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密州案 » 第二十四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密州行

第二十四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密州行

    武大人也看得出来,可看出来又如何?只好派人去临安府市舶务,把高信接回来。

    在高信的指导下,孙孔目画完,交给牡丹棚的人看,班主和伶人都说不认得,只有一个跑堂的见他眼熟,像是常来看戏的看官,说魏三哥进店之后,问他茅房在哪儿,之后再没见。

    武大人当然不信,可不信又如何?

    此时,钱提刑也回来了。为难伶人,历来为宋代文人士大夫所不齿。捉不到魏三哥,又搜不到证据,只能将人放掉,这也是钱提刑的主张。

    张诚想必也知道自己领了份可有可无的差事,早早回了衙门,向钱提刑交了差,便散衙回家了。

    魏三哥虽没回家,但去魏三哥家的人却不少。先是皇城司,张诚来之前,皇城司的就来过了,先是砸了门,又把家里翻了底朝天。孙孔目亲眼所见,察子们从魏三家搬走好些书,还把魏三哥的房东抓走,给房东孩子吓得大哭。孙孔目上前询问,虽然报上了提点刑狱司孔目官的名号,依然只换来句“少管闲事”。

    察子们一走,张诚便到了。灶掀了,床拆了,椅子成了三条腿,衣橱大张着嘴,衣服散一地,一个不大的书架,书架上空空荡荡。孙孔目这才知道,魏三哥被人当街劫走。

    之后便是左司理狱的牛参军,来跟张诚斗了半天嘴。二人正斗着嘴呢,孙孔目被请回宪司,至于胜负如何,只能问张诚了。

    张诚回衙后,问起郑斌,还想去市舶务帮忙,被钱提刑谢绝。

    张诚虽从魏三哥家回来,但人还是留了两个。钱提刑询问郑斌,这俩人有必要继续盯梢吗。

    郑斌断言,魏三哥已离了临安,此时当在去往密州的海上。他将他和高信在临安府市舶务的遭遇讲与钱提刑和武大人,并说:“王舶干明知我等追查的是要犯,却还要阻拦,大胆得可疑。”

    钱提刑却不觉得奇怪,临安府市舶务虽归两浙路市舶司管辖,可实际呢,却成了临安府的钱袋子,临安府又是谁的地盘,不说大家也知道。市舶判官被停职调查,临安府市舶务怪罪宪司,正常,王舶干为上司出头,也正常。

    武大人也说:“双全,这临安府市舶务可是肥差中的肥差,能捞到这种肥差的可不是一般人,不把我们宪司放眼里,不奇怪。你能拎着棍子办成别人提着钱都办不成事,这才是奇事一桩。”

    钱提刑也不禁笑道:“我看挺好,也让曹泳曹大人知道知道,我们宪司有人。”

    郑斌连忙谦让,说自己不过是一时气昏了头,一逞匹夫之勇罢了。

    武大人却说:“双全若上战场,必是智勇兼备之良将。提着棍子进市舶务,正是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

    钱提刑点头称许,不住地夸赞郑斌,可没等郑斌自谦,突然话锋一转,问:“后生当街劫人,是不也算得兵家之要,在于出奇?”

    后生当街劫人,皇城司未能测识,当然是出奇了,而从市舶务出海,更是出奇。也正因为想法出奇,实现起来难度极大。

    武大人分析道:“想快速逃出临安,从钱塘江出海,确实比走陆路来得一劳永逸,到了海上,谁还没完没了地盘问你,拿个画像端详你。可问题是,恰巧有船接应吗?得多巧啊?”

    “而走陆路,沿途必有盘问,身后必有追兵,边境也不是容易过的,想回密州,难上加难。”钱提刑也是越想越犯难,突然看向郑斌,又问武大人:“如此想来,双全的怀疑颇有道理。会不会真是市舶务的人收了贿赂,放他们出海?”

    “合理!双全高见,大人英明。只是,我们只是猜测,而无证据。”武大人好生为难。

    钱提刑一摆手,道:“莫说没证据,有证据也不管,犯不上招惹这些人,也没那工夫。”

    “大人说的是,我们当务之急还是要……只是,他们真的去了密州?”武大人问道。

    “想要知道也不难,去一趟密州便可。”郑斌笑道。

    别的不说,就冲后生那一身武艺,小门小户之家教不出来。再说曹保正、胡献瑞、陆监丞三人,能摸清这些人底细又能将其一一除掉,没人没钱是万万办不到的。后生十之八九从密州来,魏三哥又一口乡间不改,这说明密州是他们的大本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破案,只能去密州一探究竟。

    “双全可有人选?”钱提刑问道。

    “大人不弃,下官愿往。”郑斌身体微微前倾,以待回复。

    钱提刑看了眼武大人,武大人赞叹:“双全有勇有谋,又稳重机敏,还真是一等的人选。”

    钱提刑也赞成,并感慨宪司能得郑双全,真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郑斌连称不配如此赞誉,只有卖力办案,方不负二位大人信任。

    既然要行动,就要计划周详。武大人提议,郑斌明日不必来宪司,直接去太医局,他在太医局有朋友,让朋友再给郑斌开些药,回家好好休息。此行一去千里,不把伤养好,是万万不行的。

    钱提刑赞同,包着个白纱布出海,船员们别再误认作大食人(阿拉伯人)。

    郑斌想笑,可一笑头就疼,还是算了吧。

    去了密州,不能还是提点刑狱司的干办公事,得有个新身份,做一新公凭出来,这个孙孔目在行,明天一早交给他。官船概不能坐,只有商船才不引人注意。钱提刑有朋友常去密州经商,可搭乘他的船去密州。只是,初到密州的商人不可长住密州,每次去只能停留六天,所以,若想找到魏三哥等人,务必六天之内。若六天之内找不到,不可停留,赶紧回来,若因滞留不归而被金人拘捕并遣返回来,事情一闹大,知道的人可就多了,再想破案,难上加难。

    再者,郑斌单枪匹马深入金国,捉拿一事就不要想了,能找到魏三哥,再顺便摸摸底细,就已是大功一件了。这些人又一身武艺,所以,千万不可招惹,全身而退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钱提刑和武大人的忠告,郑斌一一谢过,也牢记在心。

    还有,从临安出发,必经临安府市舶务,郑斌都已经给王舶干吓个半死了,不便再出面。武大人自告奋勇,不是嫌郑斌与他同为干办官还要指挥他吗,这回去个提点刑狱副使,算给足他面子了吧!

    不光给面子,还得给钱。钱提刑认为,郑斌去密州,万不可声张,所以,王舶干这夯货务必收买。

    三人一直讲到半夜,将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想到了,也说到了,方才散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