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晚明穿越指南 » 第二十五章 自保罢了

第二十五章 自保罢了

    “孟翁,当初东虏兵临城下,你率领大军守城之时,那些炮弹,真的是误射吗?陛下如此聪慧睿智之人,难道就一点也猜不到?

    您堂堂兵部尚书,知兵知财,治理地方的能力又如此不凡,就算是被勋贵们攻击,难道不应该留在北直隶继续主持大局,收拾残破之地方吗?”

    就在另外四人还在绞尽脑汁思考,想方设法理解参悟周元瀚刚刚所说的那些话的时候,他随即又发出了质问,而且这次是对于那个让李邦华讳莫如深之人的质问。

    其实,这也是大明当前种种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崇祯皇帝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以他的能力,根本当不了一个救亡之主。

    一个从小被当成藩王培养的少年,即位时还不到十八岁,放在后世可能连高中还没读完,无可避免地缺少治理国家的经验,一方面太过容易信任大臣,另一方面又在具体计划推进的过程中,太过急躁,而且处罚不分轻重。

    如果说,计划的推进出现了意外,或者进度不及预期,应该要给具体执行的人,或者计划者一些惩罚的话,那崇祯很多时候就是直接罢官,或者杀人了。

    要知道,在此时的大明,各种痼疾积重难返,哪里有什么计划是可以按预期进行的啊!

    这种情况下,除了少数确实犯了死罪,不得不杀的大臣外,很多愿意出来做事,有能力的名臣,也都被崇祯或下令处死,或直接罢官。

    要知道,这其中的许多人,若是下放到地方,至少也是能保一方平安的。

    反观崇祯的头号敌人皇太极,代善就算犯了错,也不会乱杀,但如果是阿敏和莽古尔泰,那就不一样了。

    一个领导者,如果连什么时候该自己出来担责,让妄图扩大事态,争权夺利之人闭嘴,什么时候应该从轻发落下属,什么时候应该不动声色都不明白的话,那他在这个位置上,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周元瀚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前前后后说了那么多,李邦华其实已经听出来了,大明王朝的许多问题,或许根源都在此时正在紫禁城里的那个万岁爷身上。

    欧阳蒸和王岱其实也听出了周元瀚意有所指,但他们也知道有些事情,听不懂要比听得懂要好,这个时候,绝对不是逞能的时候,更不要以为只有自己听懂了。

    不过,就在三人以为周元瀚要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的时候,后者却忽然话锋一转,对着欧阳蒸和王岱道:

    “其实,在战场之外,大明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便是各地乡绅的欠税,若是能解决此问题,辽饷恐怕也无需继续加征了。西北民乱,更是会消停不少,朝廷也能有粮饷招降安置乱军。

    只不过,这天底下,寒门出身,家中没有良田产业,不世代欠税的官员又有多少呢?想要他们配合征税,恐怕比杀了他们还难!”

    此话一出,欧阳蒸和王岱都彻底不敢说话了,特别是欧阳蒸,他所在的家族十分庞大,欠税问题,各种占田问题,数不胜数。

    他倒是想要为朝廷办事,救国救民,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如果代价是自己家的产业和土地,那他恐怕就得犹豫一下,然后拒绝了。

    欧阳蒸可以为百姓办事,可以做一个保境安民的好官,但让他对自己家的钱下手,他是断然做不到的。

    至于王岱,他家中虽然也富余,但在湘潭算不上大富,不过家族的欠税问题依旧存在,他对此同样一清二楚。

    可问题是,所有乡绅都已经习惯性拖欠税款了,法不责众的情况下,再加上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影响,他王家为什么放着这个便宜不占呢?

    就算他愿意,家族中的其他人,也不可能愿意。

    李邦华很明显看出了这些问题,他虽然曾经位高权重,父子两个都是举人,但他自己却是十分清廉的,家中的田地不多。

    只不过,他自己清廉没有用,李家的其他人,他就管不着了。更不用说,除了他之外,李家还有其他当官的。

    于是乎,李邦华只能是出言打了个哈哈,把周元瀚这么犀利的讽刺翻了篇。

    而随着周元瀚说出自己的想法,李邦华,欧阳蒸,王岱等人,其实潜意识里都认同,至少心里还是有道坎,不愿意这接受这样的事实。

    其实,一开始包括李邦华在内,都以为周元瀚最多不过是有理有据的纸上谈兵,距离实际情况,还是差点意思的。甚至,欧阳蒸还一厢情愿得以为,那或许只是周元瀚蒙对的而已。

    如今,听完周元瀚的整体分析之后,李邦华,欧阳蒸,王岱等人不仅觉得周元瀚说的有理,也已经差不多相信了对方的话——大明确实是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

    当然,欧阳蒸和王岱,和李邦华这样做实事的人还是不同的,他们都要更乐观一些,总觉得事情一定是有办法解决的。

    尽管,在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发现自己什么都无法改变,甚至距离去当一个小小的县官,都困难重重。

    而三人此时也根本无心饮酒了,而是迫不及待地问起了周元瀚既然知道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到如此偏僻的九溪卫来。

    周元瀚这种时候,自然不能再透露出自己的真实目的,这三人现在可都是大明的忠臣,他随即苦笑道:

    “大丈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天下局势如此,又哪里是人力可以改变?我其实也不过是有幸接触到一些信息,才有了这些分析。

    既然已经知道了局势如此,挽天倾做不到,那想办法自保,同时也保一方平安,总还是可以的吧?”

    “周兄,你为何这么没有志气,大丈夫人生在世,岂能如此颓丧?”欧阳蒸闻言,好像闻着了味一样,当即出言表达了自己的不认同。

    他虽然在才学上比不了周元瀚,但在志气上,还是很有把握胜对方一次,特别是周元瀚还如此颓废,甚至可以说是自甘堕落。

    “志向当然可以有,但若是没有那个本事,所谓的有志气,不过是好高骛远罢了!”周元瀚摇了摇头道。

    他在这方面不想解释太多。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李邦华恐怕会记得他很久,到时候和杨嗣昌等人搭上关系,便不困难。

    “哈哈哈,孟翁,欧阳兄,王兄,你们远道而来,我也应该尽尽地主之谊,吃完饭之后,我带你们到九溪卫各处看看,这两年来,我也是在九溪卫这个穷乡僻壤做了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