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河阳寺 » 第五十一章 六十大寿

第五十一章 六十大寿

    杨修远自经了母亲那一顿的训斥,之后在省里做事时就收敛了很多,凡事不为人先,不争不抢,不急不燥,事来则应,无事则默,成熟稳重的不像这个年纪的人。

    这日,中书省来了一位白衣长者,七十岁年纪,慈眉善目,长须飘飘,颇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气度,他手持一本《老子》坐在大厅角落的长凳上,整个上午都在看书,省里的人来来往往,没谁去打扰他,他也不理会任何人,杨修远看着奇怪,欲找旁人问个究竟时,却想起了母亲的教诲,便强压下好奇心,不再多事,于是跟往常一样,往来于中书省和门下省传递诏书,整个上午只是做事,一言不发,就算是路过白衣人时,也是稳稳走过,目不斜视。

    临近中午,宦官董秀来到中书省,恭谨地对那白衣人说道:“陛下请先生过去用膳。”

    白衣人合上书站了起来,在屋里扫了一眼,目光最后落在杨修远身上,扭头对董秀说道:“听说中书省来了一位少年舍人,人称神童,却不想是个哑巴。”

    屋里众官员都知道他在说杨修远,都忍不住窃窃私笑起来,却没有人道破。

    杨修远此时正在房间的另一头整理公文,听到白衣人说起了自已,便说道:“我虽是个哑巴,可耳朵好使的很。”

    顿时屋内哄堂大笑,就连董秀也笑的站不起腰来,扶着桌子直呼:“哎哟~哎哟~”

    白衣人也哑然失笑,却没有丝毫尴尬之容,随即便跟随董秀出去了。

    待白衣人走远之后,中书舍人庾准走到杨修远身边,对他说道:“你知道他是谁吗?”

    杨修远摇了摇头。

    庾准说道:“他是李泌,虽是一介布衣,没什么官职,却非常受陛下器重,此人一心修道,长年隐居终南山,先朝肃宗皇帝经常向他请教军国大事,安史之乱时郭公都受他调遣。”

    杨修远惊讶地说道:“原来人称白衣宰相的就是他?”

    庾准说道:“没错,皇上敬重李泌,不呼其名,总是称其为‘先生’,就如同尊称郭公为‘大臣’那般。”说着,庾准左右瞅了两眼,身体前倾,俯在杨修远耳边小声说道:“当今陛下昔日为太子时,被人陷害谋反,肃宗皇帝对太子起了疑心,不待细查,当天就要捉拿太子,李泌以全家百口性命为质,担保太子绝对没有谋反,因此肃宗皇帝缓行其事,命有司彻查此案,结果在第二日查到了幕后黑手,还太子以清白,因此当今陛下特别感激李泌,登基以后几次拜他为相,他都推辞不受,也正因为如此,元相特别忌惮李泌,你没注意吗,李泌在省里的这个上午,元相人影儿都不见一个。”

    杨修远说道:“我见元相在政事堂值班。”

    庾准不以为然地啧了一声,说道:“两位宰相在政事堂轮流值班,今日理应王相当值,他元相过去干什么?”

    杨修远知道,这朝堂的水极深,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一个不小心就能被卷入水底,庾准是王缙的人,听他的话音,似乎对元载心怀不满,是以借故在这里酸上几句,庾准的态度大约也应该是王缙的态度,倘若王缙对元载不满,那么自已可得好好应对了,想要扳倒元载,能得到另一位宰相的支持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于是杨修远冲着庾准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庾大人洞若观火,晚辈佩服,佩服。”

    庾准嘿嘿一笑,甩了甩袖子走开了。

    三省六部官员皆是上午做事,中午在各自部门吃饭,下午回家,这日中午杨修远在省里吃过饭后并没有回兰陵坊,而是去了亲仁坊的郭府,因为今日是郭子仪的六十大寿,于公于私,他都得早些来贺寿。

    入了亲仁坊,离郭府还有两条街,就已见车如流水马如龙,长安城中的王公贵族、大小官员熙熙攘攘的,不知有多少人在坊里进进出出,此时的郭府简直比集市还要热闹,杨修远好不容易挤到大门口,仗着路熟,七绕八绕的很快便转到了郭暧的住处。

    郭暧此时正在屋里写字,见到杨修远到来,忙迎他进屋,指着桌上的了字说道:“这是我送给父亲的寿礼,写的怎么样?”

    杨修远一看桌子,只见有一块金色绸段上写有一个大大的“寿”字,笔法虽不甚工整,字迹却浑厚雄健,遒劲有力,再看桌子下面堆着好多带有毛笔字的绸子,想来郭暧是练习有一会儿了,于是竖起拇指称赞道:“好字,好字,只怕这是今日最有心意的贺礼了,看来你在国子监的学业很有长进嘛。”

    郭暧仰头哈哈大笑几声,放下毛笔,说道:“那就它了,一会儿给父亲送去。”然后扭头对屋里一个婢女说道:“公主怎么还不来?再去催催。”

    那婢女应了一声,便迈着小碎步出去了。

    杨修远在怀里摸了摸自已给郭子仪准备的贺礼,对郭暧说道:“既然你这里还没准备妥当,那我且先去向郭公贺寿。”

    郭暧扬扬手说道:“你先去吧,一会儿回来我这里,咱们多日不见,今天晚上一定得痛饮几杯。”

    杨修远笑道:“那是一定。”说完便出了屋,朝郭子仪所在的正堂去了,这一路上只见身着紫色、红色官服的人比肩而立,接踵而至,其中不乏自已熟悉的面孔,于是边走边打招呼,路经正堂的东侧室时,从窗户里看到屋内有一张大床,上面堆满了白哗哗的笏板,少说也有三四十根,这都是祝寿的高官暂时放在此处的,杨修远边看边啧啧赞叹:郭公德高望重,富贵之极,真乃古今罕有!

    排在杨修远前面等待祝寿的还有好几人,郭子仪坐在堂上,看到认识的人来,便打声招呼,看到熟悉的人来,便说上几句话,看到面生的,就只是点头微笑而已。杨修远前面有三个小孩互相拉着手,都兴奋不已,不停地商量着一会儿见到郭子仪说什么吉祥话比较好,好不容易轮到他们了,这三人叽叽喳喳地跑过去,拜倒在地上咚咚直嗑响头,杂乱不齐地喊到:“祝外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郭子仪呵呵一笑,朝他们点了点头,管家李万在旁边说道:“这几位是您的八女婿太常寺丞王宰的孩子。”

    郭子仪微微哦了一声,抬了抬手,说道:“都起来吧。”

    那些孩子便都起身,又行了礼,出去了。

    杨修远在后面看的直瞪眼,暗道:好家伙,郭公连自已的外孙都不认识,这族人可真够多的啊!

    又过了好一会儿,终于轮到了杨修远,他向管家李万双手递上名帖,站在堂中朝郭子仪作了个长长的揖,高声说道:“祝郭公如松柏长青,如日月长明,如山河巍峨,如天地和合。”说完,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锦绣盒子递给了李万,这盒子里装的是他在西市胡商那里买来的天山雪莲,虽不是什么特别珍贵的上好品相,却也是市面上的难得之物了。

    李万把盒盖打开,慢慢送到郭子仪面前请他过目,郭子仪闻到了清凉的雪莲香气,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神清气爽,冲着杨修远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在中书省任职,凡事当多向前辈们请教,不可私自拿主意。”

    杨修远回道:“谨听郭公教导。”

    郭子仪转而对李万说道:“杨公子不是外人,一会儿你带他去后堂,留下来一起用晚饭。”

    李万弯着腰,恭敬地说道:“是。”

    杨修远见门外还有很多等着祝寿的人,便不多作停留,朝郭子仪拱了拱手,说道:“下官暂且告退。”

    郭子仪微微颔首,便不再说话。

    杨修远才走出门口没两步,就被一人迎面撞倒,那人火急火燎直奔进来,撞倒了杨修远,他自已也扑通摔倒在堂内,又一跃而起,三两步冲到郭子仪面前,用手捂嘴巴,俯首在耳边低语了几句,还未等此人说完,郭子仪就嗖地一声站起来,面若死灰一般,额角瞬间冒出汗来,神色极其慌张地说道:“进宫。”然后抬脚就往外走去,太过着急以至于经过门槛居然把鞋绊掉了都顿不上捡,他人高马大,走路极快,府里的人见郭子仪如此不同寻常,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纷纷让出路来,李万拿着他的鞋追到院子外面才给他穿上,仆人捧着他的紫色官服直到郭府大门口才追上他,车夫驾着马车出了亲仁坊才跑到他身边。

    郭子仪才上马车,郭暧就连滚带爬地赶来了,扑通一声跪在郭子仪面前,痛哭流涕地喊道:“爹,我错了!”

    郭子仪脸色煞白,目光呆滞地说道:“自古以来,像我这样位极人臣,功高震主之人,极少有善终的,我常常心怀警惕,战战兢兢,不知能不能安然带着这颗头进棺材,今日,我算是等到结局了。”

    郭暧爬到地上,不停地打着自已的脸,哭道:“爹,我知道错了,你打我吧……杀了我吧!”

    郭子仪嘴角抽畜了几下,毫无表情地说道:“打你?杀你?你一人死不足惜,只是连累了郭府满门百口的性命。”随即,郭子仪对李万说道:“把这个孽畜绑起来,扔到车上,随我进宫。”

    李万见郭子仪的表情是如此的魂不守舍,言语又是如此的悲戚绝望,饶是他在郭府十几年,见惯了大风大浪,然而眼前这一幕是也从未见过的景象,他慌忙不迭招呼了几个人,用麻绳把地上的郭暧五花大绑了起来,小心地抬上马车,步行跟在后面,朝太明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