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两朝三十年 » 第二十七章 前进与破坏

第二十七章 前进与破坏

    建兴六年二月十五日上午,呼达和术齐的一万骑兵抵达渡口。原先的三千骑兵赶往真平,回归木齐勒麾下。

    中午,可汗主力抵达并开始过河,呼达分出五千骑兵袭击周边村庄。只是周边村庄得知安支人抵达后立刻转移,将粮食、布匹全部带走,呼达的骑兵半天扫过十几个村庄,却几乎没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只能气愤的焚烧每一座经过的村庄。

    下午,不甘心的呼达打算继续袭击,但兀育的使者通知他守好渡口、不得随便出战。他只得把怨气吞下,老老实实守在营中。

    安支主力渡河用时两天,除了派一万人到前方侦查、加强沿途防御,其他人都被要求集结完毕后一起行军。统领前方一万骑兵的哈格木很快反馈了第一个问题:

    “可汗,区区二十里路就有五批流民挡路,我认为抓起来费时费力,就直接让人碾过去,您认为这样是否妥当?”

    山地中的部分道路相当狭窄,几十人就能封锁严实,而且经常是没走一个时辰就遇到新的挡路人。要是每次都苦口婆心劝人离开,这条路一个月都走不完,何况安支人无需爱惜周国平民,兀育毫不犹豫的答复:

    “你做的对。为确保道路畅通,你可以任意处置挡路周人;我只看道路是否畅通安全,其他事情怎么处理你自己掂量,不必事事向我通报。”

    此后,哈格木面对几十人挡路时,会直接击毙头目、践踏驱赶人群,等人群远离视线后停止追击;面对几百人挡路,为避免人群在路边设伏,即使对方被打到四处溃逃,也仍然会派人继续追击。

    得益于这种残酷手段,后续的安支主力很少遭遇阻拦,即使遭遇阻拦也会用相似的方式踩出道路,行军速度得到保证。

    随着主力深入山区,第二个问题也很快浮现——士兵不熟悉地形,却很自信的四处乱走。

    多数安支士兵第一次见到连绵不断的山脉、十分好奇。但他们只能看着,如果敢要求到山地深处搜刮,长官会果断赏他们鞭子。

    兀育只弄清了道路及道路旁的城镇,根本搞不清具体地形。即使全弄清楚了,也不可能给每位士兵配发地图,给了也看不懂。完全不清楚地形,还草率进入覆盖大片树木的山地,容易迷路陷入绝境。兀育在行军前就想到这个问题,当时特意下令:

    “行军时禁止偏离道路,追击时不得在敌人行踪不明的情况下乱跑,违令者一律格杀。”

    结果正式行军后不到两天,就有支百人队乘夜跑进山区寻找村庄,第二天早上还没回营。兀育没管他们继续前进,哪知三天后还是有三名士兵逃出深山,得知消息的兀育毫不含糊,直接让人将正在吃肉的三名士兵拖出斩杀、震慑全军。

    木齐勒十分细致,在着急赶路的情况下,还是堵住了六处方便通行小路;但因为时间紧迫,他也忽略了几条难以通行的小路,哈格木通过俘虏了解到这些小路,留下了部分人员扎营监视小路。

    如果行军道路宽阔,不用太在意小路;问题是山路狭窄,即使让几百个敌人从小路窜出,也会带来巨大的麻烦。零散的流民不会对抗安支军、绝大多数人会直接逃跑;零散的军队只要比较强悍,就有可能坚决堵塞安支军,不得不防。

    然后在第三座城镇戚县,哈格木又发现木齐勒只根据城镇面积留下三千守军,而这城镇北面一百里外就是周国重镇雁城,里面有上万驻军、守将更是周国功臣。

    有山丘作为屏障,完全可以用三千人守卫周长六七里的中小城镇。但出于稳妥,哈格木还是增加了四千守军,让新增的守军在城外分散扎营,并要求新的守军也听从戚县守将指示。后面几个城镇的防御都很完善,哈格木没有再多做布置;到真平后,他又与木齐勒里应外合大破攻城的流民军,随后跟木齐勒一起待在真平等候安支主力。

    二月二十六日中午,安支主力抵达真平县,开始分三路向目标区域移动。

    但因为分兵保护道路渡口,又安排了五千骑兵协助转移八个沿途城镇的物资,中路军降到十万人,且多数精锐留在后方。为稳妥起见,将要到达河北平原时,兀育要求加快完成八个沿途城镇的物资转移,以便再从后方抽取一万骑兵。

    周国河北城镇的人口普遍在一万以上,储备的物资也比较丰富,占领沿途城镇的安支兵守城尚且吃力,更无力转移物资。

    为加快完成物资转移,负责转运物资的五千安支骑兵,强征了八个城镇中身体完整的所有青壮男子;为避免男人们联手对抗安支,又提前将他们的老婆孩子扣为人质。

    衣服遭到搜刮、穿着单薄的男人们,被迫在鞭打下冒着严寒将粮食搬到渡口西面,每个时辰都有上百人冻毙。尽管出发前准备了一倍的人力,但在严寒打击和极度剥削下,刚过五天就损失到部分物资无人搬运,临时抓来的一百多男女也是杯水车薪。

    安支人被迫给征用的男子发放衣物、提供充足饮食;要是继续让人冻毙,将导致更多物资滞留道路,不但无法供应部族、还会给撤退的军队造成巨大不便。由于人手不足,上千安支骑兵也被迫下马搬运物资。

    回到正面,兀育向下一个目标安平城进发,期间分出二十个千人队袭击周边村庄、城镇。

    平原上的村庄哪怕得知安支人即将到来,也没有可靠的地方转移。遭受袭击的三十多个个村庄中,二十多座仍然有人,有的甚至基本没人转移。这些村庄均遭到严重破坏,大多数村民被屠戮,各类储蓄被抢夺一空,有几座村庄还被火焰完全吞没。

    攻击村庄的战果还在意料之中,但是仅凭分散的千人队在一天内拿下三座城镇,完全出人意料。兀育召来得手的千骑长,得知部分城镇的县令依旧认为安支人不可能打到内地,哪怕多次听说安支人要打过去也不设防,结果被一击攻破。

    这已经不是麻痹大意,是脑袋有问题。行军路上遭遇的一系列软弱抵抗、愚蠢行为,终于让兀育怀疑自己高估周国,开始准许部分将领强攻城镇,千人队的活动范围也明显扩大。

    此后五天,又有十座城镇被轻易闯入,六座城镇遭遇攻击就直接投降,被安支人占据的城镇达到二十四座,且总数还在增加。

    周国河北虽有二百四十余座城镇,但是不到一个月就被外族攻破二十四座以上,其中半数还有地利掩护。这是极为耻辱的失败,足以让天下震动,也足以让安支人产生更大想法。

    但是安支人的胜利是依靠对手麻痹大意,而不是实力压制。他面对的帝国并不是行将就木的末世王朝,其中麻痹大意的地方官只是少数,无能放浪的将领也颇为稀有。

    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的百姓并不软弱颓废。在遭到大肆屠戮后,平民们没有无能流泪、默默等死,很快联合起来、坚决打击得寸进尺的敌人。

    大量家园被毁的平民在废墟汇聚,实力强大的世家备战完毕,战场周边的县城全都紧闭城门,方便移动的军队也准备向前线移动。安支军的攻势很快被遏制,随后遭到一连串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