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王朝 » 第二十九章 文运

第二十九章 文运

    “皇帝的安排如能成事,当是功在千秋之大事业。不过皇帝可知此时你抱有期望的国子监,已经大不如前了,更别说培养一批水利之才了。”太皇太后先是心中一阵激动,但还没说完一句话,又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那么好的国子监制度为什么大不如前了呢?

    难道朝廷衮衮诸公皆是无能之辈?难道放眼朝廷就找不到一个有远见的大臣?难道传说中的文官集团就那么厉害?

    朱祁镇也就是为了处理国子监,这个可以说是大明皇帝手中的第二重宝,才推出北方水利建设这个大战略的,可想而知他已经等太皇太后真正能把目光转移到国子监之事上做了多少准备。

    朱祁镇故作自信的说道:“奶奶这对于此时的朝廷来说不是问题,本来国子监就是朝廷提拔实干人才的地方,既然知道问题在哪,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远吗?”

    朱祁镇又故作有所得的样子,有些高兴的说道:“而且奶奶,不知你发现没有,现在的官员办事能力真的是一届不如一届了,曾经太祖开科举曾言‘求务求效、毋事虚文’。不过现在看来他老人家的看法不错,科举生现在大多还是在是虚文啊!而且此时科考方面有困扰朝廷的南北榜问题,但只要换个角度看,此时大力发展国子监这不就是正好吗!”

    朱祁镇激动的一拍手,对于给理学为主的科举,以他现在的小身板,可挡不住天下汹汹的妄改祖制的物议,但只要能科举使使绊子、掺沙子他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做。

    作为一个圣明无比的裁判,他的决定都是为了天下万民,如果官员受到伤害,那一定是有小人蒙蔽了圣聪。

    人一开心,思路都清了不少,朱祁镇装作沉痛的说道:“南方因文风盛行,读书求学都很是方便,而北方如果算上唐末乱起,已经算得上六百年未受文风熏陶了,胡人窃据北地久矣!”

    “北方文脉断绝,就像在国初北方连几个像样的读书人都找不出,整个北方更是大多数地方都不再重视文教,也就等到太祖分配数千国子监生到北方教学,北方文脉始续,但就算这样我敢断定没有百年沉淀北方丝毫也追不上南方的,且承平百年南方文风愈来愈盛,北方文人将会永无出头之日。”

    朱祁镇现在真有些沉痛了,其实他说的就是历史的事实,就算真在百年后起势的代表北方的山西帮,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就知道,还不如没有这个代表更好。皇商啊!

    但转念一想如果大明不定都北方,让南方一直输血,或许连这样的食腐者都不会产生了,华夏可能无可抵挡的彻底衰落,想想都觉得悲哀。

    大明的悲哀就是,大明做到了挽救华夏的颓势的历史使命,但按照历史的趋势,本该用大明的衰亡换来华夏民族自省自觉的希望,却被窃取压制,最终致使第二个五胡乱华的出现。

    太皇太后有些疑惑,突然变得一脸沉痛之色的朱祁镇,不是在说国子监吗,怎么就突然又转换话题了,还把自己说的如此悲痛,这小孩子定性就是差。

    没有看穿历史的眼光是不会理解身为大明皇帝,又接受过后世真正思想洗礼的朱祁镇的悲伤的。

    虽然心中疑惑朱祁镇情绪的转变,但太皇太后还是更重视朱祁镇提出的论断,“皇帝所言和以断定?”

    “奶奶这个很简单,奶奶你说现在为什么朝堂上会有满朝半江西的局面。”朱祁镇很快就收拾了心情,不再想那无意义之事,他将改变这一切,转而调皮的笑笑。

    太皇太后看着那欠抽的笑,想了一下,就有些沉默了,这触及她认识的盲点了,因为她知道皇帝这么问,肯定不是要她指责朝堂高位的江西籍官员。她虽非像普通村妇那样无知,但终究所读的书也不算全,虽有秉政,但更多时候还是做萧规曹随之事。

    “那皇帝能告诉哀家是什么原因吗?”太皇太后显然不是个迂腐的,而且反正又没人看到她向自己孙子求教。

    朱祁镇没有再调皮,反而有些严肃的说道:“不久前我调查了大明国初的土地户口财税的统计,发现在大明立国之初,江西是最快恢复最好的恢复生产和税收的,而那时的江西还处于朝廷南来北往的中心之地,而彼时江北之地还是一片残破,哪怕是江南之地也因为战争的缘故,还在恢复元气。”

    这是大明儒家写史书的弊端,国家真正的命脉,也不知他们是无知,还是故作不知,反正关于人口财税土地方面的记载很是简略,导致人读史书的时候很容易一下就略过了,只记自己懂的和想记的,这个朱祁镇想想都气。

    不过他时间还长,于是朱祁镇拿起桌上小点心吃上一口,甜食使人心情愉悦。

    然后继续说道:“财货充足,环境又相对安定,民众能够吃饱饭,读书游学的人就多了,在这样的优势下,最终形成了现在朝廷满朝半江西的情况。”

    朱祁镇用尽量简练的言语使太皇太后明白是这么一回事。

    “就这样也不能说明以后北方读书人一定比不上南方人吧,况且此时天下都已经安定许久了,毕竟以后只要大明不迁回南京的话,北方应该可以很快起势吧!”太皇太后也有些不确定,从前也没人在她面前说这方面的事。

    她也只关心怎么维持住局势,天下之事需要她来决断的几乎是处理不尽,她平时也没时间去想那么长远的事情,能维持眼前不出问题就得感谢祖先护佑了。

    朱祁镇有些无奈的说道:“奶奶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您想想,此时大明真正的中心之地又在何地。而北方又在几百年的动乱中保存了多少书籍,乃至此时有多少读书人。可整个江南地区虽也历经各种动乱,但作为各种文化书籍保存最多的地方,虽然在开国之初也是屡次历经战乱,但有太祖爷三十多年的建设,又有南方尚文的文风加持。”

    “而自太宗靖难之后,江南之地又升平三十载,这样已经足够文物昌盛的江南培养一大批读书人了,而这批读书人如果入朝为官,也是可以至少为官三十年,且稳定的江南,不止可以培养这样一批人,至少可以稳定保持三代人的优势,这样一来不就有百年时间了。”

    “反观北方,太祖虽也派遣过国子监监生发展文教,但北方作为边地,不好文事是大趋势,这样培育的读书人道现在与南方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太皇太后一思量,试探的问道:“不如准备迁回南就,把这里立为陪都,如此来稳定南方。”

    此时太皇太后已经不再是把朱祁镇看成小孩了,而是认真与朱祁镇讨论国之大事。

    但朱祁镇却是大为惊愕,没想到自己为了让太皇太后看透全局观的说辞,反而起了反效果,大明要是迁都南京就完了啊。

    不过现在朱祁镇现在不想解释这个关于军事战略方面的问题,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此时大明军队虽不如永乐时,但总还有几分战力,对此时被太宗驯服文官动手正当其时,错过了这个机会就他可以准备真的磨刀才行了。

    朱祁镇一脸讨好的说道:“奶奶我们在讨论水利呢,况且在国家大事上三年无该父之道,才是我现在该做的,迁都的问题就搁置吧。我不就是在和奶奶讨论有什么方法能够真正挽救北方文运嘛。”

    虽然知道朱祁镇不老实,但他给出的理由还是太过强大,或许有大量官员想迁回富饶舒适的南京,就算这样也没有任何人敢在此时跳出来请求迁都。

    稍作沉默,太皇太后转而问道:“好吧,哀家知道你要使用国子监与水利有关,难道还与北方的文运有那么大关系,要知道就像你说的北方文脉断绝久矣,真要能靠国子监就能拉回,太祖时就做到了,就像你所言一般,此时北方缺书、缺人、更缺文风,会水利建设的国子监监生,也只是会实干人才,还是不能真正推动文教事业。”

    对于生于这个时代太皇太后来说,只有学习儒家经典的文人才能代表文教,其余学习其他一切知识的存在,也最多能算个能臣干吏。

    不得说自从理学兴起大谈心性后,连能够实干的儒学出身的人,都可能被看成非儒学之人。

    太皇太后想要的是儒学文风传遍北方,但她不知道他用心险恶的孙子,已经准备打着为大明文化事业添砖加瓦的口号,对着理学的墙角狠狠开挖了。

    包裹着糖衣的炮弹,已经在爱民如子的皇帝手中慢慢成形,此时唯一可以阻拦的皇帝邪恶小手伸出的太皇太后,不知不觉已经接受了朱祁镇思路,并且也随着会成为炮弹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