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梦深宫 » 第一百零六章质子回国

第一百零六章质子回国

    当夜六皇子的遗诏拟好,送到养心殿时,他再也支撑不住,那日薄西山的身子遭此重创,病倒在床榻上,太医连夜忙不迭诊治,养心殿的灯火一直燃到天亮。

    第二日清晨,养心殿外人影熙攘。

    皇宫内突然变天,各方势力都想得知皇帝的消息,以作应对之策,众大臣围在一处,蠢蠢欲动,宫禁森严,似乎有无形的战争一触即发。

    不远处,姜漓同奏事的一众大臣等候在边上,他身姿挺拔,墨色长发一丝不苟地束起,鹤立在人群中,显得十分夺目。

    “质子殿下。”忽然,他听见一边有个小太监低低唤他。

    姜漓随那小太监走远,看见叶凡等候在树下。

    “掌印大人,”他并不惊讶,微微一拜,问道:“掌印唤在下来,可有何吩咐?”

    叶凡连忙将他扶起,眼神向四周打量了一下,俯身在他耳边道:“皇上病情突然,殿下可有准备?”

    昨夜,姜原的病情发作的突然,救治了一夜,如今勉强能从床上坐起身来。

    太医所言是悲伤过度、怒极攻心,可叶凡心中明了,此事并非如此简单。

    “掌印这是何意?”姜漓似乎猜到了什么,却并未回答。

    “殿下莫急,”叶凡轻轻笑了笑,片刻,说道:“殿下可曾知道,半年前皇上曾嘱托咱家仔细查那丹药的底细。”

    又放低了声音,几乎是靠在姜漓耳边说道:“咱家只想要皇帝的命,具体可听凭殿下吩咐。”

    姜漓怔了一下,紧绷的神色也舒缓下来,点了点头。

    叶凡亦笑着,细长的眼尾轻轻扬起,看着姜漓远去的背影,好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

    质子殿下会成为一个好皇帝,但他的使命仅走到此处,以丹药一事投诚于他,重重威压之下,哪怕姜原再怎样挣扎,也是无济于事。

    姜原下令,除了紧要的事情,任何人不许靠近,却唯独召了宴涟漪在御前伴驾。

    宴涟漪面容仍是淡淡的,摄人心魄的冷清和美艳,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并不介意,拉着宴涟漪的手,口中絮絮叨叨。

    “朕初见你时,你方及笄不久,看起来稚嫩的很,入宫这些年,却变了不少,六宫的事务,你都处理的得心应手,朕甚是欣慰。”

    他仰面望着头顶明黄色的帷幕,不敢直视宴涟漪的眼睛。

    宴涟漪不冷不热的回应:“这些不过是臣妾分内之事。”

    他嘴巴动了动,却未说出话来。清楚的知道,如今的宴涟漪与从前相比,早变了一番模样。

    知道这不可挽回的一切,全然是他自作孽的结果。

    “贵妃,”姜原扭过头去看她,鼓足了勇气说道:“从前朕对你、对宴家都十分苛待,如今,朕是十分后悔。”

    “你如今怪朕也好、恨朕也罢,朕都不介意,希望……你能原谅朕。”

    一番话夹着长长的叹息,几乎是他当上皇帝以后,最真心实意的歉意。

    从前那些珍爱的人,已无法挽回,而如今经历了背叛与失去,身子也将垮了,他才蓦然意识到真情之重,而这满宫里,唯一对他真心实意怀着情分的,唯有宴涟漪一人

    哪怕这短短的几年,令她已不再爱他。

    良久,宴涟漪才缓缓开口:“皇上,该喝药了。”

    她早已心如死灰,心中毫无波澜,不愿回答他的话,只是例行公事,与小福子合力将姜原扶起。

    姜原不愿放开她的手:“贵妃,你原谅朕。”

    宴涟漪低头看着他,九五之尊的帝王,如今只穿着单薄的中衣,单薄的身躯脆弱不堪,一夜之间,华发便爬满了鬓角。

    宴涟漪唇角滑过一丝冷笑:“皇上封臣妾为皇后,臣妾便原谅皇上。”

    这轻轻的一句话,却仿佛重锤砸下,令姜原骤然闭紧了嘴。

    “贵妃,朕不是不愿,只是……”他还想挣扎,却被宴涟漪打断:“皇上,药快凉了。”

    她话里带着几分不耐烦,将姜原口边的话全然噎了下去。

    他无奈低下头,如同受制于人的孩子一般,喝下她喂进口中的药液。

    宴涟漪侍疾本是敷衍,过了一会儿便扶着姜原睡下,便走出了房间。

    绕过一个回廊,迎面遇上一个高大的身影,日光打在那一身玄色衣衫上,显现出耀眼的光芒。

    她抬起头时,眼眸忽的瞪大。

    “质子殿下。”她轻声道。

    他独自一人,站在回廊边上,什么也没说,只是安静地望着她。那盛着火焰般的眼眸,隐隐暴露了他的心绪。

    “娘娘想当皇后?”姜漓忽然笑起来,走得进了些,面前的阴影将她完全笼罩住。

    宴涟漪咬着下唇,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反问道:“养心殿守卫森严,殿下来做什么?”

    养心殿内的门阖的并不严,他显然是听到她那一句气话,才追出来问她。

    “微臣明日便回别国去,来向皇上请辞。”

    姜漓眉梢轻佻地扬了一下,目光如炬,望着宴涟漪闪烁的眼眸。

    二人之间隔着半个狭窄的走廊,分明揣着一段距离,可他身上那毫不收敛的气焰却清晰地传达到了她的身上,似乎明晃晃地昭示着,此去再回来,他的势力将不可同日而语,届时大权在握,无论姜国还是她,都将是他掌中之物。

    那种肆无忌惮的目光扫过来,令宴涟漪不由得屏息,偏过头去。

    她深吸一口气,低声道:“这里是养心殿。”

    这话带着警戒的意味,姜漓很快点了点头,蛊人的眼中似乎带了些玩味,愈显得清俊动人。

    “皇上身子抱恙,微臣便不打扰皇上歇息了,”他走到宴涟漪身边,低下头来,凑在她耳边,似乎在说什么不可宣之于人的秘密:“娘娘,咱们回宫吧。”

    房间内,传来了姜原低哑的咳嗽声,一阵手忙脚乱的动响。

    而面前的男子丝毫没有移开眼神,冷峻的气质和乖顺的笑意糅杂在一起,令她的心脏猛地快了几分。

    “嗯。”宴涟漪迅速低下头,有些紧张,一路走得很快,发间的翡翠步摇轻轻晃荡。

    姜漓的笑意更浓了些,随着她的背影跟了出去。

    宴涟漪低头望着地面上重叠的影子,他脚步坚定自若,头微微仰着,像只护主的小奶狗。

    不一会儿,轿子便停在了凤栖宫门前。

    朱红的大门徐徐打开,姜漓一路自作主张跟着她,她并未赶他走,少顷,四周人影渐散了,忽然,姜漓转过头来,朝她望去。

    “微臣明日便走了,娘娘可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不知为何,宴涟漪觉得他眼中写满了胜券在握。

    她犹豫了,还未说话,忽然,听见远处徐徐响起的丧钟,未央宫的方向腾升而起,宁静而悠长,回荡在半空中。

    “舒昭仪……”

    宴涟漪有些紧张,试探地望着姜漓,他毫不避讳,淡然笑了笑,侧耳聆听那丧钟。

    许久,那绵长又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终于歇了,姜漓轻轻点了点头,诚恳道:“替娘娘分忧,是微臣分内之事。”

    翌日清晨,姜漓离开的悄无声息。

    宴涟漪起来时,和曦殿已收拾妥当,玥彤已将那些服侍的一众下人安排的各得其所,用完早膳,宴涟漪便站在院子里,朝那空空如也的一排宫室看过去。

    “娘娘,殿下怕扰了您休息,只留下此字条。”玥彤将一封信件递上来。

    姜漓走的匆忙,只留下寥寥几笔,清隽有力的字迹,直言若情况有变,可写信与他联络。

    宴涟漪看了好几遍,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将信叠上,走回房内,轻轻放在案几边的抽屉内。

    “质子殿下走了,这凤栖宫倒显得有些冷清。”

    她独坐在案前,讷讷地说了一句。

    玥彤顺着她的目光,望着和曦殿的方向,以为宴涟漪担扰姜漓回别国后的安危,叹了口气,劝慰道:“有宴丞相护着,质子殿下一定会平安的。”

    许久,宴涟漪闷闷地点了点头。

    凤栖宫似乎什么都没变,又恢复了冷冷清清的日子,宴涟漪安葬了六皇子,又着手准备起李梦瑶的丧事。

    如今姜原身子如此,自顾不暇,后宫倒是安静下来,郑美人得了清闲,安静地跟在宴涟漪身边,替她整理清点送葬之物。

    盖棺时宴涟漪站在前方,看见里面李梦瑶惨白的一张脸。

    她还是十分年轻,安详闭着眼,与她平日里嚣张的模样十分不同,倒显出几分宁静。

    李梦瑶生前得罪的人许多,真心的朋友却少,甚至贴身侍女春竹走前,将她许多珍贵物品都洗劫一空,装了好大一个包裹送出宫去,满脸是喜气洋洋,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跟的主子鸡犬升天,而非葬于黄土之中。

    姜原不来,这仪式也显得十分潦草,不一会儿,各妃嫔便散了,最后,只有五皇子站在角落里,脸上神色冰冷。

    他沉默着望着被远远抬走的棺材,怔了许久,才转身离去。

    郑美人跟在宴涟漪身边,感慨着:“舒昭仪也走了,宫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宴涟漪脸上并无悲伤之色,握紧了她的手。

    “放心,这日子也快过去了。”她眼神坚定,在郑美人耳畔,用旁人听不见的声音说道,“你若无事,晚上来凤栖宫用膳可好?”

    郑美人愣了一下,随即又笑了起来,回握宴涟漪的手,眼神中焕发出神采来:“好。”

    二人结伴而行,未到凤栖宫门外,便看见玥彤匆匆走来,掏出怀中揣着的信件:“娘娘,别国有消息了。”

    几人匆匆步入屋内,拆开信件读了。

    “殿下回去不过几日,彧国的皇帝便驾崩……”

    郑美人脸上满是惊愕之色,似乎联想到什么,却又不敢发问,双手交叠捏着,不安坐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