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密州案 » 第四十四章 风满行在,只管船头钓斜阳

第四十四章 风满行在,只管船头钓斜阳

    树上、墙上、门缝里,民舍、衙门、寺庙中,清单遍布临安。有人走在大街上,坐在自家院中,清单忽从天降,打开一看:秦桧通敌罪行。怪不得人们说,秦桧通敌,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郑斌坐在寮房中想:香积寺都收到了,别的地方想必不少。自己还枯坐在这小庙里,啥啥不知道,怎么行?

    张诚迟迟不来,倒也能理解,巡检司、三狱、皇城司、大理寺和他们提点刑狱司必如临大敌,乱作一团,张诚在衙门里,表面文章总要做做的,不能让人看出来。可吴怀人有必要不回来吗?大白天的还敢回处张贴?对了,一定是在哪儿睡觉呢。

    郑斌没猜错,忙了一宿的吴怀人,此刻正躺在西湖的一艘小船上呼呼大睡呢。真个一纸搅得天地翻,我自西湖梦酣然。

    直睡到夕阳西下,一湖余晖映彩霞,吴怀人才伸伸懒腰,拿过葫芦,以酒漱口,向船外喊一声:“哎,还钓呢?”

    船头钓翁反问:“大人,睡醒了?”

    “屁大人!摇我到树荫底下。”

    “都穿成个人模样了,就别在湖里溺尿了,行不行?我求你了。”

    “管我呢?两天不要饭,还穷讲究起来!”

    吴怀人溺完尿,这才想起郑斌,不禁一笑,可肚子又饿了,又在船里吃了条鱼,这才下船上岸,迈着跳出三界外的步伐,回了香积寺。

    今日之吴怀人可不是乞丐模样,头戴东坡巾,身披直领对襟褙子,手摇羽扇,不是燕居在家的官员,也是家资丰厚的员外。进了香积寺,有僧人笑他:“吴员外驾临!”

    “好个贼秃,还敢取笑洒家,看打!”假意举扇,僧人笑着闪过。

    吴怀人来到郑斌寮房前,敲着房门喊:“郑大人,郑大人。”

    郑斌正在抄经书呢,一听这话就知不是寺里僧人,也不像张诚声音,必是吴怀人。开门一看,愣住了。对吴怀人的模样,他还是有些印象的,尤其他左脸的那道疤,可衣服一换,竟不敢认了,只好问道:“阁下可是……”

    吴怀人竟扑哧笑了出来,扇子插脑后,叉手施礼,道:“郑大人,在下吴怀人,多有冒犯,万望海涵。”

    郑斌连忙给他让进屋里,问他何故这身打扮。吴怀人笑道:“不能当一辈子叫花子不是?”

    自从给张诚做起耳目,吴怀人就不是一个只会伸手要饭要钱的乞丐了。能做宪司耳目,就能知道人世间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而知道了这些秘密,就更好要钱了。有了钱就有了听命自己的兄弟,兄弟一多,钱也更好要了。再往后,他要的就不是这种钱了,谁有要不回来的债,他给你要,要来分他钱。这还不算,因替债主讨债,他还要回一条福船。打那之后,还赁起了船。

    正因为有了这条船,吴怀人结识了李无草,都是岳少保,自是兄弟。李无草要杀曹保正,吴怀人再做踏白军,曹保正之来往行踪摸得清清楚楚。所以,李谷杀曹保正,与牡丹棚伶人无关。为保李谷全身而退,吴怀人再做乞丐,这才伸腿绊了郑斌。若不是郑斌出手,弩箭也不会被搜去,这是他唯一没算到的。

    满城的字条和告示正是他派人张贴的,不为别的,只为迷惑胡献瑞,转移官府视线。

    李谷再杀胡献瑞,正是他吴怀人摇的船。至于陆监丞,吴怀人是真不想他动手,可他一定要杀,理由是:此等贪官不除,必有更多兵器图样和火器配方流入金国,难道再把半壁江山也拱手送人不成。吴怀人只好同意,还把魏三哥介绍给他。魏三哥在给陆监丞的饭里加了泄药,才有陆监丞出恭,出恭不成,反被李谷所杀。

    劫走魏三哥,其实是张清芳的主意。魏三哥是他兄弟,他当然要救,而那天他也恰好有船去密州。

    “皇城司在南安军两死三伤,张家小娘子有份吧?”郑斌问。

    吴怀人抱歉一笑,道:“这我就不清楚了。”

    郑斌明白,跟他还不熟,有些话不能随便讲。讲不讲是别人的事,问不问是自己的,所以,郑斌又问,他们在临安府市舶务是否买通了官员,点验不过就是走个过场。

    吴怀人笑道:“市舶务可是肥差,连个衙役都肥得流油,哪位官爷不打点?打点不够还看不上呢,但真若打点得舒服了,还点验个鸟啊!”

    闹了半天,李谷竟是市舶务放跑的,怪不得王舶干要胡搅蛮缠地阻拦呢。

    过去之事只是二人相见恨晚的开场白,要秦桧命的清单才是重头戏。吴怀人说,此次行动,他派出的是他最精干的兄弟,散发地点也是他再三斟酌的,不管皇城司还是巡检司,别想抓着一个人。当然,混乱抓人以滥竽充数,官府还是干的出来的。

    这份清单,吴怀人还亲自送进了秦府,弩箭射的,怕秦桧看不见,转着圈地射了好几支。御史台、谏院、大理寺也都收到了清单。瓦子街也散了不少,就看伶人们敢不敢往台上编排了。

    郑斌问他:“香积寺的和尚回来说,有人还接到天上撒下的清单,吴太尉如何做到的?”

    吴怀人笑问:“郑大人狄公再世,在下这点小把戏还是看得出来的吧?”

    郑斌猜测:“吴太尉莫不是借西南风放的孔明灯吧?”

    吴怀人又问:“地点呢?”

    “在下想,西湖有孤山和宝石山,葛岭也是个极佳的所在,吴太尉在山北放灯,居高临下,又不会被人发现,比挨家挨户地张贴来得安全。”

    吴怀人不再嬉笑,认认真真地撇歪了嘴,以示敬佩,道:“正是葛岭。”

    “若秦桧家人和党徒封锁消息,秦桧压根就没看到清单,吴太尉又有何妙计?”郑斌一点没觉得有何可沾沾自喜的,只想忍辱仙人不可白做,唯老贼速死,才不枉从北到南地兴师动众。

    “想确保秦桧也听闻此事,最妥善的法子:一位有头有脸的大臣的参劾。”

    郑斌报出汤鹏举的名字,吴怀人认可,也说再没比他更好的人选。

    郑斌问:“汤大人真会参劾秦桧?”

    吴怀人认为,就算不提国家大义,只讲他们二人二十多年的争斗,也会的。但汤大人远在绍兴,怎么才能要汤大人知晓呢?

    郑斌提及武大人,吴怀人一脸鄙夷地问:“武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