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日月不死,大明不止 » 第二十一章:青龙

第二十一章:青龙

    万历年间,广东人陈益从安南土人手中冒死带回红薯,后来,又有福建商人陈振龙,在吕宋从弗朗机人手中悄悄带回红薯藤培育。

    陈振龙死后,其子陈经伦继承父亲遗志,继续培育红薯,到如今已经普及到了两广,南直隶,西南地区。

    所以,这红薯不该叫红薯,应该叫陈薯才对。

    就是这一代代陈家人秉承着愚公移山般的精神,锲而不舍地改进了种植之法,才活人无数,才造就了后世所谓的康乾盛世。

    目前红薯洋芋,主要在三司交界地区种植。

    如云南都司的曲靖府,寻甸府,广南府,贵州都司的兴义府,普安府,四川都司的东川府,乌撒府。

    这些地方处在云贵高原腹地,气候,土壤非常适合这两种作物,玉米也有种植,只是还没有大范围传播,玉米在西南叫包谷。

    所以,康麻子吹嘘因为他引进了红薯土豆,造福了亿万百姓。

    因为他的改土归流,解决的西南问题,纯属无稽之谈,他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改土归流永乐朝就在做了,当时铜仁,思州,思南地区田氏土司作乱,后来平定了,用的就是改土归流,取消土官改任流官,思州田氏覆灭。

    播州杨氏万历三大征覆灭。

    水东宋氏天启朝覆灭。

    这些地方现在都改土归流了,西南地区改土归流还是晚的,如湖广等地早就已经完成了。

    大明的史书是建奴人写的,建奴人的史书是他们自己写的。

    所以不要怀疑老有人说鞑清不出昏君,作为胜利者,历史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不信你细品,大明怎么说元朝的?暴元,元朝怎么说宋朝的?弱宋,唐朝怎么说隋朝的?直接把杨广描绘成了古之桀纣。

    当然,纣王是不是被姬发抹黑过就不得而知了,太过遥远。

    所以,这都是每个新朝无师自通的老手艺了,只是建奴更不要脸一点而已。

    康麻子大兴文字狱是干嘛,懂的都懂,那文字狱比之始皇帝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不及。

    乾隆六次微服私访下江南又干嘛,还是懂的都懂,要是你只知道大明湖畔有个夏雨荷,那就太肤浅了。

    炒面弄起来很简单,各营兵丁很快都吃上了饭。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骚乱之声:“警戒,警戒。”

    身处营帐之中的冯双礼也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他放下碗筷,撩起帐帘向门口的亲兵冯术问道:

    “何事如此喧哗?”

    冯术回答:“正要禀报大帅,前方十里,夜不收发现有小股人马在靠近,暂不清楚来意。”

    “嗯,让前军戒备,探明虚实。”

    “是。”

    片刻后,冯术领着一个黑衣黑甲的汉子来到营门外请示:

    “大帅,来人已经带到。”

    帐篷里,冯双礼吩咐道:“带进来。”

    艾承业,狄三品已经来了,分座两侧,都抬眼看着门口。

    帐帘掀开,冯术领着人进入,他戒备地站在那汉子身侧,虽然已经卸下了武器,但他也要防着对方暴起伤人。

    冯双礼观察来人,很年轻,二十来岁的年纪,体型中等,黑衣黑甲,胸口绣着一头半只巴掌大的青龙,这身装扮在冯双礼脑中完全没有印象。

    “你是何人?”

    开口的是艾承业,虽是有些越俎代庖,冯双礼也没太在意,这也是他要问的。

    那人躬身施了一礼:“大皇子麾下青龙卫总旗叶胜,见过庆阳王,见过延安王!”

    叶胜又面向狄三品问道:“不知这位大人是?”

    “哼,老夫狄三品!”

    狄三品心中恼怒,老夫都不认识,孤陋寡闻,老夫也是很出名的好不好。

    “哦,见过德安侯!”

    不等冯双礼发话,狄三品问道:“尔来此做甚?”

    语气带着严厉,刚才被无视,显然让他很是不高兴。

    “等等,你刚才的话再复述一遍。”冯双礼突然发话,他察觉到了不对。

    “卑下大皇子麾下青龙卫总旗叶胜。”

    “大皇子?青龙卫?”

    后知后觉的狄三品,艾承业也是反应过来,两人面面相觑,随后都一脸茫然地看向冯双礼。

    “你说的大皇子可是当今太子殿下?”

    艾承业见冯双礼还在思索,又抢先开口问道。

    太子他很熟悉,也没有听说过有这个番号的卫队啊。

    “锡吉,且听他说完。”冯双礼道。

    “是,叔父。”

    对于冯双礼,艾承业还是很敬重的,日后去往建昌,山长水远,他还要仰仗冯双礼照顾。

    叶胜不卑不亢地道:“卑下所说的大皇子,乃是当今永历皇帝长子朱慈爝殿下,并非太子。”

    “什么?”帐中端坐的三人都是满脸问号,大皇子,又不是太子,这是什么鬼?

    三人彼此用眼神询问着对方。

    “殿下,你听懂他说什么了吗?”

    “我没听懂,你呢?”

    “我也没听懂。”

    “叔父你听懂了吗?”

    “老夫上哪知道去。”

    叶胜也不知道对面三人心里这么多戏,反正他们不说话,他就那么直挺挺地站着。

    朱慈爝教过他,谈判之时,要点到为止,要让对方自己去发挥想象。

    想着想着,唉,对方就懂了,不要你以为,要对方认为你以为的以为。

    “你说清楚点,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是狄三品发话,自从被叶胜叫不出名字,他就仿佛心口被捅了一刀似的。

    怀疑是不是自己平时太低调了,他要积极表现,他要让世人知道,狄三品不止是个人名,还可以是个名人。

    艾承业狠狠瞪了狄三品一眼,心中暗恨,“又抢我台词,叔父都还没发话呢,要你多嘴。”

    “回德安侯,大皇子乃是陛下长子,十年前流落于民间……”

    叶胜不疾不徐地把朱慈爝的来历说了一遍,这些话术都是朱慈爝教的,因为需要解释的人太多,他们四卫人人都会背了,这是要考的。

    等叶胜介绍完,冯双礼拧眉思索片刻问艾承业:

    “锡吉,你与皇室接触得多,是否听过这些事?”

    艾承业杵着脑袋想了想:“好像是有吧。”

    他也不太确定,平时打打麻将,溜溜鸟,没事去街上调戏一下小娘子他不香吗,正经人谁关心那个呀。

    “到底有还是没有?”

    冯双礼有些不悦了,平时胡闹一点就算了,如今都是在逃难的路上了,这艾承业还是这么吊儿郎当的样子,他真是为老王爷感到不值。

    听冯双礼有责怪的意思,艾承业吓到了,赶紧打起精神思考,片刻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

    “有,有,有,我记得太子殿下跟我说过,他还有两位兄长,不过都已早薨了。”

    “你确定?”

    “确定。”

    狄三品看艾承业有些不着调的样子,心中满是不屑,却被他隐藏得很好,没有被发现,不屑的同时,又有些落寞。

    有些人啊,天生就拥有一切,他们的起点,却是无数人努力奋斗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这世道何谈公平,公平,不过是上位者哄骗底层人的把戏而已,苍天无眼,人生多艰呐。

    叶胜也不是光靠两张嘴皮就来见冯双礼他们。

    就见他从怀中拿出了一副卷轴,这是朱慈爝提早就给他准备好的。

    冯双礼等人的行踪也是朱慈爝事先交代的,没想到还真等到了,叶胜不得不佩服朱慈爝的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