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天诡仙祭 » 第二十章 谢云裳

第二十章 谢云裳

    无相!无形!无名!

    此类名为身骸的东西,光听特性就让人觉得棘手,更勿论其特异之能。

    试想一把剑具备无相的特性,拼斗之时,瞬息之间身形闪避,对手手中之剑竟转瞬忘却,甚至在战斗中,对这把剑的记忆随锋芒闪过隐隐显显,那种记忆错乱的矛盾感,足够让人怀疑人生。

    若是持有那些附有毒物属性的身骸,就更可怕了,当面施毒后从容收起,欣欣然全身而退,可谓阴险至极。

    “昔年六扇门有饿鬼道祭仪者,携玄级身骸潜逃,至今未抓捕归案,因其身骸之能无人知晓,追踪捉拿的人间道都死了几位。”

    谢云裳为使李长命明了其中厉害,甚至特意举实例警示,并严正告诫:。

    “凡涉身骸之事,无论消息抑或实物,均须上呈六扇门,非门中之人,任何人不得私用,违者定斩不饶。”

    管理确实应该这么严格,李长命十分理解地点点头,深以为然,有专门机构统管是好事,他觉得这些东西每件都像是刺客专武,防不胜防。

    “六扇门?”李长命听闻此名,揣度其职能应类同于巡检司之类的强力衙门。

    谢云裳解说道:“六扇门专司身骸之事,日曜祭仪已然失传,现存七曜序列,依次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间、阿修罗、天道六道祭仪,门众祭仪皆为此七曜。”

    这画风不对啊,别人都是痞子戏子厨子,怎么到了这,用的是六道轮回这么高大上的祭仪。

    他不免来了兴致,询问道:

    “这祭仪听来与其他大相径庭,有何独特之处?”

    谢云裳早料他会有此一问,当年初闻此消息,她也是对这祭仪极其好奇,话音未落,遂接口答道:

    “六道祭仪与寻常祭仪不同,授此祭仪者脱胎换骨,形貌非人,非人所用,乃仙人给予天道万物之缘法。”

    妖修功法?李长命理解了,只是怎么人在用?

    “此类法门虽邪异非常,却可收纳身骸,隔绝其影响,因此为六扇门所用,且为保持法脉纯正,非其祭仪者,不得入其门。”谢云裳言辞平静,娓娓道来:“你今后见了六扇门的人,自会明了我之所言之物。”

    李长命对这块的求知欲倒也没这么强,也只是纯粹的好奇,没打算穷究不舍。

    “今日所谈至此为止。”谢云裳见谈论已久,认为所讲内容已足够李长命细细咀嚼,遂结束话题,“我们这就出去吧。”

    “好。”李长命起身致谢:“多谢云裳为我解惑,辛苦了。”

    谢云裳挥挥手:“不过是些常识,身为上官,这些都在我的职责之内。”

    李长命在心里还是记下了这份人情,自己若真是个刚入职的普通书吏,怎么可能有这待遇。

    二人起身离座,谢云裳前行带路,方向却并非来时路径。

    这里想必另有出口,李长命也没多问,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

    穿行于重重药柜之间,这地方似乎远比看起来要大,别有洞天,,走着走着,身体突然有一种粘滞之感,等再回神抬头一看,两人所在的地方,已经没了那层层叠叠的药柜,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卷宗架,一股熟悉的怪味扑鼻而来。

    此处正是吏房,李长命一眼辨认出来,吏房管事布满黑眼圈的蜡黄脸,和那顶灰扑扑的毡帽从架子一侧冒了出来:

    “原来是谢千户,还有李公子。”沙哑的声音响起。

    “王叔。”谢云裳点头示意,“我带李公子来看看,您继续忙。”

    这吏房管事似乎不是平常人,要么辈分极高,要么身份特殊,李长命隐隐约约似有所觉,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王叔,多有打扰。”

    “岂敢,折煞我老头子了,小老儿还需整理卷宗,有什么需要喊一声小老儿便是。”

    两人离开吏房,谢云裳喘了口气,略显舒缓,显然她也不适应那怪异的味道:

    “这书香油腻之气,委实难耐,难为王叔能忍受。”

    “你已入职巡检司,总得领身像样的行头,我们还得去趟礼房。”

    “好。”李长命没什么意见,跟着她走就是了。

    礼房格局与吏房相似,然而规模更大,卷宗架变为衣物架,另增设了几座摆放仪仗的台架,同样弥漫这一股怪味,是一种类似过期清凉油的味道,闻起来倒是比吏房的味道好了很多。

    “哎呦,什么风把谢千户吹来了,还带着位俊俏的公子。”

    礼房管事穿着一身亮堂的红色皂袍,热切的声音自谢云裳进门后就没停过。

    李长命打量着这瘦猴似的矮小中年男子,见谢云裳爱答不理的样子,心中有了数,普通人,职场地位较低,话多但不妥帖,打个招呼跟上青楼似的。

    “赵管事,这位是新来的书吏李怀安,你且挑身行头,再取套百户服一并配好。”

    赵管事满脸堆笑,视线转向李长命,五官聚在一起,挤出更浓的笑意:

    “这位公子身材魁梧,气质非凡,眉宇间灵光熠熠,直射苍穹,,不得了啊,简直文曲星转世。”

    “打巧了不是,正好有一套沈家绣娘刚完工的百户服,还不快去给公子呈上来。”

    旁边久经调教的小吏麻溜地窜入衣架中翻找起来。

    李长命难得听到味道这么冲的直球马屁,对着自己一个刚入职的书吏也笑脸相迎,心中不禁暗自品评。

    谄媚过分,态度过于卑屈,差评,愈显谦卑则谄言愈轻,往往引人生厌。

    赞誉虚夸,台词过于浮夸,差评,赞美他人贵在含蓄,直言捧扬反易适得其反,显得浅薄。

    人下人,要把自己当人看,人上人,要把别人当人看,这样说的话有分量,能让人尊重和看得起。

    这人职场路走歪了啊,李长命心中感叹,在礼房管事面前,神态逐渐倨傲了起来,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愈是冷淡,则事务愈简,他自会费尽心思迎合。

    “云裳……咳咳,谢千户,这百户服有何讲究?”

    “这身行动方便。”谢云裳平淡回应。

    这刻意的略带亲昵味道的话语一经出口,礼部管事眼珠一转,果不其然更加殷勤起来,亲自接过了身边小吏取出的衣物,毕恭毕敬地呈在两人面前。

    “公子请看,黑云锦的袍子,冬暖夏凉,四季皆宜,蚊虫难近其身,寻常刀剑刺之不破,端的是好料子啊。”

    “未裁未量,这身好料子合用吗?”李长命没有正视,随意地说道。

    “公子放心,若不合用,我这不中用的眼珠尽管让公子挖了去......”

    礼部管事的话语间赌咒发誓,甚至想亲手给李长命换上。

    “行了,先都包起来吧,送到我府上去,”李长命打断了他喋喋不休的话语,直截了当地吩咐道。

    “是,即刻为公子包好,马上遣人送过去。”礼部管事连府邸在哪都没问,直接打着包票应承道。

    眼见事已了,在一众恭敬的目光中,两人转身走出礼房。

    “这管事平素便如此么?”李长命调侃着问道:“与王叔相较,还真是不同。”

    谢云裳斜睨一眼,显然刚刚那句云裳惹恼了她,这会儿心情有些不太妙。

    李长命察觉了这点,也不管她愿不愿意接话,自顾自说起了这些天的经历,当然是改编版本,甚至还加上了自身的心理活动描写:

    “我醒来时...阿姐...府内有人失踪...”

    “定是有刺客......那道人.......”

    “此中定不简单...我料定...霍云策言.......”

    “故而......”

    两人原先脚步还朝门外走去,说着说着,谢云裳带他绕了几步拐向了不同方向。

    她果然听的入迷,直到声音戛然而止,才望过来,对上了李长命灼灼的视线。

    “你和我说这些作甚...”谢云裳在视线下,一时之间有些慌乱,眼神不自觉左右游移。

    “云裳之美,令我不禁失神。”李长命以一句看似渣男之言,配上其俊朗面容,即便平淡陈述,亦足以动人心弦。

    尤其是李长命刚说完自身经历,正处于某种交换秘密的坦诚以待微妙氛围。

    谢云裳慌了神,两颊爬上嫣红:

    “你胡说些什么?!”

    说罢跺了跺脚,快步往前走去,还没等李长命反应过来,一溜烟没了影。

    这是逃了?李长命啼笑皆非,觉得还挺有趣,真是不禁逗。

    现在只剩自己一人,也不便乱闯,他索性找了个稍高的地方席地而坐,静赏月色。

    夜风轻拂,吹散白日喧嚣,涤荡心间浮尘。月华如练,自天际垂挂,照亮了大地,却并未驱散夜色,反而与之交融,绘出一幅深邃又明亮的画卷。

    那一轮皎洁皓月,犹如明珠镶嵌在幽蓝的天鹅绒幕布上,纯净无瑕,静静地散发着银白色的光辉,洒落在李长命身上,给他披上一层淡淡的光晕。

    四周草木在月色下显露出别样的韵致,树叶的轮廓被银光勾勒得清晰而柔和,微风吹过,仿佛能听见枝叶间窃窃私语的低吟。偶尔有夜鸟扑棱翅膀,划破宁静,留下一串悠长的回音,而后一切又复归于沉寂。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那是白天阳光温暖过的味道,此刻被月光轻轻唤醒,随风飘散。

    李长命举首仰望,星空璀璨,银河横亘,星辰如碎钻撒落,与皎洁的明月交相辉映,共同点亮了这浩渺的夜空。

    月下的世界,万物似乎都被赋予了灵性,无论是静默的山石,还是随风婆娑的草木,都在月色的洗礼下变得生动而迷人。

    他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夜色中,胸中升起一种超然的恬静,不禁想起那些文人墨客月下独酌、吟诗作赋的雅兴,此刻虽无美酒相伴,但有清风、皓月、繁星作陪,亦足以畅怀。

    “咚咚”梆子声与“嘡嘡”锣鸣交织,更夫沉声唤“二更火”,打破静夜,这是二更了。

    李长命静坐良久,抬眼忽见远处一人提灯而来,缓缓向他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