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唐生传 » 翰林制诏(2)神丹

翰林制诏(2)神丹

    此案一经报官,受理,发布海捕文书,顿时震惊江南道二十二上州,还有周边浙江东道,西道,福建,江西,黔中道等地。

    百姓聚集与衙门前,看着张贴的告示,议论纷纷。

    “上面究竟写了什么?”不识字的庶民围着告示问,有识得几个大字的看着那告示回道,“这告示上说徐州有人死了,又活了,是因为吃了一个什么金丹。”

    “这世上竟真有这样的金丹?”

    “我要是吃了,岂不是可以返老还童?重获青春?”

    “呸,你痴人说梦吧!”

    “此等天家炼制宝丹,岂是我等寻常人可以拥有?”

    “想想也不行?”

    “走啦,回家洗洗睡,看能不能梦到?”老妪拧着老叟的耳朵离开了衙门前的告示牌。

    一牵着三角山羊的落魄长眉道人却驻足拍腿说道,“蠢啊!……要真有这等神丹现世,就应该第一时间进献圣人!……当今圣人崇道修仙,寻访长生不老金丹多时,得了此丹定能赐我黄金万两,从此一生衣食无忧!”

    众人闻言有理。

    “老道士,还是你年纪大,说的有理!”

    “神丹只有一颗,凡人吃了不过延年益寿,不吃却能换来一辈子吃喝用度不完的万贯家财。”

    “更划算!”

    ……

    此案,不仅江南一带官府震动,安慕凤为报当年石亭鹤之仇,更是悬赏万两,追寻这北海沧洲仙岛、北宫、药师琉璃光如来和杀人金刚的线索,顿时震动整个江湖,为此进奏院还专门为此案刊登了一期《开元杂报》,经由全国驿站传递至各地州府传阅。

    所以此案一出。

    不仅九转金丹出名了。

    那只是传说中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在世的传闻,也越传越广,但凡大富大贵之家,江湖门派,游侠刺客,都在找寻药师琉璃光如来还有这不世金丹。

    马车中,一位得道高僧临窗展开《开元杂报》细细阅读,许久,隔着马车窗问着马车后跟着的小徒弟,“希运,你说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真的存在吗?”

    “师傅。”

    跟在马车旁徒步的年轻僧人,低头双手合什道,“信如来,未必真有如来,如来自在心中。”

    “嗯……神丹也许有,如来未必有。”

    也许能医死人的金丹真的存在,但药师琉璃光如来未必真的存在,别说药师琉璃光如来,如来佛祖释迦摩尼,即使长寿如宗睿,从出生至今一百年也未曾见过他们一次。

    什么八大金刚明王杀人更是无稽之谈。

    不过是有人在装神龙鬼!

    意图直指他们佛门。

    同样跟车而行,已将近天命之年的首徒大弟子弘忍,看了一眼最受师傅喜爱的天才小师弟,开口道,“师傅,杭州刺史的夫人,托人递话来,您百岁寿诞将至,此乃我余杭百姓共同的幸事,请您返回杭州的时候,第一时间前去府上共同商讨斋席之事。”

    “此事,你代为师去一趟回绝了吧。”

    “告诉刺史及夫人,老衲不过方外之人,这寿岁乃上天所赐,操之过甚,容易折福。”

    “是,徒儿定会转告刺史及夫人。”老徒弟的弘忍闻言眼珠一垂,颔首领命。

    因为宗睿主持年事已高,腿脚不好,杭州刺史及夫人特赐他四轮华盖马车出行,以示尊敬。

    ……

    太极宫。

    三殿,金箓道场。

    三殿门中,正前方上书四个大字金匾:“金箓道场”,匾额左下方落款是“会昌三年五月初五李瀍御笔”十二个篆字,步进三殿道场,有四尊青铜落地铜香炉上方镂空着四神兽图,犹如风水法阵镇于道场四角,淡淡青烟自香炉中徐徐溢出,烟熏雾绕中,两只白鹤,剑颈昂昂,于正中帷幔围着的太极八卦图两侧展翅清唳。

    一名仪容清俊的紫衣道人,屏退左右跟随的六名道长,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只太极图案的金盒,在大太监马元贽的引领下走了进来,朝着正中太极八卦当中蒲团上盘腿坐着闭眼打坐之人首,先稽首拜了三拜,然后于道场入口处站定。

    道场中,丞相李德裕、牛僧儒等内阁成员排成一行已于右边坐定,而左边翰林学士制诏及四位翰林待诏站在一侧待诏,当先的翰林院学士制诏令狐绹,最是靠近帷幔,帝心,正念着《开元杂报》上刊登的震惊江南的雁门金刚杀人案,和北海仙岛仙宫药师琉璃炼制的神秘金丹奇闻。

    看来今日圣人将政事堂的会议,搬来了他的金箓道场。

    赵归真看清情况,走进来,当先朝众朝臣,躬身行了个礼,“贫道赵归真见过李相、牛阁老、诸位大人。”

    除了坐在单设的紫金福禄绣团上的李德裕和牛僧儒,微微点头,算是见过礼了,其余众臣,不论资厉,就是论亲近圣心,都不敢领受赵归真这一拜,纷纷向他还礼。

    “吾等见过赵真人。”

    牛僧儒坐在绣墩上捻须笑道,“我们正跟圣人说起这八大金刚杀人,闻所未闻。而这李莪救母的九转金丹,我等倒是有幸一睹,不成想赵真人你今日便捧着金丹来了。”

    “真是天大的机缘。”

    “吾等定要好好掌掌眼。”

    赵真人捧着金盒,微微一笑,“运阴阳之根本,东龙西虎,七七四十九日之期一到,紫金鼎炉中,三昧真火冲顶,一粒金丹,大如黍米,定中降胎,结凝金水,九载无亏,三田功满,卦气周圆。炉鼎大开,瑞香四溢,金丹造化已成。”

    “归真自是一刻不敢耽误,第一时间拿来进献陛下一观。”

    众人闻言,皆目光半虚的看向紫衣道人手中的金盒,然后将目光移向道场正中的层层帷幔里,接着便听见那纱幔之中传出一记“咚”的渔鼓之声(道教乐器),犹如某种信号,只有这道场中之人能听懂。

    赵归真听闻鼓声,恭恭敬敬的捧着金盒上前躬身呈上。

    “圣人,请亲启。”

    只见帷幔中伸出一截金绣太极纹大袖,一只孔武有力的大手,自袖中勾开金锁,“啪嗒”一声音揭开金盒,将那金丹置于掌间把玩,“就是不知赵先生,你与玄靖他们练制的这九转金丹,和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炼制的九转金丹,孰高一筹啊?”

    赵归真微微沉吟,不知如何作答。

    “这……”

    牛僧儒当即看了赵归真一眼,笑道,“陛下,此等江湖骗术,岂能同赵真人与刘真人的仙家道法相提并论?”

    李德裕也道,“这药师琉璃金丹,虽子虚乌有,然朝中上下已有官员开始四处张罗重金悬赏要得到此丹,进献陛下,讨得封赏。”

    牛僧儒叹道,“此举,愚也。”

    帷幔中“咚”的一声又一记渔鼓声响起,牛僧儒顿时心内俱震。

    “愚极吗?”

    一道声音自帷幔后幽幽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