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野话水浒 » 十四、霹雳火的小心思

十四、霹雳火的小心思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宋江充其量只是一个江湖大哥,远不及掌控亿万生死的帝王,可一旦动了真怒起了杀心,也不会满足武二郎“血溅鸳鸯楼”杀十几个人这等“小”的动静。

    “今日虽杀了这厮滥污匹夫,只有那个淫妇不曾杀得,出那口怨气!”

    刘妻人还在有重兵防守的清风寨之内,不攻破军寨,就不可能杀得了她。

    攻城拔寨必然会死人,以打家劫舍为专业的山贼们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攻破清风寨,能做什么?

    烧杀掳掠本为一体,想到了此间的刺激,一直不怎么买宋大哥账的王矮虎瞬间来了精神。

    “哥哥放心,我明日自下山去拿那妇人,今番还我受用。”

    这厮就这点出息,小头一充血,大头便忘了思考,脑中全是“今番还我受用”,就没细想宋大哥“出那口怨气”的意思。

    不比没出息的二头领,大头领燕顺的脑子要清醒得多,也很有主见。

    次日起来,商议打清风寨一事。燕顺道:

    “昨日孩儿们走得辛苦了,今日歇他一日,明日早下山去也未迟。”

    其人倒是没说或假话,“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只是少数好汉的理想生活,实际情况却是山寨头领都做不到每日有酒肉,身份低微的小喽啰则是顿顿吃饱都不可能。

    让普遍营养不良的小喽啰一天跑个百十里山路,确实“走得辛苦”。

    但昨日商议出兵时燕顺不做声,临到今日要出兵了却说这话,就很有意思了。

    说假话,便是照顾宋大哥的面子,不当面否决大哥的要求。

    说实话,咱才是清风山大头领,老子说什么时候下山就什么时候下山!

    不管怎么说,之前为了救宋江和花荣,清风山倾巢而出,燕大头领还是很够意思,宋大哥再有心血洗清风寨立威,也不能在这个时候驳了燕顺的面子。

    “也见得是。正要将息人强马壮,用兵正是如此,不在促忙。”

    这边清风山众人整点兵马,准备起程。

    另一边都监黄信一骑马奔回清风镇上大寨内后,便点寨兵人马,紧守四边栅门……飞马报与慕容知府。

    ……知府看了大惊,便差人去请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秦统制……

    勤政尽责的慕容知府担心“将军若是迟慢,恐这厮们去打清风寨”,而性烈如火的秦总管也行事果决,“只今连夜便去点起人马,来日早行。”

    青州文武分头准备,各尽其责。

    却说慕容知府先在城外寺院里蒸下馒头,摆了大碗,盪下酒。每一个人三碗酒、两个馒头、一斤熟肉。

    看似闲话,其实满满的细节。

    以知府之尊,亲自为其他人都不愿正眼相看的低贱丘八置酒壮行,还细致到“每一个人三碗酒、两个馒头、一斤熟肉”,足见其劳军的诚意。

    知府老爷对剿匪之事如此重视,具体带兵打仗的秦总管自不敢含糊。

    ——秦明辞了知府,飞身上马,摆开队伍,催趱军兵,大刀阔斧,径奔清风寨来。

    对比水火不容的清风寨刘、花二人,青州文武可谓精诚团结,证明大宋并不是没有尽心办事不拖武将后退的“好文官”,也不要什么问题都赖到以文驭武上。

    ——山寨里众好汉正待要打清风寨去,只听的报道:

    “秦明引兵马到来!”

    众好汉都面面厮觑,俱各骇然。

    岂止是“骇然”,应该还有后怕吧?

    幸好之前燕顺有想法,没有依宋江之意仓促出兵!

    不然的话,以乌合之众攻打硬寨,急切间肯定难以拿下,等秦明赶到,官兵前后夹击,清风山这波人怕是有极大几率要交代在清风镇前。

    此事也说明了在用兵一途上,县衙小吏出身的宋江还有很多路要走。

    众人骇然之时,花荣显出了“将种”本色。

    “你众位且不要慌。自古兵临告急,必须死敌。教小喽啰饱吃了酒饭,只依着我行。先须力敌,后用智取,如此如此,好么?”

    众人依花荣、宋江之策,先使小喽啰或在东,或在西,引诱的秦明人困马乏……。

    预先又把这土布袋填住两溪的水……上面却放下水来,那急流的水都结果了军马。

    此战,秦明带来的五百青州兵马大半淹死在水中,小半被生擒,不曾逃得一个回去,其人也在慌乱中掉进陷马坑被俘。

    火急火燎地赶来剿匪,一天时间还没过去,就又稀里糊涂被生擒活捉。

    在此之前,青州乃至整个大宋虽有不少匪患,却从未发生过一州兵马总管级别“高官”被强人俘虏的恶性事件。

    待消息传开,肯定会引发青州官民大恐慌。

    这些问题须得慕容知府操心,已被五花大绑的秦明自是没有心情考虑这些了。

    其人只关心一个问题——贼人会如何处置自己这个败军之将?

    ——小喽啰缚绑秦明,解在厅前。花荣见了,连忙跳离交椅,接下厅来,亲自解了绳索,扶上厅来,纳头拜在地下。

    什么情况?

    秦明身为青州兵马总管,是花荣的顶头上司,后者以往肯定没有少拜过秦总管。

    但今时非同往日,甭管花荣以前是啥身份,现在反了朝廷还杀了这么多官军,就是名副其实的贼人。

    贼人抓了你,不但不杀,还纳头就拜,为了啥?

    为了啥都不重要,不想死就别不识抬举!

    ——秦明慌忙答礼,便道:

    “我是被擒之人,由你们碎尸而死,何故却来拜我?”

    嘴巴有多硬,身体就有多诚实。

    你都向贼人“慌忙答礼”了,能不知道花荣“何故拜”么?

    贼人抓了你,不杀又不放,除了劝降还能有啥!

    劝降说简单点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要么慑之以死,要么诱之以生。

    就清风山这烂破山寨,自是没有能让已经官至一州兵马总管的秦明心动的利益,那就只能慑之以死了。

    只要秦总管还不想死,再拙劣的劝降话术也能玩出花样。

    花荣跪下道:“小喽啰不识尊卑,误有冒渎,切乞恕罪!”

    随即便取衣服与秦明穿了。

    穿上衣服,不仅代表“体面”,还代表生命有保障。

    秦明既不想死,又不想投降贼人,知道自己暂时死不了,赶紧寻找突破口,主动发话,跟坐在上首气度不似一般人的宋江套起热乎。

    “这位为头的好汉却是甚人?这清风山不曾见有。”

    秦总管身份尊贵非常,应该不会与上不了台面的江湖人有什么交集,更不可能“曾见有”清风山某个贼头。

    花荣却没有戳破秦明扯的蛋,为其解释道:

    “这位是花荣的哥哥,郓城县宋押司宋江的便是。这三位是山寨之主,燕顺、王英、郑天寿。”

    秦明带兵来剿清风山贼寇,肯定了解过相关情报,最起码知道三个贼头叫什么。

    这个坐上首的宋江不在情报之中,是谁?

    幸好,花荣怕他不知道,专门介绍“郓城县宋押司”。

    也幸好,宋江在山东河北小有名声,就连贵为青州兵马总管的秦明也听说过。

    “这三位我自认得,这宋押司莫不是唤做山东及时雨宋公明么?”

    平头百姓称一声“押司”,那是满满的尊敬,秦总管这样的大官嘴中喊出押司,就真是县衙小押司。

    问题是宋大哥自杀了阎婆惜后就丢了公职东躲西c,已经不做押司很久了。

    显然,秦总管对宋江的了解也仅限于略知其名,其他的事迹则根本没兴趣了解。

    行走江湖就是这样,名声是相互捧出来的,任何时间都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名声,宋江就很清楚这一点。

    “小人便是。”

    秦明连忙下拜道:

    “闻名久矣,不想今日得会义士!”

    这?

    当初,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害怕捉贼不成反遭灭门之祸,也曾跪过宋江,求其“作成”“维持”自己的要命事。

    可别人只是一介小吏,还知道避开旁人私底下跪宋大哥。

    你秦明好歹是一州总管,堂堂朝廷命官,知府慕容相公都要一口一个“将军”的大官儿,就不能给自己留点体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