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金末:从小兵开始崛起 » 第9章 湖畔初遇

第9章 湖畔初遇

    清晨,路边草丛上的露珠闪闪发光。

    李天秀一行自城西门出发,向着城外而去。

    他这次拜访恩师宋九嘉将李宝也带在身旁,他让李宝将手中军务暂时交给了副都头处理,只带着李宝及两个亲兵出门。

    李天秀认为老孙头已经定型,李宝却还小,这都是他天然的嫡系力量。

    他打算将李宝作为重要副手培养,平时让李宝多见见世面,使其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才干。

    一行四人步行六七里,来到城外西湖旁,李天秀示意几人稍作修息。

    许州小西湖源于东汉,东汉末年,曲环镇守许昌时筑城取土,形成低洼,导入水而成湖,是后世的著名景点。

    李天秀独自一人上前,立于岸边柳树下,晨风拂动柳枝,也吹动湖中的藕叶如绿浪一般律动,他不禁吟道:

    “岸痕添宿雨,草色际平田。夏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

    可惜一路而来,许多田地荒芜。

    偶然间遇到一些进城卖菜卖柴,抑或是田间劳作的农夫,都面带菜色。

    偶有对视者,也目光闪躲,皆主动绕道而行,显得不愿与人交流,一切都不复北宋文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天秀哥这诗,听着就很美,也不晓得是谁人所作。九嘉先生便居于此湖之畔?这里比我们家乡德安府更美啊。”李宝接话道。

    “我吟宛陵先生这首诗,美则美矣,却不单纯是因为感叹湖光水色之美而发声。

    我观此间乡民生活艰难,皆忙于生计,虽居于如画美景之中,却无暇欣赏,这一切是不是显得很讽刺呢?

    即便是此间生活有压迫、有不公,并不美好,甚至犹为辛苦,但中原之地在北方游牧民族眼中,却是丰饶富庶的代名词,总有人想着来劫掠一番。

    李宝,你说我真能改变这乱世,让治下的百姓生活变得更好吗?”李天秀问。

    “天秀哥,你最近不是常说,事在人为吗?我和老孙头跟着你现在就当了军官,还有饱饭吃,我相信哥你一定能保护一方安宁,也一定能让百姓生活变得更好。”

    李天秀心想:虽然事在人为,但国事、兵事其实都是人事,人心岂是那么好把控的呢,所以成功学其实是概率学。

    吾当时刻警醒自己,日后不能因为阶层的变化,就忘了初心,被这个世道所同化。

    那样即便我在此世再造一庞大帝国也毫无意义,那仅仅是换汤不换药,底层民众的生活得不到任何改善。

    不过李天秀没对李宝说这些,他只对其说道:

    “李宝啊,你不知道我心中的标准,若是我只求做到像其他英豪一样,让尽可能多的百姓在乱世中活命即可,倒还好说。

    可我想为治下打造一个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的环境,可以去追求尊严、理想、个性等等,这却很难,你倒不必为了讨我欢心顺着我的话说。”

    李天秀本欲继续行路,这时湖湾处隐约划出一叶轻舟,同时传来一女子清丽婉转的歌声: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声音不算太大,却吐字清晰,李天秀基本听清了这首小令的内容,是北宋王禹偁的《点绛唇》。

    李天秀称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随后,继续驻足欣赏起来,为了不被打扰,还特意吩咐其他人不要跟来,又独自往湖岸突出处走了一段距离。

    这时,小船离得稍近,隐约看到船上有两名女子,一立一坐,坐者划船,立船头者一袭青色罗纱,上杉下裙,衣袂飘飘、身姿绰约,恍如秋菊披霜,静若松生空谷。

    李天秀不由大声喊话:“姑娘是大自然之精灵乎!可否告知在下姑娘芳名住址?”

    船上二女仿佛受到了惊扰,似有一声惊忽,然后又窃窃私语,也不答话。

    只见坐着划船的女子头梳双髻,穿直领对襟紧身窄袖,袍长及膝,向着青罗纱裙女子发话道:

    “小姐,岸边有一年轻书生喊话,许是被你歌声迷住了,奴奴看这书生袍袖翩翩,模样亦俊俏得紧,你为何不理他呀?”

    “小竹又调皮了,你给我老实划船吧,我说往哪划就往哪划,哪有一上来就打听女子姓名住址的,一副登徒子作派,理他做甚。”青衣女子答道。

    “这可是小姐你说的,看奴奴戏耍那书生一回。”

    “小竹且慢……”青衣少女慢字还未出口,名叫小竹的女使便已开口喊话:“兀那书生,可是觉得我家小姐歌声动听,如林籁泉韵尔?”

    “正是如此,你家小姐歌声婉转动听,歌声一入耳便把吾给迷住了。”

    小竹心想,这话听着真肉麻啊,但还是鼓起勇气回答:

    “我家小姐姓宋,闺名不能透露,住址也不会告诉你。你不是夸我家小姐是精灵吗,精灵都住在山水之间,你到湖周围慢慢去寻吧。若是心诚,找上十天半月说不定就能找到。”

    说完名叫小竹的仕女便划动着小船向着湖中驶去。

    “二位姑娘且慢,吾乃李天秀,字颖宝,暂居许州城西,姑娘能否稍等片刻,吾还有话想说。”

    眼见着小船划远了,李天秀不禁婉惜:也不知是哪家大户人家小姐,古代这世俗规矩可真害人。穿越这么多天,我好不容易遇到一位优秀的女子,却连上门拜访的机会都问不到。只知道一姓氏,这要如何去寻,关键是我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啊。

    他只好大喊一声算是最后的倔强:“二位姑娘若不会水,游湖时定要注意安全,在湖中落了水他人可不好搭救!”

    “小竹你坏,怎能如此戏弄人家,他在湖边怎么可能找得到我们,我们闺阁女子平常都在家中,外人又如何可能得见。这人心思其实不坏,还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呢。”青衣女子在旁边念叨。

    “小姐,你后悔了!那要不要奴奴调转船头,去把住址告知那李书生?”

    “还是不要了,若有缘也许自会再见。”青衣女子说完便沉默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一会她又唱起一曲《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望着湖中小船渐渐远去,佳人的影子变得逐渐模糊,李天秀终于跺了跺脚,回身叫上李宝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