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诸道承心 » 第八章 拜师毒士

第八章 拜师毒士

    人屠之愿复河山,毒士轻叹仙与凡。

    禁道断绝三百载,大争之下有福缘。

    大魏当朝太尉,令四方敌闻风丧胆的毒士,贾文和。

    世人皆知,贾文和性格孤僻,只有一至交好友,便是人屠武安君。

    难道....王诩看向公孙起,一脸惊讶。

    “你还是叫公孙先生就行,武安,不吉利。”公孙起哈哈一笑,打趣道。

    王诩深深叹了一口气。

    人屠毒士的传说,大魏子民人尽皆知。二人形影不离,征战坎北,历时数年光景,全盛之时,大魏近乎坎北一统。

    可惜,当初魏王听信谗言,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一统的机会转瞬即逝。公孙起徒叹奈何,最后挂印离去。

    公孙起见此,哪里还不明白,拍了拍王诩肩膀,“我的心愿就交给你了!”

    “先生放心。”王诩眼神坚定,“重振大魏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公孙起的恩情,他势必报答。

    “好好好!”公孙先生连说三声好。以往老迈颓废之色全无,反而给人一种猛虎出柙的气概。

    “有志向。”这时,屋外传来一声低沉磁性的男音。

    公孙先生一愣,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起身向外走去,王诩紧随其后。

    只见屋外站着一白衣青年,身长八尺,玉冠束发,貌伟而庄,周身无一丝灰垢尘迹,宛如出尘仙人般。双眼似一滩幽水,久视让人迷失。手指修长,拿着一把白面折扇。

    “起叔,好久不见。”贾文和淡然一笑,看着公孙起。

    公孙起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感。

    贾文和目光移到王诩身上“小友,安好。”

    王诩虽惊奇贾文和相貌如此年轻,但转念想,公孙起和贾文和皆是凡武十层的强者,若想青春永驻,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文和先生,受晚辈一拜。”王诩整理衣裳,行晚辈礼。

    “不错不错。”贾文和有一些惊奇,到不是王诩看穿身份,只是没想不到弱冠之龄的少年有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

    “你怎么来了?”公孙起看着贾文和,有些疑惑,这刚念叨,人就到了。

    “天要变了。”贾文和一手扶于背,一手执扇,抬头看着天空,缓缓说道。

    公孙起脸色一变,可随后却打趣起来,“你终于等到了,该高兴才是。”

    “天地不仁,万物刍狗。非执棋者,弃卒而已。”贾文和声音低沉,似失落,有好似不甘。

    王诩固然心思聪慧,可对如此不着边际的话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不好多嘴。

    贾文和看向王诩,淡然而笑,“起叔来信多次提起你,一时好奇过来看看。可有师承?”

    王诩没想到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毒士会是如此温文尔雅,话语中令人如沐春风。

    “年幼跟随家父读书写字,如今承蒙先生收留。”王诩如实回答,“虽执弟子礼,但晚辈不才,唯恐坏了公孙先生的名声,不好一厢情愿,如今未曾拜师。”

    “哈哈,有趣。”贾文和哈哈一笑,看向公孙起,“起叔,这弟子你真的舍得?”

    “他拜你,不吃亏。”公孙起拂须笑着。

    贾文和看向王诩,“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先生抬举,晚辈愿拜入先生门下,谨遵弟子之礼。”王诩拱手道。“但公孙先生与我虽无师徒之名,但实以算弟子启蒙恩师....”

    大魏尊一师之恩。

    “我知道你意,无妨。”一旁的公孙起摆摆手,打断王诩的话。

    贾文和也丝毫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弟子现在去准备。”王诩欲意离去。

    “别搞那么复杂,磕三个头就行。”贾文和连忙说道,好似很着急的样子。

    王诩一愣,不由分说,行礼大拜,礼毕。

    贾文和扶起王诩,“好了,你以后就是我贾文和的弟子。但你谨记,在你没强大到天下无敌之前,不要在人前说我是你老师。”

    “是,弟子不敢有辱老师英名。”王诩恭敬答道。

    只是一旁的公孙先生脸色颇为怪异,王诩也想不出所以然,只好一旁候着。

    “何时归去?”公孙起随意问道。

    “暂时不回了!”贾文和抬头望向南方的天空,那是王都的方向。

    “小诩,我难得给你找一个这么大的靠山,没了!”公孙起拍了拍王诩的肩膀,叹息道。“唉!又是个穷朋友,以后这里又多了张嘴。”然后径直向屋内走去。

    “老不死的,小爷我差你那口饭。”贾文和突然撸起衣袖,把折扇插在腰间。也跟了进去。“来来来,跟小爷大战三百回合,不知道欺老不欺小啊!叫你声起叔蹬鼻子上脸是不是?”

    王诩看到这一幕,顿时目瞪口呆。这,这老师怎么跟之前判若两人。

    突然想到刚才一幕,天下无敌之前?这个,难道仅仅是怕自己有辱师名吗?

    良久,王诩方回过神,匆忙回到屋内。

    只见,公孙起和贾文和坐在茶案前,贾文和端着一个精致茶碗,在嘴边轻轻吹了下,呡了一口,双眼微眯,似在回味。

    水雾轻起,仙风道骨。连王诩都下意识揉了揉双眼,仔细打量,一切如初,不由怀疑刚才屋外是不是出现幻觉。

    “小和子,你装什么大尾巴狼?这茶还没泡呢。”公孙起一脸的鄙视,心想这小子一点没变。“喝个清水,跟喝了什么琼浆玉液仙茶名品似的。”

    “你懂个屁,白活那么大岁数了。”贾文和一张嘴,形象全无,“这清水,虽无茶之香,无酒之烈,但平淡之下,却是人生,这人间,唯我,品的出。”说罢,很是得意。

    理直气壮,单从这卖相不听声音,尽显高人风范。

    王诩,哪怕再天资聪颖,也还未及弱冠,懂得再多也是从书籍中得来,阅历终究太少。恍惚之下,只能默默找个角落准备看书去。

    “徒弟,那些书有什么好看的。”贾文和声音慵懒,瘫坐在椅子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是人写的,难免夹杂着个人情感,看多了废脑子,影响判断。”

    王诩刚想辩解,但细想之下居然还觉得很几分道理。一时之间,不该如何是好。

    “天变了。”贾文和略微抬着下巴看向对面的公孙起,随后眼神又瞟了一眼王诩。“徒弟,想不想知道?”

    “说就是了。”王诩算明白了,贾文和就是个无良老师。刚才着急收徒,可能是憋不住了。

    “人界禁道三百年。”贾文和嘿嘿一笑,缓缓说道。

    公孙先生显然有所耳闻,但在贾文和口中得到准确消息,也不免有些唏嘘。

    “人界禁道?”王诩还是第一次听说,起码,所读任何书籍上,是没有过记载。

    “这天地六界三千景你知道吧?”贾文和品着茶。

    “六界是三皇九帝划分,亦是大世界,三千景,是三千圣贤开辟的小世界。不过,对于世俗人来说,也只能触及人界而已。即便这样,穷其一生,也未必可以走遍人界九州。故而天地之大,难以丈量。”王诩过目不忘,阅览万卷。

    “就问你知不知道,说一大堆,卖弄。”贾文和撇了撇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唉,年轻人就是爱炫耀。”

    “……”

    王诩一脸黑线,只是无奈的耸了一下肩,拱了拱手,“老师教训的是。”

    公孙起显然知道贾文和的性格,也不插话,就是给王诩倒了杯茶,王诩回以茶礼。

    “万物,皆可成道,皆可成修。只是,修道,如千军万马行独木之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凡武十重,说好听是走上修道之路,一步登仙。其实,无非就是大一点的蚂蚁!禁道的原因不可察,那种层次不是我等蝼蚁可以窥探的。只知禁道期间,人界内无法成仙。即便仙人也被会压制到凡武境,灵气消耗也得不到天地补给。”

    “那其他界?”王诩有些担心。

    “三百年其实对那些羽化登仙的大修士来说无非入定一段时间,根本算不上什么。当初划分六界,人界最大,可实力确是最弱,只是当时人皇强势,划分壁垒,意在保护人界。但壁垒是把双刃剑,抵御外界侵袭的同时,也阻挡了天地大道之气。传承万年,其他界虽实力强悍,可都多少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各界势力巨头自然也想人界开枝散叶,广纳门徒。起初还是试探,后来发现人皇无意阻止,也就放开了手脚,到大秦时代,更是引发百家争鸣。”贾文和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

    简单说就是其他界没影响。

    王诩一脸的鄙视,这老师刚刚还说别卖弄学问,转眼他自己就开始了。

    “你那眼神啥意思?我这是博学。年轻人就是太毛躁,我不解释清楚,万一你一知半解,怎么办?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懂不懂?”贾文和直接给王诩脑袋一个爆栗。

    凡武十层,人间强者,王诩只感觉人影一闪,瞬间头上长了个大包,疼的泪流满面。

    “人界禁道,利弊之间,不予评说,这次,许多修道宗派已经开始撤出人界。”贾文和盯着杯中的茶水,“失去那些修道宗派的庇护与约束,九州国度势必重新洗牌。”

    “三百年,大争之世。”公孙起笑了笑。

    “这三百年,我辈不幸,我等大幸。”贾文和略露伤感之色,看着窗外的天空。

    “你又想干嘛?”公孙先生一愣,脱口而出。

    他太了解贾文和了,每当贾文和露出这个表情,八成有人要倒大霉。

    “你看!这么大岁数了,毛毛躁躁的,也不听人说完,没礼貌。”贾文和吊儿郎当,一脸的讥讽。

    公孙起瞟了贾文和一样,轻哼一声,这小子还是那德行。

    “人界禁道,看似是压制一代成道的机会,却也净化人界,禁道一过,天地反补。疆土越大,国运越强,反补也越大。修道证果将大大提高,而且,对于磨砺道心更是大有裨益。有传闻,甚至会有天乘道心择主。那时,大道争辉,人才辈出,如雨后春笋,必将是百花争鸣的时代。”贾文和食指敲击着桌面。

    王诩都不免心生向往。

    “天地反补这事我都能知道,如此天大的机缘,那些大势力怎么会不眼红?可为何又甘心撤走?”贾文和看向王诩,问道。

    王诩搓动手指,沉吟片刻。

    “势力看似撤出人界,实则派人驻守扶植世俗王朝,这样一切仍在掌控,完全没问题的。就像先生说的,三百年,大争之世。”

    “不错不错。”贾文和点头,表示认可。“修道宗派之间犬牙交错,利益勾连,相互制约。这三百年,九州必是狼烟四起。”

    “徒弟,想不想虎口夺食?”贾文和意味深长的看向王诩。“老师帮你!”

    王诩一愣,仙人的造化,不也是他们这些世俗人的造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