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野话水浒 » 十五、灭你满门就是我

十五、灭你满门就是我

    要体面?还是要性命?

    秦明全都想要。

    兵败被俘,落于贼人之手,既不想死,又不愿意降,不向“还在体系内”的义士宋押司下跪找台阶下,难道真要向贼头们磕头求放过么?

    宋江虽然早丢了公职,却是个体面人,也善于给他人体面。

    ——(见到秦明下拜,口称“不想今日得会义士”,宋江)慌忙答礼不迭。

    其人之前连遭大罪,伤得很是不轻,坐在交椅上不动尚看不出什么毛病,可“慌忙答礼”定然会牵动伤处。

    秦明当即便发现宋江腿脚有伤,连忙送上自己的关切。

    “兄长如何贵足不便?”

    台阶是相互给的,秦总管这么尊贵的官老爷又屈礼下拜,又口称“兄长”,姿态放得如此低,宋江自然也要给其人台阶下。

    ——宋江却把自离郓城县起头,直至刘知寨拷打的事故,从头对秦明说了一遍。

    听罢,秦明只把头来摇道:

    “若听一面之词,误了多少缘故!容秦明回州去对慕容知府说知此事。”

    到底是久混官场的大官,看这话说得多漂亮!

    假如宋江听信了秦明的话,放其回去,秦总管又果能“对慕容知府说知此事”,知府相公还愿意相信所有问题都出在死鬼刘高“一面之词”上,并不顾法定程序和原则,直接一笔勾销花荣、宋江等人的罪责,岂不是皆大欢喜?

    问题是,谁信!

    秦总管显然也知道自己这牛皮吹得太大,没有把话说满,只承诺“说知此事”,并不保证慕容知府会不会听自己说辞。

    宋江等人相信秦明的话么?

    貌似是信了:

    ——燕顺相留且住数日,随即便叫杀牛宰马,安排筵席饮宴。拿上山的军汉,都藏在山后房里,也与他酒食管待。

    眼见逃离贼巢之事越发有戏,秦明更不愿再拖下去,吃了数杯,起身道:

    “众位壮士,既是你们的好情分,不杀秦明,还了我盔甲、马匹、军器回州去。”

    燕顺见秦明坚持要走,索性挑明了众好汉的打算。

    “总管差矣。你既是引了青州五百兵马都没了,如何回得州去?慕容知府如何不见你罪责?不如权在荒山草寨住几时。本不堪歇马,权就此间落草,论秤分金银,整套穿衣服,不强似受那大头巾的气?”

    要不咋说燕顺上不了台面呢,你说你清风山凭啥留住秦总管这尊大佛?

    秦明听罢,便下厅道:

    “秦明生是大宋人,死为大宋鬼。朝廷教我做到兵马总管,兼受统制使官职,又不曾亏了秦明,我如何肯做强人,背反朝廷?你们众位要杀时便杀了我,休想我随顺你们。”

    若是没有之前对宋江的跪拜称兄的丑陋姿态,秦总管这番话还真是大义凛然。

    在场之人都知道秦明怕死,有劝降的可能,问题只是清风山开不出秦总管满意的价码,燕顺的劝降才会遭到拒绝。

    眼见场面僵住,花荣赶下厅来,拖住秦明,道:

    “秦兄长息怒,听小弟一言。我也是朝廷命官之子,无可奈何,被逼迫的如此。总管既是不肯落草,如何相逼得你随顺?只且请少坐,席终了时,小弟讨衣甲、头盔、鞍马、军器还兄长去。”

    秦明哪里肯坐,花荣又劝道:

    “总管夜来劳神费力了一日一夜,人也尚自当不得,那匹马如何不喂得他饱了去?”

    秦明为何执着于讨要自己的盔甲、马匹、军器,没有军械和战马,就不能徒步走回青州城么?

    答案自然是不能。

    出城时,秦总管全副披挂,五百官兵“列列旌旗似火,森森戈戟如麻”。

    此番战败,手下官兵已经报销大半,剩下的也不可能要回去,随身披挂和战马就是秦明取信于慕容知府仅剩的本钱。

    没错,秦明既不想死又不愿降,自然是有了回城就带更多兵马剿灭清风山的想法。

    如此,才能洗刷自己兵败被俘的耻辱。

    毕竟,兵凶战危,战场上谁都没有每战必胜的把握,吃了败仗不打紧,只要志气不堕,杀出重围,再打回去就是!

    可要是丢盔弃甲徒步回到青州,拿什么向知府相公表明自己的“清白”?

    照直说自己兵败被俘,靠下跪求饶才被放了回来么?

    还要不要官职和性命了!

    众好汉好话说了一大堆,面子已经给足,暂时又拿不到披挂和战马,秦明也只能依了花荣的劝告,再上厅来,坐了饮酒。

    那五位好汉轮番把盏,陪话劝酒。

    秦明一则软困,二乃吃众好汉劝不过,开怀吃得醉了,扶入帐房睡了。

    这一觉直睡到次日辰牌(上午七点至九点)方醒,秦明跳将起来,洗漱罢,便欲下山。

    众好汉都来相留道:“总管,且吃早饭动身,送下山去。”

    秦明性急的人,便要下山。

    众人慌忙安排些酒食管待了,取出头盔、衣甲与秦明披挂了,牵过那匹马来,并狼牙棒,先叫人在山下伺候……

    ……离了清风山,取路飞奔青州来。到得十里路头,恰好巳牌前后。

    远远地望见烟尘乱起,并无一个人来往。

    秦明见了,心中自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记其数。

    正是:

    火焰堆里,送数百间屋宇人家;

    刀斧丛中,杀一二千残生性命。

    秦明看了大惊,打那匹马在瓦砾场上跑到城边。

    大叫开门时,只见门边吊桥高拽起了,都摆列着军士旌旗,擂木炮石,还有慕容知府立在城上女墙边,对城下的秦明厉声喝骂。

    听了慕容彦达的骂,秦总管这才知道出了什么事。

    原来是昨日夜里,有人拿了他的马匹、衣甲、军器和头盔,扮作其人模样,引人马来打青州,造下了此等杀孽。

    相比起屠戮百姓、攻打城池的重罪,兵败被俘的“小过”就算不了什么事。

    为了自己的清白和前程,秦明再也顾不得遮掩自己昨日兵败被捉之事了。

    “公祖差矣。秦明因折了人马,又被这厮们捉了上山去,方才得脱,昨夜何曾来打城子?”

    无论文武官员,只要手握实权,在一地待久了,都很容易拉帮结派。

    比如,兵马都监黄信就曾向秦明学习过武艺,鬼知道城中还有多少其人的心腹?

    数日之内,花荣造反,黄信被困,又有很多人“亲眼见到”秦明率军攻打城池,原本就苦于匪患的青州城中已经人心惶惶。

    换你是青州知府,敢信“反贼”秦明的鬼话,冒险放其入城么?

    事关自己和一城军民性命,慕容彦达不敢冒这个险。

    为断绝反贼秦明和城中内应的念想,坚定军士们守城之心,慕容知府还破釜沉舟,下令斩杀了秦明家小,并将秦妻首级挑起在枪上,教秦明看。

    回城被拒,全家又遭屠,随着城上弩箭如雨点般射将下来,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心悲怆的秦明彻底没了念想,回马在瓦砾场上,恨不得寻个死处。

    只是,其人在清风山上就不曾有死志,到了此时照样下不了决心,肚里寻思了半晌,竟然选择了纵马再寻旧路回清风山。

    行不得十来里,只见林子里转出一伙人马来,当先五匹马上,五个好汉,不是别人,宋江、花荣、燕顺、王英、郑天寿。

    宋江在马上欠身,明知故问道:

    “总管何不回青州,独自一骑投何处去?”

    秦明性子虽急,却不是没脑子的傻蛋,都到了这个时候,其人如何不知自己遭了眼前这些贼人的阴毒算计?

    “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做我去打了城子,坏了百姓人家房屋,杀害良民,倒结果了我一家老小。闪得我如今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着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若寻见那人时,直打碎这条狼牙棒便罢!”

    话里骂得有多狠,心里就有多怂!

    算计你的贼人就在眼前,你倒是照他们脑袋“直打碎这条狼牙棒”啊?

    面对色厉内荏骂人都不敢指名道姓的秦明,宋江假装没听出其人骂谁,安抚道:

    “总管息怒。既然没了夫人,不妨,小人自当与总管做媒。我有个好见识,请总管回去,这里难说,且请到山寨里告禀。一同便往。”

    好死不如赖活着,清白身没了,报仇又不敢报,秦明只得随众人再回清风山来。

    不过,做了这等缺大德的事,终究是太下作,回去的路上,众好汉也都没有什么话好讲,气氛很是压抑。

    进了山寨,小喽啰已安排酒果肴馔在聚义厅上。

    五个好汉邀请秦明上厅,都让他中间坐定。

    然后,齐齐跪下。

    纳头就拜和纳头就拜不一样。

    有的纳头就拜是有求于人,有的纳头就拜只是走过场以示重视被拜者,有的纳头就拜是为了将被拜者一军,有的纳头就拜甚至只是为了缓解尴尬氛围而已,还有的纳头就拜却是为求活命。

    此刻,宋江等五个好汉对秦明下拜,则是

    ——给你脸!

    就问你要不要?!

    秦明连指名道姓喝骂害死全家仇人的勇气都没有,自然只能接受宋江等人给的“脸”。

    ——连忙答礼,也跪在地。

    宋江开话道:

    “总管休怪。昨日因留总管在山,坚意不肯。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馀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

    回顾前文,害死秦明全家还置其人于不义的毒计真是宋江定下的么?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相对而言,最熟悉秦明,又提出“只依着我行。先须力敌,后用智取,如此如此”就能俘获秦总管的花荣,反而更有嫌疑。

    甚至,燕顺等人也有份。

    不然的话,昨日又是劝降又是劝酒,众好汉如何能配合得那么默契?

    不过,有了宋江说出的这番话,是谁定的计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相比起设定的毒计,当着正主的面坦率承认就是自己定的计,显然更为狠辣。

    ——没错,此计就是我宋江所定!

    派人装扮成你去打城子、杀人放火的是我宋江!

    故意激怒慕容知府,害你全家家老小被杀的也是我宋江!

    闪得你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还是我宋江!

    呐,俺宋江的脑袋就在这儿,秦总管的狼牙棒也在你身边,总管若是心中有气,尽管“直打碎这条狼牙棒”吧!

    秦、宋二人相对而跪,距离仅有一步,双方呼出的气息都能喷到彼此脸上。

    一边是怒气攻心,眼睛血红的秦明;

    一边是面色平静,古井无波的宋江。

    在黑三郎的嘴中,攻打城池杀人放火,害死两千百姓和秦明一家老小的极罪大恶,仿佛便如“吃了没”般的问候一样轻描淡写。

    也是!

    都已经一脚踏进兄弟背刺、属下灭主、强龙翻江如家常便饭一般的江湖中了,还死守着什么仁义道德?

    进了江湖,就要讲江湖的规矩!

    杀人不眨眼的山贼头领再三诚意邀请你落草做头领,你还不乐意?

    莫非是想要他们三顾茅庐,把你高高供起么?

    睁开你狗眼看看,这是哪里?

    清风山,山贼窝!

    俺们是谁?

    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

    做贼,就要有做贼的觉悟;

    落入贼手,也要有落入贼手的觉悟!

    谁没这觉悟,谁就别在满是血雨腥风的这江湖混!!!

    燕顺同跪在地,并不清楚秦明在做着怎样的的思想斗争,却想到了那一晚,身体僵硬的宋大哥也是这般平静的语气,也彻底想明白了自己“四问宋江”之后为何会怂。

    由是,其后针对王英不听宋大哥之劝欲要纳刘高之妻做押寨夫人时,燕大头领便不敢在顾虑兄弟情谊,果断出手将此女一刀挥为两段。

    就在燕顺胡思乱想之间,秦明经历了“怒气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厮并,却又自肚里寻思”的思想斗争。

    书中写到其人想到了:

    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

    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

    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

    年少时,读到这段,最憧憬的便是“上界星辰契合”。

    甚至,还颇有些认同“以礼待之”。

    多年后再读这一段,方知三句话其实只有一句。

    ——“又怕斗他们不过”。

    秦明一身本事,却无直面破家灭门仇人的必死之志。

    面对杀人屠城如吃饭喝水般的宋江,其人顿时萎了,语气也跟着放软。

    “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

    宋江并不在意秦明对自己的“忒毒”评价,反顺着其人的话讲:

    “不恁地时,兄长如何肯死心塌地。虽然没了嫂嫂夫人,宋江恰知得花知寨有一妹,甚是贤慧。宋江情愿主婚,陪备财礼,与总管为室,若何?”

    笑话!

    咱要是不“忒毒”,你“肯死心塌地”么?

    灭了你全家老小,又怎的?

    还你一个新家便是!

    宋江还是愿意给秦明体面,并没有明说后者若还是不愿归顺会有什么下场,秦明却不敢再想忤逆黑三郎的后果了。

    ——秦明见众人如此相敬相爱,方才放心归顺。

    众人都让宋江在居中坐了,秦明上首,花荣肩下,(燕顺等)三个好汉依次而坐。

    众好汉大吹大擂饮酒,商议攻打清风寨一事,刚刚归顺的秦明便主动献策。

    “这事容易,不须众弟兄费心。黄信那人亦是治下,二者是秦明教他的武艺,三乃和我过的最好。明日我便先去叫开栅门,一席话说他入伙投降,就取了花知寨宝眷,拿了刘高的泼妇,与仁兄报仇雪恨,作进见之礼,如何?”

    宋江大喜,道:

    “若得总管如此慨然相许,却是多幸多幸!”

    当日筵席散了,各自歇息。次日早起来,吃了早膳,都各各披挂了。

    秦明上马,先下山来,拿了狼牙棒,飞奔清风镇来。

    初降之人心思难定,宋江就不担心秦明与黄信合兵一处后反杀自己一波么?

    不担心。

    一点都不担心。

    连对灭家仇人龇牙的勇气都没有的人,狗都不如,有何可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