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梦深宫 » 第一百一十三章搬到凤栖宫

第一百一十三章搬到凤栖宫

    入夜,新皇的仪驾又停在了凤栖宫门外。

    彼时宴涟漪正无聊,在花架下信手翻阅着话本子。

    服丧之间,她终日只能穿着素白的衣裳,绣着蝴蝶暗纹的白裙曳地,蛾眉淡扫,不施粉黛的容颜倒显得格外清丽脱俗。

    她脸上神情是一贯的淡漠,清风缱卷在她发梢,远望上去,宛如出尘的仙子一般,美得令人心悸。

    正看的津津有味,手中的话本却蓦地被人抽出。

    “皇上?”扭头看到龙袍加身的姜漓,她有些惊讶。

    周围的宫人早已被赶退下去,她茫然地环顾四周,踌躇片刻,还是规规矩矩行了礼。

    “皇上这样大的人了,竟还做那些小孩气的事。”她不满地抱怨了一句,殷红的嘴唇微微撅起来。

    浑身素打扮,一根玲珑的玉簪将发髻盘好,纤瘦的脚腕处缠了装饰的银铃,随着走动晃出泠泠脆响。

    姜漓垂眸看着手中抢来的话本,过了半晌,轻嗤一声。

    翻阅了好一阵,寻到这一句浪荡之语,还偏要明晃晃读出来,惹得宴涟漪脸颊微红。

    “春宵一度,红杏出墙,曾有‘京城第一才女’美誉的淑贵妃,平日里就爱看这些书本?”

    低沉的声音说出这样戏谑的字句,令她一时哑口无言,气愤地伸手,要抢回那话本,他却早有预料,将其高高举在头顶。

    “想不到皇上表面上日理万机,背地里这样无聊。”

    她争夺不过,只能无奈瞥了姜漓一眼,声音脆若银铃,语气却带了几分刻薄。

    他将话本收在前襟,随后给远处的张德使了个眼色,说道:“随朕去书房。”

    宴涟漪不情不愿地跟在他半步后的位置,问道:“皇上来本宫这做什么。”

    “朕思念娘娘,夜不能寐。”

    他声音顿了一下,随即暧昧的话语倾泻而出。

    他并不加掩饰,却依旧有些生涩,尾音迅速收拢。

    “皇上从哪儿学的这些胡话,本宫不爱听。”

    宴涟漪眉头微蹙,如一泓清水的双目此刻气鼓鼓地望着他,倒显出几分打情骂俏的意味。

    “朕爱说便足矣。”他答道。

    一路上人影寥寥。

    推开门,宴涟漪看着桌上摞成小山的一沓奏折,惊讶地瞪大眼,不满道:“皇上在凤栖宫里动手脚,也不知会本宫一声。”

    姜漓讪讪笑了笑,没有辩驳她的话,径直走进去,在案边坐下。

    桌上已提前被张德收拾整齐,摆了他习惯的用具,其中那狼豪尤为显眼,是从前宴涟漪送他的那笔。

    “这两年,朕一直仔细收着,”见她的目光落在狼豪上,姜漓唇角略微一挑,目光直勾勾看着宴涟漪,说道:“这可是娘娘的心意。”

    姜漓在书架上寻了熟悉的位置,将棋盘取出:“娘娘陪朕对弈一局可好?”

    二人对坐在案前,彼此静默地望着眼前的棋盘,不一会儿,黑白棋子便下满了一角,冲撞的颜色纠缠在一起。

    微风轻拂,暖金色的光芒自上而下涂抹出一片虚幻的光影,令人目眩神迷。

    他与宴涟漪同住在凤栖宫的那一年,二人也曾多次如这般静坐在书房对弈,可不同的是,那时她总爱找些话题关心自己。

    如今却是沉默着一言不发,脸上那故作冷淡的神情仿佛无形的帘幕,将他当做洪水猛兽一般防范起来。

    “娘娘这几日身子好些了吗?”他先行开口,关心问道。

    宴涟漪落子的手指一顿,似乎想起那生病的缘由,不由得蹙了眉:“好些了。”

    她只轻飘飘撂下这一句,随后便缄默不语。

    姜漓踌躇了好一会儿,平日里舌战群儒的本事丝毫使不出来,不知从何处开口,思绪也混乱起来,不过片刻,便输在了她手下。

    姜漓心中沉闷地憋着一口气,侧身拾起桌上的奏折,眉眼低敛,翻阅起来,可那一行行字句如野蜂般在眼前乱飞,怎么都沉浸不下去。

    宴涟漪收了桌上散落的棋盘,信手从书架上随意抽了一本,自然地寻了个角落的太师椅坐下。

    “娘娘为何离朕这样远?”过了半晌,姜漓终是忍不住,问她道。

    她头也没抬,黛眉微微扬起,答道:“皇上在批奏折,本宫若是靠的近,才是不合规矩。”

    “娘娘怎的满口这些礼仪规矩,”姜漓终于低低地笑了起来,温柔地抬手招呼她:“过来,陪着朕。”

    安静的房间内,他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浅淡的尾音回荡在空气中,宛如呢喃耳语。

    她缓步走上前,站在案前,凝视着姜漓的眉眼,他朱笔一挥,将手中的折子“啪”的一声阖上,抽出新的一本,毫无忌惮地摊开在桌面。

    宴涟漪百般无赖,随手替他磨墨,动作轻缓,那白皙的指尖还是不慎沾染了点滴墨珠,朱砂艳红的颜色随着她手腕的转动浮动如影。

    宴涟漪低着头,说道:“皇上登基不过半月,便来凤栖宫两次,外边人知道了,不知要怎么编排皇上。”

    “谁敢。”

    听到这话,姜漓不由得皱起眉,心里腾升起怒火来。

    此事便已别无选择,如同与生俱来的义务,若不争夺,便只有死路一条。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摘到这胜利的果实,再回过头来看,想要保护的人却一个都没留住,剩他一个孤家寡人独守着这冰冷的皇位,心里难免生出怨恨来,想要将那些所谓既定的条条框框、规矩礼仪全部撕碎,难以启齿的爱,也迫不及待地宣之于口。

    “朕岂是在乎这些规矩的人?”他口中反驳,眼神却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冷冽的光芒落在宴涟漪身上,少顷,从怀中掏出帕子,想为她擦拭手上的墨。

    短暂的沉默,宴涟漪却忽然抽回手,抬头道:“皇上放本宫出宫吧。”

    如今姜漓对她可谓是十分上心,这些时日,宫里各处守卫森严,尤其是凤栖宫附近,一夜之间都添了人手,她哪怕能神不知鬼不觉逃出宫中,也不见得能在他的把控下安稳久居。

    姜漓眸中的神采骤然暗下去,冰冷刺骨,强横逼人的帝王的气息一瞬间威压而下,沾染了冷冽香气的帕子也尴尬地停驻在了半空中,随着他心绪起伏,微微颤抖着。

    “可是朕想时时刻刻让娘娘陪在身边,伺候朕。”

    许久,姜漓轻轻笑起来,轻慢地说出这令她难堪的话语。

    他抓起宴涟漪纤弱的手腕,拭去其上那一点突兀的朱红,可他手上用的力太大,摩挲间又令她皮肤上泛出一圈红痕。

    宴涟漪忍着疼,故作平静地回望着姜漓,又问道:“皇上会册封本宫为太妃吗?”

    半晌,他的手臂无力地垂落在桌面。

    “朕不会。”他眉头紧锁,似乎在沉思着什么,未答应她,也不再说话。

    如今时局未稳,若一步行差踏错,叫他人得知了他对宴涟漪的心思,恐怕会在朝廷上赫然掀起惊涛骇浪,闹出难以平息的动荡。

    与宴涟漪在一起,遇到何种困难,自己并不在乎,却不愿令她再被迫面对这污浊黑暗的流言蜚语!

    她本该是永远幸福快乐,生活在明亮之中的。

    他出于私心,怎么也不肯将她册封,钉上那无法挽回的身份的枷锁。

    更何况这些时日,他已经借着权势的威逼,强迫宴涟漪做了许多不情愿的事,哪怕贵为九五之尊,他心里也难免怀着深切的愧疚。

    “娘娘……真的不愿留下来吗?”姜漓抿着唇,嗓音轻缓问道。

    她毫不避讳地直视着姜漓,目光中那坚定如一团火焰,同她坦陈心志说对他有情时无般一二,几乎要将他烫伤。

    片刻后,沙哑的声音从喉咙中逼出来:“朕答应你。”

    这短短的几个字似乎用尽了他浑身的力气,怀着憧憬的目光霎时间黯淡下去,如繁星被乌云遮挡,暴风雨一触即发。

    他踌躇了一下,问道:“那娘娘今夜陪着朕,好吗?”

    男子锋利的下颌线如刀,那温润的眸光中,饱含着微弱期待,她轻而易举便从他那微微低垂的眼尾和浓密的睫毛间看出浓重的忧郁和热烈的恳求。

    宴涟漪咬着下唇,鬼使神差般点了点头。

    他唇边终于浮出笑意来,像是答应她要求后狡黠的讨宠。

    “娘娘,坐过来。”他轻声道。

    案前只余一把椅子,宴涟漪的脸霎时泛起了红晕,他伸手一揽,她那略有些僵硬的身子便跌在他怀中,男子身上的暖意隔着衣料传来,如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笼罩在其中。

    姜漓神色自然,向后挪了些,承托住她的身子,随后又翻起面前的奏折。

    他那高挺的鼻梁近在咫尺,安静的空气中,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她扭过头,视线便自然而然地落在案上,似乎有意让她看清奏折上的字迹,朱笔写批文的速度慢了下来。

    折子上所言,是对被俘后三皇子的处置。

    在边关时,他为权势杀害五皇子时有数个大将目睹,已成板上钉钉的铁证,如今三皇子战败,虽留了他性命以示皇恩,可他却贼心不死,本是禁足于宫内,却屡次目中无人对姜漓破口大骂,因此便将他生活用度一应苛减,加派人手严加关押。

    视线平淡地从那奏折上滑过,最后又落在姜漓刚毅且清隽的朱红字迹上。

    过去的半年内,她收到用那字体写下的书信无数,从简短仓促的字条到盖了印玺的国书,只要他拉开大案下的暗柜,便能看见扎成厚厚的一沓。

    姜漓将批完的折子扔到一边,又低下头来看她,轻轻叹了口气:“娘娘从来不对朕主动。”

    半晌,姜漓湿热的声音又回荡在耳畔,轻薄的呼吸令她浑身泛起柔软的战栗。

    “娘娘主动亲朕一下,明日朕便提拔宴会的官职,可好?”

    姜漓唇角的笑意更浓了,他眉毛轻挑,明亮的目光望过来时,活像一个昏君。

    他将宴涟漪抱得更紧了些,视线垂下来,她稍一偏过头,便能触到他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