心中更多了几分把握。

    王伦看到一旁的杨再盛笑道:“再盛兄弟决定还俗了?”

    已经褪去行者打扮,换上杨家将标准戎装的杨再盛起身道:“哥哥,小弟出家无非是自感愧对祖先,这也是从先祖延德公留下来的传统,如今小弟跟了哥哥再世为人,其还会穿那劳什子东西?”

    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王伦点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今,我梁山基地已经稳固,兵马也有了自己的营地,需要有部署的番号了。”

    他沉了沉,肃然道:“过些时日,我会将细则给你们发下来,这段时间,你们务必要在恽州将部队训练的精益求精。”

    众将起身领命。

    随后,王伦又看了恽州造船司和铸造司,在恽州初具规模后,王伦便将叶春和吕胡子调了过来在此专门干他们的老本行,这两人也是如鱼得水一般,每日里乐呵呵忙的脚不沾地,吕胡子也再无之前的那种沧桑。

    见到吕胡子的时候,他的胡子也没那么稀疏了,不过亦然不怎么浓密,牛皋的双锏便是他亲手打制的,牛皋对那两个金装锏爱不释手,故此和吕胡子不见外,见到吕胡子便叫道:“老吕,咋你的胡子还没俺老牛多呢?”

    王伦笑道:“老娘说你是夯货你还就是夯货,吕兄弟叫吕胡子不是因为他胡子长,是因为战国有个铸剑大师叫风胡子,这叫比古。”

    吕胡子笑了:“哥哥见笑了,小弟世代打铁,一直最崇拜的就是那些铸剑大师,从俺爷爷吕干将到俺爹吕冶子,都是用的铸剑大师的名字。”

    牛皋叫道:“吕胡子,俺知道你在恽州娶了妻,好像婆娘还有了身孕,那你生下儿子叫啥?”

    吕胡子笑道:“牛皋哥哥,俺都想好了,就叫吕夫人。”

    牛皋哈哈大笑:“你的儿子叫个婆娘名字,你也不怕人笑死。”

    王伦笑骂了一句:“你这夯货却要被人笑死,你知道荆轲刺秦王不?”

    牛皋到:“哥哥别小瞧俺,这个俺还是知道的。”

    王伦笑道:“那荆轲刺秦王所用的匕首便是燕子丹千斤购买的,铸造者便是战国铸剑大师徐夫人,他的名字叫徐夫人,却是个男子。”

    牛皋咂咂嘴:“还是哥哥有学问,不过男人叫夫人,俺还是搞不懂。”

    牛皋的好处就是搞不懂就不想,这是个好习惯,不过可惜王伦学不来。

    任何一个地方,治安始终是重中之重,民不患贫而患不安,王伦深知此理。在恽州这段时间,王伦带着牛皋,几乎是踏遍了每一个地方,最终长出了一口气,脸上也显出了笑容,这恽州的治安还是相当让他满意的。

    这日,王伦来到了恽州总捕衙门。梁山并没有照搬大宋的律条官职,比如这个总捕衙门,便是王伦别出心裁搞出来的。大宋的都头实则属于军制,带的也都是兵丁。而王伦认为军政必须严格区分,故此在恽州王伦废除了都头参与民政的权力,而是设置了专门的总捕衙门,每一个州有一个总捕衙门,属于独立办案部门,隶属州府管辖,受知府命令,各县在县衙中设有刑捕廨,受总捕衙门和知县双重管理,每个县由一个刑捕负责,下面有捕头捕快。

    李云目前还是在郓城县衙捕头廨办公的刑捕,总捕衙门目前空有衙门。李云听说王伦在总捕衙门召见,不敢怠慢,连忙跑来参见,王伦止住了李云下拜的身体,微笑道:“李兄弟,这郓城县你整治的好,非常好。”

    李云面色微微一红,拱手道:“这都是哥哥和时县令以及刑捕廨所有弟兄们的功劳,如果没有哥哥殚精竭虑给恽州输血贴肉,恽州根本无法存在,如果没有时大人呕心沥血,弟兄们用力,小弟如何使力也是无用。”

    王伦笑道:“李兄弟过谦了,有功便是有功,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是梁山的规矩。”

    旁边的牛皋已经将印信递了过去,李云接过一看,却是委任自己作为恽州总捕头兼郓城县刑捕的任命。

    李云心下感慨,自己一直以为,凭自己这不懂人情世故,又不饮酒作乐之人也就是混个都头了此一生了,谁想到还有如此机缘,当下不禁有些头晕目眩。

    王伦微笑着看着李云,他并不认为李云是个官迷,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还生活在这个人类聚集的世界,必然会有自己的上进心,只不过这种人的上进心时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用自己的人格与原则去交换。李云是个有原则有道德人格之人,他所以息灭了那份上进心,是因为他不想失去自己所珍视的东西,如果既能保留自己珍贵的东西,又可以得到上进之路,傻子才不愿意要。

    而现在,自己认为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就在自己面前,这种对自己的认同与看重足以让李云铭记五内。

    半晌后,李云长出了一口气,这才反应过来,红着脸下拜道:“多谢哥哥赏识,小弟失礼了,惭愧惭愧。”

    王伦扶起李云,温言道:“李云兄弟何须如此客气?不过你放心,为兄绝不会让你做这个光杆总捕,恽州事关重大,郓城又是府治,故此兄弟必须再兼任一段时间郓城县刑捕,待等恽州彻底大治,才能让人接手,兄弟便能者多劳,多辛苦一下吧。”

    李云目中含泪到:“哥哥如此抬举小弟,小弟必不惜肝脑涂地。”

    王伦笑道:“不过李兄弟也是人,不能因为你能干,为兄就让你累死。这次为兄给你物色了另外两个县的刑捕。”

    他旋即回头道:“张三、李四,你们过来见过总捕大人,这是你们以后的顶头上司。”

    早已经得到王伦命令的张三李四撅着嘴走了过来,说真的,他们不想离开王伦身边,当时两个人哭着说,宁可当个普通的亲兵,也不愿意离开王伦。但是王伦说了一句“莫非你们还希望世上到处都是你们之前那样的人么?”,当时就让他们无言以对,他们都是因为吏治不清导致成为东京街头的泼皮,人们不喜泼皮,他们也不想当泼皮,但是生计所迫,还是做了自己讨厌的人。王伦的意思他们明白,他们追随王伦日久,耳濡目染,也明白了不少事理,再对照自己的经历,更明白王伦的苦心。

    可是明白归明白,真到了不做亲兵头目离开王伦身边的时候,两人心中还是不舍,于是忍着眼泪对李云一躬道:“参加总捕大人。”

    李云知道这两个都是王伦的体几人,如今王伦将这两个人派给自己,这对自己是何等的支持和信任。张三李四都是泼皮中的王者,对小偷小摸作奸犯科之事门儿清,再加上和王伦历练多年,做个刑捕可谓手到擒来,更难得的是他们又是王伦的体几人,万一碰上什么不好对付的人马,有此二人在,自己的事情就更好办了。李云当下心中更是感动,不过他是个不会表达的人,于是只对王伦供了一下手表示谢意。

    此时王伦忽然听见一阵奇怪的声音,微微一愣忽然笑道:“为兄居然忘了,现在已经是午时时分了,这样,我们去酒馆吃个饭,也算给总捕李大人庆祝,同样庆祝张三李四两位兄弟荣升刑捕。”

    众人哈哈一笑,不过张三李四的笑声中夹杂着些许苦涩。

    总捕衙门便在闹市,除了衙门几人随意的在沿途找着饭店,忽然一声:“李捕头。”

    几人扭头一看,却是一个中年汉子跑了过来,这个汉子穿着一身青布衣衫,面貌憨厚,看起来就是个老实人,只见这老实人小跑着过来,先对王伦几人礼貌的点点头,随即笑道:“李刑捕,现在已经到了饭点,用餐没有?如果没有,来小店吧。”

    李云拍了拍额头道:“哎呦,你看看我,我几乎不来这总捕衙门,居然忘了,李大哥的饭店就在附近,既然如此,我们就去。”

    那汉子应了一声掉头跑了,明显是去准备了。

    张三李四眉头一皱,心中不喜,他们虽然曾被迫成为泼皮,但是本质善良质朴,否则也不会冒着杀头风险去通知鲁智深跑路,后来受王伦的熏陶,更对那些敲诈勒索商户的恶吏,官商勾结的贪官深恶痛绝,现在看那商家如此对待李云,不禁对李云有了看法。

    王伦面色如常,以他对李云的了解,李云绝不会是这样的人,此种必有缘故。果然,李云回过头来,并未注意到张三李四的面色,只对着王伦笑道:“哥哥,此人乃是我浑家的姐夫,故此与我甚不见外,我浑家的姐姐却是烧的一手好饭菜,不妨哥哥前去品鉴一番?”

    王伦笑道:“没想到李兄弟成亲了,可喜可贺,那无论如何为兄也要带着弟兄们去讨杯水酒喝。”说罢大笑着便走,张三李四面上发烧,暗道:“还是哥哥慧眼识人,俺们兄弟太毛躁了,这毛病要改。俺们现在也是刑捕了,不能放过坏人也不能放过好人,且不可只凭自己猜测办案,不然如哥哥说的,凭情绪执法,靠猜测破案,必然天下大乱。”

    王伦自然不知道,李云娶的女人居然会让他差点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