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日月不死,大明不止 » 第十五章:不一样的微服私访

第十五章:不一样的微服私访

    朱慈爝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赤色五爪金龙袍,带着十个姿色各异的小丫鬟,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在大街上。

    景儿到现在才明白,殿下口中说的微服私访,跟她理解的有多么的南辕北辙。

    好家伙,朱慈爝走在前面,十个青春靓丽的小丫头,垂首排成两排亦步亦趋地跟着,两旁则是二十个全身漆黑的甲士手按着刀柄全程戒备。

    十个小丫头脸都羞红了,这么明火执仗的游街还是头一遭。

    也不知道殿下是怎么想的,一个个头都埋得低低的,生怕有人认出她们似的。

    头前一个莽汉,手里拿着一面锣用力敲着,正是白虎卫总兵官田七,他一边敲一边喊。

    “老乡们,乡亲们,快出来瞧一瞧看一看了,我大明皇长子殿下来给大家发福利了。”

    那声音大如惊雷,街巷中慢慢走出许多人来,都好奇的看着这一幕。

    直到有人认出了朱慈爝那身赤红的一品亲王服,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才知道这居然是一位皇子在游街。

    路人纷纷驻足行礼,有胆大的孩子一脸呆萌地扣着鼻屎,好奇地打量着,朱慈爝就上前摸摸孩子的脑袋,吓得孩子父母连连告罪。

    朱慈爝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对路人频频点头。

    这些人基本都面有菜色,但是相比流民要好上不少,整体都还算干净整洁。

    “这就是昆明的城里人啊,是比贵阳府的要体面一些。”

    田七继续扯着嗓子大喊:“大家不要害怕,殿下体恤大家凄苦,特来给大家送温暖来了。”

    这都是朱慈爝事先交代他的话,田七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喊。

    街角时不时有挎刀的皂衣人出现,他们都是五成兵马司的巡检,交头接耳的也不敢上前,张望一会就隐入了巷道中去了。

    眼见聚拢的人越来越多,朱慈爝还发现了一个熟人,便是昨天刚在城门口见过的昆明知县聂联甲。

    他在一众快班衙役的簇拥下远远的探头张望,见朱慈爝看过来,赶紧躬身施了一礼。

    推推搡搡的人群中,一个身穿补丁衣裳的油滑青年,拢着双手对旁边的人说道。

    “看到了吧,这便是昨日刚从东边来的大皇子!”

    “是吗?我那守城门的侄子昨晚跟我说来了个皇子,我还不信,原来是真的啊。”

    “那可不,我跟你们讲,你们晓得不,这大皇子说了,他是来帮咱们守城杀建奴人的。”

    “嘶!”周围人顿时大吃一惊。

    “康麻子,你莫要乱讲,皇帝老爷都往西边去了,谁来守城啊。”

    “就是,就是,我才不信呢。”

    他们都是舍不得家当又故土难离的人,人离乡贱,要是建奴人打来,他们大不了投降就是,可别指望他们有多少的家国情怀。

    名叫康麻子的青年不屑地撇了撇嘴,振振有词地道:

    “昨日在南门口,多少人都听见了,又不止我一人听到,再说,你们没看见那到处贴着的告示吗,上面写着呢。”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今早起来就看到好多地方贴着一张张大大的告示。

    不过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也没多少人关注就是了,现在听李麻子这么一说,才纷纷寻找起来。

    “在那呢。”

    有人眼尖,果然就看见一面墙上贴着告示,众人都停下脚步张望。

    “看看上面写了啥子?”

    “老子要是看得懂早进衙考秀才去了。”

    “唉,那不是赵秀才吗,秀才公,快来帮我们看看上面写了啥子?”

    众人正说着,就见到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在人群中被人推推搡搡地弄到了前面。

    书生头上的帽子都被挤掉了,口中骂骂咧咧地嚷着“有辱斯文,伤风败俗”之类的话。

    书生站定,整理了一下衣服,接过一个小孩捡过来的帽子戴上,他摸了摸孩子的脑袋说道:“孺子可教也。”

    周围人明显等不及了,大声地嚷嚷道:

    “赵秀才,赶紧给我们念念,这上面到底写的啥子?”

    “一帮粗胚。”

    赵秀才心里暗骂,清咳一声看向墙上的告示,摇头晃脑地念道:

    “天序眷命,日月昭昭,蒙圣皇有德,悯黎民之多艰,兹有大明皇长子讳慈爝…………”

    赵秀才还没念完,就听一个大嗓门的人喊道:

    “啥玩意,整点人话呗,咋一句听不懂呢?”这明显是个辽东大兄弟。

    “兄弟说的在理,赵秀才给翻译翻译呗。”

    闻听众人大声的议论,赵秀才顿感自尊心受到了沉重打击,顿时勃然大怒:

    “粗鄙,汝等刁民,难道感受不到惶惶天恩吗,大庭广众之下,竟敢出此污言秽语。”

    不少人被赵秀才义正言辞的训斥给唬住了,都呆呆的看着如同炸毛公鸡般的赵秀才。

    倒是那辽东大兄弟很是不屑:“咋滴啊,想打架啊,你在那叨逼叨叨逼叨半天,没有一句人话,还不让说是咋滴?”

    赵秀才被他喷的面红耳赤,嘴里“你你你”半天说不出话来。

    最终赵秀才狠狠地剜了辽东大兄弟一眼,继续念了起来,这回倒是没有照着念,而是用方言在尽量翻译。

    他有些发虚,那沙包大的拳头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告示大体的意思是,大明皇长子朱慈爝体恤百姓生活艰难,要招募大量人员开办水泥厂。

    工钱三两银子一个月,供两顿干饭,有意者可前往城南校场报名。

    众人听懂了,纷纷议论起来。

    “三两银子一个月,还供两顿饭?”

    “真的假的?有这好事?”

    “我要去,我要去。”

    “我也要去。”

    “刘瘸子,你就别去凑热闹了吧,人家能要你?”

    “我跟你们讲,别看我腿瘸,那耕地的牛都没我耐力好。”

    “这说的是一回事吗?”

    “道理不都是相通的嘛。”

    “切……看把你牛的。”

    有人又问:“赵秀才,上面说没说有啥子要求没有?”

    “不知道。”赵秀才一甩袖袍,也不理会众人,气呼呼地分开人群走了。

    “唉,这小瘪犊子,你别走。”

    大家都围在告示下指指点点,不愿散去。

    朱慈爝走出去好远,才感觉有些不对,一转头,才发现人群没有跟上来。

    正准备吩咐人去询问一下,就感觉毛茸茸的一坨东西撞在自己胸口上,还听到脆生生的一声。

    “哎哟,疼死了。”

    朱慈爝低头一看,才发现是跟在她身后的稚奴撞在他怀里,右手揉着脑门,小脸拧在一起哼哼唧唧的。

    看她那蠢萌蠢萌的样子,朱慈爝不自觉地伸手捏了捏稚奴那肉嘟嘟的脸蛋,还用力的拧了拧。

    然后,他就怔住了,朱慈爝表示,他真是无心的,手怎么就自己伸出去了呢。

    稚奴也是突然怔住,错愕的看着朱慈爝,双手无处安放,脸噌的就红了,其它几个丫头则是一副见鬼了的表情。

    如今这个时代,男女大防极为严苛,有些女子哪怕只是被男人看到双脚,都有可能投河自尽。

    朱慈爝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完全震碎了她们的三观。

    朱慈爝赶紧收回手,咳嗽一声试图掩盖尴尬:“又是你这家伙,是不是连明天的早饭也不想吃了?”

    “田七,跟我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是。”

    朱慈爝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带着田七走了,留下十个丫头在风中凌乱。

    等田七查探回来,朱慈爝了解了事情始末,朱慈爝又是老脸一红。

    “妈的,忘记这个时代的识字率极低了,应该交代宋义请几个老童生在旁边讲解的。”

    “宋义这家伙也真是的,老子没说不会自己脑补吗,真是蠢笨如猪。”

    他自己都忘了当初把宋义放在那个位置,不就是看中他诚实本分嘛,呆是呆了点,关键是听话,还肯干。

    这时,有人发现了朱慈爝两人。

    “大家快看,那不是大皇子吗?”

    “对呀,不如当面问问他本人吧。”

    “就是,就是。”

    一抬头,朱慈爝就看见乌泱泱的一群人向他跑来。

    尤其当先一条大汉,数九隆冬的居然光着膀子,一双大长腿健步如飞,面目狰狞,一副欲求不满的样子。

    朱慈爝见此,脸都绿了,只想转身就跑。

    “殿下快走,卑下来断后。”田七适时地站到了朱慈爝身前,大义凛然地道。

    “关键时候还是老田你比较靠谱。”

    “等等,本王为什么要跑?本王今天出来不就是为了体察民情的吗,你个憨货,老子差点被你带沟里。”

    朱慈爝抬手就是一个手刀,田七也不躲,就摸着后脖子在那嘿嘿傻笑。

    二十个白虎卫已经挡在了朱慈爝身前,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十个小丫头也没有怯懦,都乖巧的站到了朱慈爝身旁。

    朱慈爝很是欣慰,真是一群好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