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探案山海经:神隐谜局 » 第二十一章 示真身同行携龙鲤

第二十一章 示真身同行携龙鲤

    帝江虽然感觉到了来自人间的二次伤害,但毕竟此时没有五官,无从抗议,只得暗自生闷气。

    跌了一跤的孟子邻把龙里对三个人的感谢照单全收,摆手直说“客气,客气……”。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东山先生拱手回谢,话锋一转,“只是……”

    “但说无妨。”

    “鄙人受天帝之命,携劣徒查访女丑尸案,此去将往凶犁之丘,或有诸多疑团待解,听闻足下曾是女丑坐骑,故而……斗胆垂问,能否同行一程?”

    龙鲤听到东山先生一行是调查女丑的死因,眼睛里顿时噙满泪水——

    果然造成“鱼没有眼泪”这种冷知识的原因,是因为它生活在水里——就像有好多话要说但又无从开口的样子,重重点头,丝毫没有迟疑地应了下来。

    东山先生顺势提到,因为孟子邻的凡胎肉体,导致他们前往凶犁之丘寸步难行,希望龙鲤能负载一程,以免节外生枝。这时,龙鲤大睁着鱼眼,惊恐道:“人?”

    孟子邻点头说“是”。

    “人是吃鱼的。”

    “猫也吃鱼。”

    “那是因为人给猫吃鱼。”

    孟子邻被怼得哑口无言,无从辩驳。就在刚才,孟子邻还想着用帝江这个炉子把它做成烤鱼来着。

    “龙姑娘切莫惊慌,劣徒来自人界,断不会茹毛饮血,更不会对姑娘有丝毫威胁。”东山先生急忙解围。

    龙鲤瞥了一眼帝江,弱弱地问:“你不吃鱼吧?”帝江无从回答,左右摇晃了两下。

    确定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之后,龙鲤纵身飞起,在昏暗的天空中回旋翻覆两圈,身段变得妖娆起来。

    等出现在东山先生他们面前的时候,已经完全换了模样,把孟子邻惊了个双腿瘫软,连东山先生都瞳孔放大一般,神采奕奕地盯着眼前的这只……

    龙鲤在空中翻覆过后,现出神仪之态,只见她:

    龙首鱼身,体长丈余;颈戴金质璎珞,身披银色鳞甲;双目澄明如秋水,丽尾轻灵如纱裙;浮于空中,在寒光中熠熠生辉,于山野间楚楚动人。

    看起来,大有羽化飞升的水月镜像之感。

    孟子邻目不转睛地盯着,虽然不是人形,但是这龙鱼却也和美人鱼也不相上下,一时间竟忘了正事。龙鲤将鱼尾绕至身侧,上下摆动,示意孟子邻援尾而上。

    龙鲤的出现,让东山先生和帝江二人的双簧戛然而止。

    帝江舒展四翼,毫无顾忌地放飞自我,东山先生则行罡布气,御风而行。

    唯独骑在龙鲤身上的孟子邻,骑在龙鲤身上揽颈伏背、如坐针毡,因为下体竟隐隐有了冲动。

    双手不知所措的他,大气也不敢出,尽量保持身体僵住不动,这才稍稍平复。

    东山先生一行穿梭在云层之中,追风掣电一般,或避开疾雷迅电陡然而转,或冲出浓稠的黑云蹑景追飞。

    御风而行的东山先生摸了摸袖中的《噬灵乾坤全舆卷》,东山先生总算是稍微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

    自进入荒界以来,他最大的担忧就是在赤野遇到异灵。

    孟子邻早已把恐惧抛到九霄云外,僵直的身体渐渐舒展开来,甚至已经胆大到伸出一只手划拉擦肩而过的黑云。

    俯瞰下去,山如兽脊,隐没在烟岚雾霭之中;泽若彩玉,散落于荒野河流之间……这般奇谲异景,让孟子邻顿生万物静默如谜的感慨。

    行至半日,已近凶犁,恰逢日出。

    三人放慢行速,身边油腻腻的黑云逐渐散开。东山先生认出这次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合虚山,暗自记下。

    只见巨大浑圆的日轮嵌在浅浅的光晕之中,在山海之间缓缓升起,崖石的轮廓如同镶了金边。

    明与暗的对比,光与影的交织,山与海的隐现,在日出的霞光万道中竟然都显得格外默默无闻。

    孟子邻被这样的情景震慑,双手紧紧地抓着龙鲤脖子的璎珞,呆呆地只是看着。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迅疾而过,闪进云层,不知所踪。

    孟子邻心里一惊,以为是自己刚才神情恍惚产生了错觉,于是转头看了看东山先生,而东山先生显然捕捉到了刚才瞬间发生的异样,双眉骤然紧锁,表情凝重起来。

    此时,太阳已经挣脱山岚海雾,进入日复一日的轨迹。

    东山先生回过神,一种不祥的预感袭入脑海。

    在云端,东山先生辨识到凶犁之丘所在的方位,心里已然是冷了半截:

    按照方位,他所见之处就是凶犁之丘,但是已经完全变了样子,成了一个光秃秃、黑黢黢的山头。

    东山先生知道大事不妙,敏捷地乘风俯冲而下,帝江和龙鲤也紧随其后,三人陆续稳稳落地。映入眼前的凶犁之丘,果然不是东山先生曾经来过时的那般情景。

    凶犁之丘虽然名丘,其实大小和山相仿,只是这丘没有一块顽石,全是青垩,上覆草木,竟也形成了有峰有峦、有崖有巅的模样。

    虽然这里地处极寒之地,方圆百里,冰封雪藏,但唯独凶犁之丘草丰木盛,郁郁葱葱。

    偶有野蜂鸣虫、雀鸟飞禽在此营巢,久而久之,倚草附木竟也通了灵性,偶与应龙嬉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在东山先生一行面前的这个凶犁之丘,放眼仰望,整座山已被付之一炬。荒烟野蔓、草木皆枯,余烬未熄、一片萧索。

    参天古木拔根横卧,鸦雀虫蝶尸体累累;青垩成了焦土,沃野成了荒山。

    整座山丘到处弥漫着肃杀之气,寂静得都能听到他们彼此的喘息。

    东山先生回忆起刚才在云端观日时一闪而过的黑影,自知迟了一步,料想到他们不知何时就已经被盯上,却丝毫没有察觉。

    想到这里,虽然还不至于让东山先生细思极恐,但多少还是不寒而栗——看来比接案时预计的还要棘手。

    眼前的境况,已经容不得东山先生梳理整个案情,为今之计,先要找到应龙——活要见龙,死要见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