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浪浪山出发 » 第三十四章刘二和姜老爷

第三十四章刘二和姜老爷

    王亥带着无尽的怨念和净明道长等人一同返回了毛大宝的家里,基于高冷骨设,王亥没有办法在净明道长的耳边碎碎念,只能等待时机再发掘明显故事满满的姜老爷的精彩人生。

    到了毛大宝家中,毛家娘子和小玉他们早已在家中等候多时,茅山弟子不愧是正道的中流砥柱,那六个幸存下来的外门弟子已经准备好了一大桌的饭菜,虽不如姜老爷家的菜肴丰盛,但也足够称得上一声美味。王亥严重怀疑平日里净明道长带着这群外门弟子主要就是为了解决食宿上的困难,这次铩羽千槐林,估计是真的错估了那只飞僵的实力,导致连后勤都不得不上阵,才会出现如此大的损失。

    茅山派很明显没有什么规矩,不论是王亥、净明、毛大宝,还是风雷雨电四位入室弟子,抑或是那六个外门弟子都在一张明显是刚刚赶工出来的大桌子上吃饭,毛大宝家的茅屋不够大,就干脆挪到了外面,欣赏着沿河两岸的美景下饭。

    饭桌上,一名明显是外门弟子中带头的阿甲,将今日他们在镇子上打探出来的消息一一禀报给净明道长:“今天镇子上那场乱子平息之后,我们六个按照师父的命令在镇子里打探出了一些风声。包括姜老爷家和那个带头拜白骨大仙的刘二的一些事情都有所耳闻。”

    “首先姜老爷的,据乡民所说,姜老爷家中似乎不太干净,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姜老爷家中藏有僵尸,所以从未见过姜家人的坟茔或者棺木,但根据我们的分析和打听,估计很有可能是当地的棺材铺里传出来的消息。似乎姜家之前有很多丫鬟奴仆都在进府之后失去了踪迹,那棺材铺的老板不知道发的什么疯,笃定那些丫鬟奴仆都已经死了,但姜家从来没有在他们那里买过棺材,才恶意中伤姜家。”

    “不过作为福康镇乃至鹅城县第一大富户,姜老爷似乎从来没有出来辟过谣,或许是没人敢在他耳边提起,或者是姜老爷根本就不把这些流言蜚语放在心上。”

    “再有就是刘二,据说刘二当年也曾有过奇遇,曾在无意之间得到过几个濒死的江洋大盗或者武林高手传授武艺,也算是有着一技傍身,只不过似乎是底子太薄,身子骨太差,只能说练了身三脚猫功夫,并没有练出什么大名堂来。”

    “后来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突然就开始劫富济贫起来,不过是专门劫姜老爷家的生意,济他自己,然后就不知被哪里的强人教训了几回。之后他先是去了县城,不知为何干起了飞檐走壁的买卖,还很是组织了几个手下。”

    “自从几年前组织起来一批小偷成了规模之后,刘二他们就一直在附近几县的县城中流窜,不断偷窃县城里的大户富商,或者途径此地的车队马队,而他们时不时的就会做一场大案,在犯了大案子之后,就会暗中返回福康镇,避一避风头。据说周边几县中有不少的殷实富足之户都受过光顾,除了官府的严令拘捕之外,那些富户们还请过不少的江湖好手捉拿他们,但到最后总是会不了了之,似乎有一股暗中的力量在保护刘二似的。”

    “而刘二他们总去的翠香楼,也就是这个镇子里的勾栏,其实是刘二销赃的中介,每次刘二做了案子,就到翠香楼走一趟,明面上是为了让手下的弟兄快活,但实际上却是把赃物在这里换成银两。而且刘二的手下虽然在翠香楼里快活,他本人却从没有点过姑娘,奇怪得很。”

    “对了,据说那刘二除了分给手下兄弟的分成外,他自己的那份大多都买成了米面粮油,散给了几个县的穷苦人家。”

    “还有些不靠谱的说法,”阿甲犹豫了一下,说道:“传说那翠香楼背后的东家势力极大,且极为讲信用,刘二曾和这销赃的窝点约法三章,原本可以兑换本价五成的赃物,他只要一成,其他多出来的财物,他分文不取,只要以无名氏的名义供养川南大小上百家学堂,为其中苦读的学子提供食宿和笔墨等应用之物。”

    “说实话,这条传言实在是太过离谱,我们师兄弟几个都不敢信,但是,至少本镇的学堂确实有一位叫无名氏的大善人,每月供给吃食、纸笔,给其中的学子应用,甚至镇子上都已经准备立生祠了。”

    阿甲像是倒豆子一样呼拉拉的说了一大堆,王亥和净明道长对视一眼,都不禁暗暗称奇,似乎是惊叹这几名弟子怎么这么能干。

    王亥:我惊叹也就算了,你个光头惊叹什么?那不是你的弟子么?

    净明道长心里却是知道他这几个外门弟子的正常水准的,有些奇怪的问道:“这些都是你们打听出来的?连官府和那么多的江湖好手都摸不清的刘二的底子,就这么容易被你们扒了个干净?”

    净明道长:你们以前怎么没这个本事,难道是见过一回飞僵,在生死之间走过一遭都开了窍了?那要不要以后的弟子都找个可控的危险场面筛选一番?

    当然,这个不能说。

    几个外门弟子面面相觑,相互对视了一下,还是这个阿甲开口:“师父,我们和您说实话,这的确算是我们打听出来的。”

    阿甲面露苦笑,也带着几分不解说道:“从刘二被擒住后,您就让我们四下打探一下他的情况,我们都没怎么费心思,就发现镇子里大大小小的酒楼茶馆、勾栏青楼里,全都在闲聊刘二的事情,其中真真假假、夸张花哨的不少,但是偏偏离我们最近的几桌,谈论的都是这些,我们六个人分头打听,最后回来一对,竟然发现大差不差,基本上都是这些情况。”

    “连桌子上有几个人和说话的语气都差不多。”

    “不过那些和姜老爷有关的流言倒是真是在无意中打听出来的。那则关于姜老爷家有僵尸的传言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只是恰巧今天姜老爷在拜神现场露面了,几个棺材铺的伙计才又谈论起来。”

    净明道长沉吟道:“看来是有人借着你们的嘴,在向我们提供消息啊。只是不知道幕后是谁,又有何目的。”

    毛大宝满不在乎的瞅了他一眼,笑眯眯的给毛家娘子夹了一筷子菜,没好气的说道:“少假惺惺的装模作样,你真的不知道?在福康镇上,能这么着点对点的追着给咱们提供消息的,除了那位姜怀胜姜老爷,还能有谁?”

    “哼,明明自己心里清楚,却非要别人说出来,你呀,和山上山下的那群老家伙、老油条们越来越像了!”毛大宝哼哼了两声,但看见似乎马上就要撅起来小嘴的小玉,赶紧又给他的宝贝闺女也补上了一筷子菜,化解了当下最严重的危机。

    “至于姜怀胜到底想要干什么嘛……”

    “他想让我去救下刘二!”虽然不吃饭,但依然占了个座位的王亥笃定道:“他已经知道了我就是白骨大仙,他想让我把刘二救出大牢。”

    “所以才在府上说起刘二凄惨的身世,执拗的心理。又派人给净明道长的弟子们讲故事、传消息,把刘二盗亦有道的行径隐晦,不,应该说明晃晃的告诉我。”

    王亥慢条斯理的分析道:“姜老爷或许在心底里始终认为自己亏欠着刘二,他一直在尝试着补偿刘二。他先是收留刘二,却发现刘二对他怨念已深,想要亲近感化刘二已经根本不可能,所以才干脆让刘二去肆意的做他自己想干的事情。甚至刘二早年间所谓的‘奇遇’,那些濒死的武林高手、江洋大盗估摸着也是姜老爷刻意安排的!”

    “也对,姜老爷当年既然是名震数州道的烈风捕,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我就是那个刘二口中的白骨大仙?”王亥看了看身上的同款被单,叹息道:“看来以后不能走这身居家风的打扮了,净明道长,茅山上有给我们这种异类穿的道袍之类的宝物么?能拟人的那种。或者障眼法也行,总不能光着出去吓人啊!”

    虽然是在问净明道长,但王亥却看向了毛家娘子,看的毛大宝有意识的挪了挪座位,挡在了王亥和毛家娘子之间。

    净明道长连连摇头,他一个武系的道士,斩妖靠宝剑,灭尸靠炸药,这种一听就是法系的路子基本就和他无关了。

    毛家娘子一巴掌打在毛大宝的后脑勺上,把遮挡视线的毛大宝拍在了桌子上,看了看面露难色的净明道长,思索了一下,有着拿捏不准的说道:“白骨道友说的那种宝贝,说实话我还真没见过,要是有的话,我小时候早就偷……拿出来玩了。但是障眼法嘛,倒还好说,等我翻翻箱子去,应该能找到。”

    点了点头骨,王亥继续转回了话题:“姜老爷一直在暗中保护刘二,哪怕他走上了邪路,去偷去抢去骗,姜老爷也一直在用他的人脉来帮刘二平事儿,而且翠香楼为刘二销赃、保密也就算了,还那么守信的把那些赃物全部换成财物去救济学堂,恐怕幕后的东家也是姜老爷。是了,能在福康镇乃至鹅城县能有这么大势力,这么强实力,甚至势力范围涉及整个川南的,也就只有把贩蜡生意做满整个南方的姜家才有可能。”

    “直到这一次,刘二闹得太大了,大到姜老爷也捂不住,所以才想要让我这个‘罪魁祸首’,来救下刘二。”

    “可是……”

    “不对!”王亥细品了一会儿猛然摇头:“凭姜老爷在福康镇的势力,明明可以早早探知刘二的一举一动,不应该让那个刀疤砍去刘二的手臂,更不应该让刘二掀起这么大的乱子,在大庭广众之祭拜邪神。”

    “除非……除非姜老爷被什么事情绊住了,所以他才没能在第一时间拦住刀疤。而在事情已成定局之后,姜老爷知道只剩下一只手、两根手指的刘二被我封住伤口后,竟然有断臂重生的希望,所以才任由刘二闹大。”

    王亥灵光一闪道:“是了,他要让刘二引出白骨大仙,以此来帮助刘二重生断臂,甚至是补完元气,补好当年因为父母吸食福寿膏所产生的亏空。”

    “姜老爷用心良苦啊,不知道的还以为刘二才是他亲儿子。话说,姜老爷是不是说过,府上只有他和儿子住着,怎么一直没见过他儿子出来?”

    毛大宝抢答道:“这个我倒是知道,姜怀胜的儿子好像有点憨憨的,应该是先天不足,平日里都是交由管家照顾,基本上是不会露面的。”

    王亥惊奇:“毛道长也喜欢打听这些家长里短的八卦事?说起来,毛道长真的是为了千槐林的那处大墓才定居的福康镇么?”

    毛大宝看了一眼净明道长,两人对视了一会儿,眼神交流了好一阵子,最终还是年岁更大的净明道长脸皮更厚一筹,败下阵来的毛大宝摸了摸脑袋,尴尬的笑了笑:“这个嘛,哈哈,那当然也不全是因为那只僵尸,不过那也算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了。”

    看来另一点就是为了姜老爷?王亥心底嘀咕了一声,但还是很有眼色的转开了话题:“那依净明道长所见,这刘二是救下好,还是置之不理的好?”

    净明道长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出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刘二救与不救都在两可之间,现在更要命的问题是,白骨道友有没有考虑过正式现身于人前?”

    “以那黄典史求功心切的表现,恐怕刘二和白骨道友的种种神异早已上报朝廷,那些朝堂上的贵人们恐怕已经快马加鞭派遣人手前来‘请’白骨道友了。”

    “就是不知道那些来请道友的人安的到底是什么心思啊!”净明道长意味深长的说道:“据我所知,最上边那位近些年来身体可很是不妙啊!”

    王亥淡定的解下了身上的被单,露出了似乎又洁白了几分的白骨,听着净明道长的担忧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