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探案山海经:神隐谜局 » 第二十章 入赤野穷山闻婴啼

第二十章 入赤野穷山闻婴啼

    因为帝江的拒绝,东山先生自知不能硬来,只得对孟子邻说:

    “既然如此,那我们只好安步当车,前往凶犁。”三人这才向凶犁之丘走来。

    帝江游于半空,穿梭于古木荒野之间;东山先生如履平地,对脚下的荆棘乱石视若无睹。

    孟子邻可就惨了,一路上磕磕绊绊、走走停停,前脚刚迈出,被树枝挂了衣袖,后脚跟上来,又被蔓草缠了双脚,融气之术对此也无济于事,因为它能将自己隐形,而不能虚化。

    其实,孟子邻只是学了融气之术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化无”和“生有”,只能在隐形和现形之间来回切换。

    它还有后半部分,是虚实之间的转化,是为“归虚”和“还实”。当年兔神并未传授,孟子邻自然无从得知。

    才走到穷山,就已经疲惫之态尽显。

    孟子邻绝望地望着师父飘然轻盈的背影,心里难免有些小情绪,把怨恨全都怪罪到不肯载他的帝江身上。

    实际上,帝江并非不想帮忙,而是和东山先生唱了一台双簧,希望通过极限承压的方式,激发出孟子邻的灵力,用一句稍微矫情的话安慰孟子邻说,就是:

    荒界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孟子邻自然无心也无暇想到这些,眼前现实的障碍就足以让他难以招架,心里只是一味地埋怨帝江的冷漠和东山先生的不近人情。

    就在他边走边发牢骚的时候,稍一走神,突然间前脚踏空,摔倒在地。

    孟子邻被摔了个人间清醒。

    将要起身时,忽然听到有细微的哭声从他身下传来,把他吓出一身冷汗,僵在地上,不敢轻举妄动,好像只要他不懂,就不会有什么能发现他在那里。

    笨拙姿势伴着婴儿的哭声,伏在那里的孟子邻显得格外怪异。

    趴在地上的孟子邻在原地一动不动,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发现除了哭声,并无其他异常。

    孟子邻这才使出最后的力气缓缓起身,正要准备呼叫已经远去的东山先生,抬头却发现师父正站在他的面前。

    孟子邻慌慌张张爬起来,就着晦暗的天色,目光循着哭声在乱草间搜寻:

    原来是一条鱼?!荒草丛中露出一条鱼尾巴,在地上来回拍打着。

    这山野方圆十里,既无河流,亦无湖泽,怎么会出现一条鲜活的鱼呢?

    孟子邻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定睛一看:

    这鱼长约六寸,鲤鱼模样,伤痕累累,鳞片已经大半脱落,布满了已经凝固的血渍,僵卧在潮湿的泥坑里,微微喘息吐濡,发出游丝般的婴儿哭啼声,已是奄奄一息。

    孟子邻暗想,虽然深入荒界之后整个人就会处于不饥不渴的状态,但是在这里尝一尝当地的风味特产,也算是不虚此行。

    于是,正准备要将其拎起来,准备用帝江这个“烧炭炉子”煨烤一番,打打牙祭。

    东山先生站在一旁,辨认仔细后,脸色突然严肃起来,正色道:“慢着!”厉声大喝,将孟子邻惊得双腿一抖,差点没有站稳。

    等退过来之后,东山先生蹲坐下来,目光在这鱼身上反复游走,暗中思忖着:“此前巡遍荒界一无所获,如今竟有这般巧遇?若果真如此,那真是天助我等。”

    原来,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鲤鱼。

    孟子邻虽然对碑林记载熟记于心,但一时间让认出眼前的这条鱼,也的确是强人所难。毕竟,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过是一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鲤鱼,只是声音让人觉得惊悚。

    “此乃女丑生前坐骑,龙鲤,”东山先生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全然不顾旁边孟子邻的惊诧,转身道,“帝江!”

    帝江会意,游到龙鲤正上方,慢慢下降,直至将其覆住,吸入体内。

    孟子邻看到,帝江红润的身体开始隐隐透着光亮,躺在腹中的龙鲤,身上的伤口缓缓愈合,剥落的鳞片也渐渐复原。

    不一会儿功夫,龙鲤已然苏醒起身,浮游在帝江圆滚滚的肚子里,这情景就像是在鱼缸里游弋。

    孟子邻干咽了一下口水——到嘴的鱼,飞了。

    “它是真的能飞,”东山先生好像读出了孟子邻的心里所想,“女丑生前,便是乘龙鲤以行九野。”

    龙鲤的出现,对于女丑尸案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转机。作为死者生前的密接人,它提供的线索无疑会加快整个案情的推进。

    正说话间,龙鲤已经在帝江腹中自在游动。翻身摆尾,缓浮飞潜,如涸鲋得水一般,不亦乐乎。

    “帝江可是一个烧炭炉子,小心自己被变成烤鱼。”孟子邻对烤鱼的执念依然没有放下。

    话音刚落,帝江果然怒火冲顶,差一点真的把龙鲤变成烤鱼。

    “不得造次!”东山先生喝住孟子邻,转身对在帝江腹中的龙鲤说,“出来吧。”

    一记鱼跃龙门,这龙鲤从腹中跳出,和帝江一起浮在空中。孟子邻看得出神,原来鱼还真的能违反自然规律,离开水照样可以存活。

    这时,东山先生开口对龙鲤道:

    “鄙人天枢按察司东山道人,人称东山先生,行至此处,幸遇足下。”

    身处蛮荒之地,操此斯文之词,让孟子邻顿时觉得有一种荒谬感。

    然而,更荒谬的是,这条在空中游动的鱼说话了:“多谢先生和两位……好心……人?……呃……出手相救,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如果闭上眼睛听这话,难免不会想起佳人落难被侠士救下后的情景。

    孟子邻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脑补着各种情节:如果说“以身相许”,是拿来烤了吃呢,还是清蒸呢?或者干脆做一道糖醋鲤鱼。

    想得很美好,以至于孟子邻需要用假装出神的表情封住自己此时的心情,生怕这些想法从脸上泄露了去。

    细究起来,龙鲤这短短一句话谢了三个人不说,还有两个地方得罪了最该感谢的帝江。

    龙鲤说的“出手相救”让没有手脚的他十分敏感,而且还在说“好心人”的时候顿了一下,这是想说帝江是一个好心的“东西”?——

    这个词在人间给地将带来过二次伤害,没想到来到荒界又差一点被伤口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