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时代:北国雄风 » 第三十章 阴谋抢粮

第三十章 阴谋抢粮

    公孙氏族长又说道:“我也有一个条件,你若去抢马,除咸平县外,不得向任何人求助,若遭人报复,不得向任何人求援。”

    元稚说道:“可以!”

    徐氏族长问道:“你拿什么来做保?”

    元稚说道:“我以信义作保。”

    徐氏族长冷笑道:“笑话!谁不知道你元稚狡诈,岂有信义可言!”

    耿临突然笑道:“本府来做保人如何?”

    徐氏族长笑道:“府君且勿顽笑!”

    耿临说道:“诸位勿疑,本府是认真的。”

    徐氏族长问道:“既然如此,府君以何作保?”

    耿临说道:“本府以太守之位作保,元承业若不能如期如数交付战马,本府告老还乡如何?”

    公孙氏族长说道:“府君守边多年,莫大功劳,乃国之柱石,我等虽布衣百姓,但分得清轻重,若使府君轻易离任,诚罪该万死!”

    耿临笑道:“本郡郡司马一职空缺,本府欲聘贤能,诸位可有才俊相荐?”

    公孙氏族长说道:“府君这是何意?官职乃朝廷公器,岂可做保抵押!”

    耿临说道:“本府做保,不干此事。今得诸老俱在,本府急欲为国选才而已。”

    徐氏族长遂道:“府君忠心体国,令人敬佩。老夫冒昧,推荐一人,乃公孙家子弟,府君以为如何?”

    耿临笑道:“公孙升济乃刺史免官,岂可再任郡吏?”

    徐氏族长则道:“非也!公孙族长有一族子,名唤公孙虎,英勇善战,可任郡司马之职。”

    耿临笑道:“本府久闻其名,欲得之久矣!诸位可有异议?”

    公孙氏族长推辞再三,均被徐氏等大户劝住。

    耿临说道:“人道‘好事成双,’今得公孙虎,一好也,元承业得购诸位之粮,二好也。诸位可有异议?”

    众大户稍作议论,遂推徐氏族长为首,与元稚立书为约:徐氏等大族11家售粮共计粟40万石、豆15万石,粟价每石钱1贯,豆价每石钱1贯,粮由各家族运往咸平县交付,由元稚以12100匹二至四岁的战马交换,并于本年八月中旬之前将战马送于玄菟郡城交付于徐氏等大族。

    接着元稚等人分别画押,耿临亦作保画押。

    事毕,元稚速辞耿临,率卫过、高休昼夜兼程,回到咸平县,立即升帐议事。众人闻得元稚郡城购粮之事,喜忧参半。

    独孤雁则道:“请右师在城内速修粮仓,接收各豪强大户之粮。”

    扶沈称诺领命。

    元稚说道:“我已修书一封,令高休携书速去宇文部。现令昔洛任左校尉南军司马。令童山、贺突整军备战,广派斥候,探查一切异动。令伏罗在屯田都尉部精选身壮力大勇武者100人,组成长刀屯,伏罗任屯长。令休利在屯田都尉部精选500人,组成长矛营,休利任军司马。令卫康在屯田都尉部精选500人,组成弓箭营,卫康任军司马。令耿佑抽调精壮2000人,协助冶铁都尉部。令耿佑率其余部众,继续屯田垦荒。其他各部,一切照常。”

    众人称诺领命,各自散去。元稚又招伏罗前来,密授斩马刀训练之法,令斩木作兵,先行训练。

    说话七月初,玄菟郡各豪强大族先后依约运粮到咸平县。

    到了中旬,高休携宇文部莫那同归咸平县。元稚带领莫那潜入咸平县东部山林之地,来到一处极其隐蔽的山谷,正是古淬冶铁之处,叫莫那参观鉴炉,查看库房内2万余斤的生铁。莫那感叹道:“此炉一年真的能炼生铁15万斤?”

    元稚笑道:“你我一家人,岂敢哄你!”

    莫那说道:“15000匹二至四龄的战马,不是小事,宇文部不敢作主,不过祖父已呈报檀石槐大单于,大单于尚未决断。”

    元稚说道:“此乃上等好铁,丘林部连送十年,宇文部绝对不亏!”

    莫那问道:“左师答应赠送我部五万石粟米,是否已备好?”

    元稚说道:“早已装车备好,只等宇文部派人来取。”

    莫那说道:“既然如此,我速回宇文部,十五日之内,给你消息。”

    莫那离去不到十日,宇文部即遣人来报,鲜卑大单于已同意元稚的交易,八月初由宇文部驱赶15000匹战马到丘林部。元稚闻报,心下稍松。

    七月下旬,斥候来报:咸平城东北120里,丘林部境内,高句丽人率步骑万余人冲出山林,杀奔咸平而来。

    元稚即令高舍率部守城,亲率童山、贺突等人在县北60里的草原处列阵:卫康、休利、伏罗组成中军,西翼是贺突300骑,东翼是童山400骑。

    高句丽大将见元稚出城迎战,大喜,亦分三阵,中军分三层,前为1000弓兵,中为1000骑兵,后为5000步兵,东翼1000骑兵,西翼1000骑兵。

    时至正午,高句丽遣中军500骑试攻。待高句丽骑兵冲至阵前90米处,卫康部500弓手分三段持续射击。待高句丽骑兵冲至阵前30米处,休利部500人手持丈八钢矛,分成五个方阵,如墙而进,卫康部则迅速退到阵后。高句丽骑兵被长矛兵粘住之后,伏罗长刀兵分成两组,穿插到前面,右砍右削,高句丽骑兵人马俱碎,瞬间杀敌百余。高句丽骑兵大骇,留下二百余人的尸体,奔回本阵。

    高句丽大将见状,不知元稚军中利器为何物,遂生惧意,后退十里,依山扎寨。

    元稚亦退兵十里,择一高阜处扎寨。

    高句丽中军大帐内,只有两人,一个是高句丽大将,另一个是30多岁的汉军骑将。汉军骑将大骂道:“蠢货!此行目标是抢粮,贵在突袭,你不等我前来会合,贸然出兵,泄我军机!”

    高句丽大将俯首帖耳,小声分辩道:“公孙大人息怒,只因被元稚斥候发现,若不出谷,恐被其堵住山口,再难用兵。”

    汉军骑将问道:“既然出击,为何如此缩首缩尾,结阵不前?”

    高句丽大将说道:“大人不知,元稚斩马剑厉害,片刻之间,杀我骑兵百余。”

    汉军骑将咬牙骂道:“懦夫!元稚精锐尽出,在此平川之地,何不全军压上,围而歼之?如此畏葸不前,休说元稚兵少,他今天吃你两百,明天吃你两百,你有多少人供他去杀?”

    高句丽大将问道:“为今之计,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