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女护法之玉出明光 » 第十三章 定中知人来

第十三章 定中知人来

    不觉上山已逾一载。这日,师父召集了众弟子,说是收到旧交、现任青峒寺住持了虚大和尚的信,邀请他前去开坛授法。便想着近日气候宜人,正适宜出去走动走动。刚好几名入门最晚的弟子自上山学艺以来还尚未出门历练,便想着带这几名弟子一同前往,也好让大家多经历经历,长些见识。

    虽说我还觉得自己修为尚浅,但能跟在师父身边看看他老人家在外是如何授课传法的,还能借机游山玩水,自然是美事儿一桩。于是乎,我们五个最晚入门的弟子便由大师兄和二师姐带队,跟着师父下山前往青峒寺。

    这青峒寺便位于青峒山主峰上,这里的山与东明山颇为不同,一座座好似平地拔起,又似从天外飞来,峭拔秀丽,各不相连。有山必有水,水都是湛碧清澈,游鱼可见。从高处远望,这河流便如碧带般迂回在群峰之间,果然是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萧。

    山间地势险峻,据说这青峒寺建寺数百年,却因山路难行,香火渐衰。前任住持慧明老和尚下决心重修古刹,起先仅凭一己之力将砖瓦一筐筐的背上山。尔后虽助缘越来越多,却也前前后后花了近十多年才将寺庙修葺、扩建完毕,又加固、拓宽了上山道路,这才使得青峒寺香火旺盛起来。

    只是寺庙重建后不久,这慧明法师便功德圆满圆寂了,之后便由了虚大和尚接任为住持。

    我们于法会开始前两日到达山下。见山势险要,无法多人并行,便随在师父身后,不徐不疾地往山上走。师父边走边笑着与众弟子说道:“你们信不信,待我们到山上,必定有人列队相应,茶饮解乏之物皆一应俱全了。”

    听闻师父此言,我们心中自然狐疑:难不成这青峒寺的僧众如此有礼,一直在等着我们到来?

    走了近一个半时辰才到达寺庙门口,果不其然门口有三五位小沙弥已在候着。他们中的几位接过我们的行李,一位在前引路,带我们去往方丈室。大师兄最是厚道,不停地与几位小沙弥道谢,还说:“真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吧。”

    那在前领路的小沙弥道:“那倒没有,几位刚起身上山,家师了虚大和尚便已在定中知晓,算好了你们来的时辰,再让我们去门口迎的,所以也没等多久。”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几位跟在后头听了不禁咋舌。大师兄又顺着他们的话赞叹了几句了虚大师的功力。

    师父倒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笑眯眯地跟着走。入得方丈室来,只见桌上果然早已凉着几杯茶,放着若干瓜果,杯数与我们人数一摸一样,丝毫不差。

    见了虚法师尚未现身,陆泽然便忍不住问师父道:“可是师父提前告知他们我们来的时间和人数?”师父笑着摇摇头,说道:“你们不知,这了虚和尚十多年前在此山中修禅定,那时他便以能知晓上山者的神通而闻名。”

    “我就这点本事,还不是被你戳穿了!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进来一位约四十多岁,慈眉善目的大和尚。这便是青峒寺的住持了虚法师了。师父带着我们与他互行了礼。

    法师一边示意我们入坐,一边与我们小辈们说道:“那些年我整日打坐修三昧,慢慢就发现凡上山者,我皆能在定中知晓,便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定功了得,还出了神通。后来,你师父云游至山下听闻我的名号,上山来一探究竟,发现我才修了个二静虑三昧,于此三昧中得了个小小神通而已。”

    “我当日也是年轻气盛,直接给你指出,如若是别人,恐怕早已将我扔下山去。”师父亦笑着说道。

    “我等修行人岂能心胸狭小!”了虚大和尚豪迈地大笑,恳切的说道:“若非苏先生点拨,恐怕我这一生都困在那二静虑三昧和小神通上,至死不明真相,亦不知还有更高的法可以修、更高智慧可得。”

    师父亦点点头道:“世间大部分人往往不知道修行所谓何,以为就在得三昧或是出神通上,却不知修三昧的目的是为开智慧,而神通不过是求道之路上的一些小花小果,真正的大智慧才是大神通。”

    “是,这世间需要更多如苏先生这般的明师,修行路上才能少走弯路,故而贫僧才三番四次请您来此开坛授法,利益众生。”了虚法师感慨道。

    先前那几名小沙弥在旁听着听着,逐渐将头埋起。师父与了虚法师的一番对话也对我有所触动,对修行似乎又增加了一些认知,但是师父所说的大智慧、大神通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