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在秦时,唯一传人 » 第13章 安顿流民

第13章 安顿流民

    东郡。

    秦国名将蒙骜攻占魏国二十城,初置东郡。

    翌年,秦国攻陷卫国,立濮阳为东郡郡治。

    如今,冬日渐临。

    秦军铁骑因天气暂停了攻伐的脚步。

    但,明年势必会继续攻打作战计划中的卫国。

    而被秦军包围,孤城奋战的卫国,落败是必然的。

    可谷翊知道,卫国和秦国之间还是发生了一场战斗。

    在此之前。

    赵、魏、韩、楚、燕发起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伐秦的战争。

    自秦王政继位,吕不韦掌权,秦国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来,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

    黄河以北,全部占领韩国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

    这儿。

    不得不提及秦国刚刚建立不久的东郡。

    其无异于在六国中心打下了一根钉子。

    将燕、赵和魏、楚分隔开,这样一来,直接将还有实力阻挡秦国东进的赵国和楚国阻挡起来,各国就只能孤立作战,最终只能被秦国一一灭掉。

    且秦国还能籍此大幅东进,直接将手脚伸到了远在东方的齐国附近。

    东郡的设立,标志着秦国的领土正式与齐国接壤。

    在此之前的数百年里,秦国和齐国都是处在九州最东方和最西方,两国一直也甚少接触。

    更不要说是战争,齐秦更是曾互称对方为帝,因此在那个各诸侯国都处在秦国铁骑的阴影下时,齐国人仍然在东方过的逍遥自在。

    东郡设立之后,齐国也就更不敢轻易地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出兵援助他国,对齐国造成了相当大的威慑作用。

    如此一来,东郡就让韩、赵、魏三国直接成为了秦国嘴边随时能吃掉的一块肉,自此只能任秦国宰割了。

    不难看出,东郡对于秦国的统一,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地方。

    深知自身处境的中原各国,为了打破不利的局面,以图生存。

    于秦王政六年,也就是明年,再一次组成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

    秦新占疆域庞大,兵力分散,人心尚未稳定。

    联军进攻开始还很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直至距秦都城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

    当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时,联军却不支败退。

    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由此失败。

    而关于最后一次五国合纵的五国究竟是哪五个国家,谷翊记忆中有两种说法。

    两种说辞中,都有赵、魏、韩、楚四国。

    唯独最后一个国家,是燕是卫,存有争论。

    若说是燕国,燕国近些年来,在秦赵两国发生战争或是赵国与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大战的紧要关头,时长背刺赵国。

    按照燕国近些年来所表现出的德行,参加五国合纵,怎么听都像个笑话。

    若说是卫国,谷翊还是比较支持这种说法的。

    卫国国小兵寡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参加各大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点滥竽充数的意思。

    可将近亡国关头的卫国,拼尽全力参与合纵,不求开疆拓土,只求国家存亡,特别能说的过去。

    但是,五国合纵还是失败了,卫国,最后的生存希望,也由此破灭。

    卫国朝堂的重臣,兴许还对其他诸侯国伸援手报以希望。

    但传闻中乃是鬼谷传人的卫国大将军,主角他娘的爷爷,公孙羽,一定不会抱这种妄想。

    其凭一己之力,守护卫国仅有的孤城濮阳在这乱世中生存数十年的履历,就是上佳的佐证。

    国家危亡之际,大将军迟早会征发兵卒徭役。

    这种事,谷翊无法阻止,也不能阻止。

    可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坐等卫国即将到来的亡国战事结束吧。

    ……

    泮源村,村头。

    谷翊远远就看见数十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女老幼,在村口徘徊不定。

    近三年来,泮源村过半人家翻修了家中住宅。

    隔谁一看,都知道这个村庄的人,大多是这个年景中,家境较为优渥的一批。

    有流民在此驻足,不足为奇。

    “里正。”

    “先生。”

    “……”

    谷翊领着鹦歌穿过流民队伍进入村口,驻足在村口的百姓纷纷出声。

    惹得村外流民忐忑不已,决定他们命运的人来了,可……这么小的里正……出门还带个女孩子,怕不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子嗣吧?

    能把他们的命当成人命吗?

    一连串的不安之疑浮上流民心头。

    谷翊目光划过自己跟来的鹦歌,问道:“给他们说了吗?”

    “说过了,但他们都还下定决心。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没有粮食吃了。”许河叹道,靠老天爷吃了快三十年的饭,谁还没挨过饿呢。

    “我之前让你们留下的那一成香皂的税款呢?”谷翊问道。

    许河回道:“在大伯家。”

    其口中大伯,即许理。

    “嗯。”谷翊迟疑道:“村里有没有盖房子的?”

    “有。”从城里刚回来的许理凑过来,听见这么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还是说出了实情,有香皂这么赚钱的手艺,泮源村,哪家还没个几百钱。

    手里有钱了,日后还有大把大把的钱币入手,现在又是农闲时节,房屋老旧的家户,大多都想着趁此时机,翻修家中房屋。

    “拿粮食雇他们干活,怎么样?”谷翊问道。

    许理当即反驳,看见谷翊的目光一直在流民身上游走,迟迟联想到了谷翊所担心的徭役,话语随之戛然而止,“这……村里盖房子,大家都是你帮我、我帮你……”

    “另外,用留下的税款,买粮,以粮食替工钱,雇这些流民清淤改水,兴修水利,把我们的人手抽出来,掉头开荒。”谷翊转头给十个什长命令道。

    “先生,买什么粮?买多少?”许河没明白大伯和先生在打什么哑迷,只能将其留存心底。

    “粮食会有人送上门来。”谷翊瞅着慢步走过流民队伍的朱家,给泮源村其他三个隶属于自己的下属命令道:

    “一个里卒购粮、发粮,另一个指导流民兴修水利,里监门把想要落户的流民,领到我家附近,分划丈量居住区域。”

    “再给每家想要定居的人家,分量二十亩不占道路、已耕耘土地等地的荒郊野地,允其自行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