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宋篡位指南 » 四十章 论宋朝制度

四十章 论宋朝制度

    十八岁的赵愭哪懂富国强国的方针呢,天天在资善堂研习圣人之道的他跟纸上谈兵的赵括相差不多,面对赵昚的质问,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儿臣不知,儿臣日后定当悉心研习圣人之道,力求早日为爹爹分忧。

    赵昚随后又将目光转向赵恺:老二儿,你来说说,可学到了什么治国之道啊?

    赵恺正了正身子缓缓开口:爹爹,儿臣觉得,我朝武敝凋零的原因始于石敬瑭,贼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人,使得我朝没有太行,长城的保护导致我朝以步战骑,只能被动防御。

    赵昚听后又问道:汉朝初期,也没有燕云十六州啊,甚至连河套地区也在匈奴人手中,匈奴单于只要发兵几天内就能兵临帝都,还发生了白登之围,民生更是凋敝,史记有言“自天子不能具其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高祖想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举国上下硬是找不到,萧丞相出门也只得用牛拉车。

    唐朝立国之初也没有自己的养马地,也经常被突厥人欺负,我朝所缺,汉唐也缺,汉唐缺的,我朝反而具备,我朝先天占据中原肥沃的土地,他们可是没有,所以,这并不是根本原因。

    赵惇听了这话心里乐开了花:这幽云十六州是道拿分的大题,能拿下就能开创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难道跟你明说你大宋除了太祖赵匡胤之外剩下的时间都是皇帝有能力,大臣不行,要不就是大臣有能力,皇帝不行?

    这话也只能在心里偷偷想想,要是直接说出来怕是要被打死。

    赵恺支支吾吾的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的他脚趾扣地,这跟上学在讲台被老师提问答不出来如出一辙啊。

    他这二哥也是水的不行,他大哥还多少能引经据典,这老二纯草包,终于理解为啥历史上这个精神病能当上皇帝,不是他太优秀,全靠同行衬托啊。

    赵昚见状也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又望向了赵惇:三哥,你也说说。

    “爹爹,依儿臣所见,我朝积弱的原因有三。”

    赵昚问道:哪三个原因啊。

    这大宋的重文轻武一直被人诟病,凡是我们不能只看负面,你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北宋二百年,一无权相当朝,二无宦官干政,三无外戚干政,哪怕是那童贯的地位也无法和,王振,魏忠贤,十常侍等人相提并论,更别提唐朝直接废立太子的大太监了。

    北宋的外部一团乱麻,内部缺没那么折腾的原因在于--分权,极致的分权。

    凡事有利有弊,带来的弊端就是被周围的邻居疯狂欺负,这也正是赵惇要说的:这第一个原因嘛就在于冗官,它带来的危害就是,效率低下,协同困难,机构臃肿,唐朝官员不过千余人,而我朝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十万人。试问这十万官员有多少是为国为民干实事的呢?

    我看大多数还是尸餐素位的占了大部分,导致了上令不能下达,就算真正到了下边,又会被歪曲成什么样子呢?

    赵昚也是认可这番策论,而后又问道:三哥儿,理是这么个理,那你可知道太祖当初为何定下如此祖制呢?

    赵惇自然知道,历史这东西都是连起来看的,唐继承隋,宋继承唐,看一个王朝要看这个王朝建立之初的前身发生了什么。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制度,在宋朝之初的时候都挑不出毛病来,从李唐灭亡到赵宋建立,短短五十年时间,赵匡胤从小就眼睁睁的看着梁唐晋汉周五代,你方唱罢我登场,篡位比喝水还简单。

    再者说,赵匡胤自己就是反了自己老大自立的,换成你是老赵同志,你怕不怕被搞这么一下。

    天知道大宋会不会是五代之后的第六代呢?眼瞅着地下的那帮子兄弟各个慈眉善目的,但是等他嘎嘣了之后会不会来一手黄袍加身呢?

    老赵同志当年在柴荣身边的时候那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弟啊,但是影响他边来一句:“众位兄弟误我”吗?

    赵惇也不可能这么说出来,当然是润色一番了,“太祖为了终结五代之乱世,吸取了五代潘镇割据的教训,建立了二府三司制。用分权来避免,文官,武将任何一方的一家独大,取得的成效也是一目了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我朝改革也应与时俱进。“

    “接着说”

    赵惇捋了下思路后又开口道:“唐与五代还不一样,唐朝在于各地的藩镇实力强劲,逐渐超越了朝廷禁军,而五代就不是藩镇的问题了,就中原那点地盘折腾出来五代十国,一个人也分不到多少地盘了。”

    “太祖为解决将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局面曾下令,收天下之精兵,将各地的精锐掉到京城,地方上由文官主事,只留些老弱病残维持治安,而这禁军强大了,禁军统领也要分权,取消了殿前都点检,设立了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分为三衙直接对官家负责。”

    “这三衙是没有任何决策权的,只负责禁军的招募训练等日常工作,军事决策由枢密院负责,如遇战事,由官家认命主帅,从禁军中领取兵马,根据枢密院的规划打完再还回来,由此一来,军事决策,训练管理和外出作战就被完全切割开了,虽然他去除了主将拥兵自重的弊端,但是也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再加上枢密院的文官有时会瞎指挥,这打不过辽,金,西夏也还算合理。”

    要不说老赵又狠又聪明呢,毕竟他曾经就是禁军统领殿前都点检。他当了皇帝之后捅刀子捅的那叫一个快准狠。

    不仅要吃饭,我吃完还得把碗扔了,再在锅里拉上屎,大家都别吃了。

    突出的就是我淋过雨,我就要把你们的伞都给扔了,再泼你们一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