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金末:从小兵开始崛起 » 第18章 大数据找人

第18章 大数据找人

    姚渊问明李天秀意图,得知是有人故意散播流言蜚语,说不定还有后手。

    他思考之后,当即认真介绍起许州各级官员,权贵:

    粘葛仝周,又名晖,字子阳,策论进士。金紫光禄大夫,兼都元帅,权昌武军节度使,知昌武军行枢密院事。(正大八年元兵入河南,朝议以粘葛仝周不知兵事,起古里甲石伦代之。)

    苏椿,大名人,初守大名,归顺于大元,正大二年九月,自大名奔汴,诏置许州。上柱国,兼左副元帅,知昌武军防御使,签昌武军行枢密院经历官。

    武监军,柱国,兼右副元帅,知昌武军刺史,签昌武军行枢密院都事。

    何魏辈,昌武军行枢密院参议官,武监军偏裨。

    ……

    大概介绍了七八个重要人物,连路过暂居许州的官员都没有遗漏。

    李天秀听完相关介绍,觉得三位元帅位高权重,且苏椿、武监军为人正直,粘葛仝周更是自视清高,没必要搞这些小动作,何魏辈嫌疑不小,其余文官及所谓权贵不太够资格。

    这就是大数据找人的好处了,逐个排除,避免浪费不必要的精力。

    他问道:“可有遗漏?”

    姚渊见状陷入深思,姚枢不想父亲太伤神,也思考起来。

    最后姚枢突然一口提起:“父亲应该还忘了一人。”

    等二人都看向他,他说到:“完颜按春,此人是完颜赛不之子,正大中充护卫,坐与宗室女奸,杖一百收系。现居许州。”

    李天秀一听,随即一拍大腿,怎么没想起他来。

    按春之父完颜赛不为宗室,右丞相,正大六年春二月丙辰,行尚书省事于关中等路,治所位于长安京兆府,这算是大金重要权贵了。

    这算是条大鱼,而且完颜按春有勾引宗室女前科,按照其衙内作风,说不定对方就知道宋氏女,对宋韵儿有染指的想法。

    李天秀前世对宋亡于外总是耿耿于怀,对南宋联蒙灭金颇为诟病,还专门阅览过金史、宋史中有关各个阶段重要人物事件。

    不知是不是因为穿越的原因,他记忆力变得更好了,只要能看见或听说一些重要人物名字,就会想起前世所看书中与该人物有关的记载。

    他想起金史中一段记载:

    正大八年……俄大兵至(许州)城下,以凤翔府韩寿孙持檄招降,言三峰败状。石伦(古里甲石伦)、苏椿不诘问即斩之市中。既而武监军偏裨何魏辈开东门,内族按春开南门,夹谷太守开西门。大元军入城,擒苏椿,问以大名南奔之事,椿曰:“我本金朝人,无力故降,我归国得为大官,何谓反耶!”大将怒其不屈,即杀之。石伦投廨后井中,仝周(粘葛仝周)自缢州廨。

    李天秀直呼好家伙,三方配合,坑死三位主帅。这个完颜按春还有何魏辈要重点监视,两人必有勾连。

    “什么好家伙?”姚枢一脸懵。

    李天秀只是笑笑,他也不太好解释。

    随即起身拜别姚氏父子,回去思考对策了。

    孙武汇报:副指挥使姚斌今晚差人到府中报告,接昌武军行枢密院通知,明日苏椿会到忠孝军营视察,姚渊希望李天秀明天能待在营中。

    李天秀表示知道了,然后在彩珠,小福二人服侍下舒舒服服洗了个澡,然后反复思考对策。

    ……

    六月初五,又是军官开会日,李天秀与李宝,老孙头一早便来到了军营。

    他吩咐开会延迟到明天,今天认真操练,准备迎接主官苏椿检查。

    李天秀搞不清楚苏椿来意,就按常规检查来办,只做了迎检准备,但也不隆重,没搞任何形式主义。

    他特地叫来第三都都头王忠,让其在老兵油子当中挑选机灵之人十余人,穿便衣去监视完颜按春,何魏辈二人府上,要求发现风吹草动务必来报。

    又吩咐黄安全今天把聘礼送到姚府,以便姚渊操办。

    待辰时全营开始操练时,元帅苏椿一行也来到了忠孝军营地。

    视察一番之后,虽然一眼看出李天秀手下几个谋克都只有一百人,不是常规一百五十人,但他没去问。

    他对李天秀的练兵方法起了兴趣,问道:

    “李万户,吾观士卒队列齐整,号令严明,汝练兵有方尔。只是不知为何汝手下各谋克内部都是混合兵种?”

    李天秀当然不会告诉苏椿,这支部队当种子来训练的,为的就是走精兵路线,混合兵种配置,本就符合军队发展趋势。

    以后扩军,各都头也有指挥各兵种配合作战的基础,而不是只会带单一兵种。

    不过这种配置确实很依赖将校士卒整体素质,还很吃资源和装备,所以可见一只多功能部队建设有多难。

    李天秀只对苏椿解释:“禀苏元帅,各谋克混兵作战虽然管理复杂,但自己居中统筹协调好就行了,若各谋克只懂带领单一兵种,经验不足,相互配合还容易出问题。”

    看了一会,李天秀适时提出:“苏元帅请到营房一坐,喝口热茶。”然后他指了指路。

    苏椿点了点头,走在前面,李天秀落后一个身位,两方一起往办公区域走去。

    看着李天秀亲兵亲自从一壶茶中倒了两碗,李天秀先喝了一口,苏椿也放心地拿起茶碗喝了起来。

    他这才表明来意:“录事判官姚渊发出的请柬吾已收到,知晓汝初八大婚,吾贺礼已带来了,汝收好。初八的婚宴吾有事来不了,喜酒就不喝了。”

    顿了一下,他似乎在想事情,李天秀察言观色,也识趣没有开口。

    随即他又开口问道:“天秀可知,伯夷、叔齐何如人?”

    李天秀思索一番,答道:“孔子称夷、齐求仁得仁。”

    苏椿又问:“汝辈学古,惟前言是信。夷、齐轻去其亲,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仁者固如是乎?”

    李天秀回答:“不然,古之贤者行其义也,行其道也。伯夷思成其父之志以去其国,叔齐不苟从父之志亦去其国。武王伐纣,夷、齐叩马而谏。纣死,殷为周,夷、齐不食周粟,遂饿而死。正君臣之分,为天下后世虑至远也,非仁人而能若是乎!”

    苏椿对李天秀的答案颇为满意,随即赞叹:“颖宝果有建安风骨。”

    李天秀心想,今年五月蒙古大军已攻入河中(陕西)等路,明年九月会攻取凤翔,再借道南宋一路向东,这波千里绕后,许州比汴京先沦陷,许州会先直面危险。

    他问苏椿:“苏元帅,卑职有一问题请教,不知元帅认为,蒙古大军会何时进攻河南等路,若来攻最有可能会走哪些路线?”

    苏椿答曰:“根据各路消息,今年蒙古已经攻入河中。若蒙古大军要进一步攻掠,最有可能是明年,三路齐进。中路,东路需渡黄河,我朝沿河布置有大军阻挡,汴京以北有卫州作为屏障,且蒙古大军渡河后粮草运输困难,黄河防线当无碍。故蒙古最有可能从西面河中府攻入河南。”

    李天秀感叹,专业的就是不同,苏椿的猜测无限接近历史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