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唐生传 » 上洛铸币(8)北门学士

上洛铸币(8)北门学士

    翰林学士院的官衙位于大明宫城之南,院在银台之北。故,所有翰林学士,因常于皇宫北门候进止,又称“北门学士”。

    眼见蓬莱殿里传了御膳,知道今日皇上怕是会留宿雅夫人,王才人与三位翰林学士便自觉告退。

    离开蓬莱殿坐上翟舆的王才人,回头看着一侧亦步亦趋跟着的令狐陶三人,持着团扇磕了磕翟舆。

    “落轿。”

    宫人闻言,停下翟舆。

    王才人坐在翟舆上一面欣赏着月色,一面悠闲的等着后面的三位北门学士跟上,然后看着当先的玉面承旨,开口问道,“三位北门学士,不知今日有何事,一路心事重重?”

    “启禀娘娘,今日众臣纷纷说起旧例迎请法门寺舍利子一事,陛下听着心烦,便命我等想个折子,要废止了这等迷信活动。”新进待诏第一个委屈回道。

    王才人靠坐在轿中,闻言摇着玉兔团扇,微微颔首一笑,“原来陛下又是为了那蠹耗我大唐生灵的佛门,怪不得今日回来的这般早。”

    “咳。”

    清咳一声。

    令狐陶闻言赶紧躬身上前,补一个话,以免泄漏太多前朝议事,“也不全是……陛下还另有吩咐一些朝议,令吾等思虑是否有未尽之处。”

    王才人闻言,定定瞧着那背脊挺直躬腰,只露出来一顶黑色乌纱帽的北门学士,意有所指的笑道,“看来令狐承旨不想在这大明宫里多一个盟友,是想多一个敌人。”

    “那就好好享受你接下来如履薄冰的日子。”

    “哼。”

    王才人冷笑一声,朝着令狐陶一挥团扇,一阵带着幽香的冷风扑面而来,身后的老翰林浑身一个激灵,赶忙拉起令狐陶的袖子想要补救,“王才人,我家承旨不是这个意思。”

    黑色的羽睫随风震动,令狐陶却当先弓身行礼,“时辰不早,臣等恭送才人回宫!”

    “起驾回宫。”

    王才人闻言面色一冷。

    不就是仗着令狐世家的关系,也敢在堂堂的大明宫耍牛脾气,本才人倒要看看他令狐陶有多牛。

    “王才人回宫,闲杂人等避让!”

    翟舆再度抬起,令狐陶等人肃立御道一侧,低头行礼恭送王才人。

    直到王才人的翟舆消失在那深宫高墙之后,跟着他的老翰林气的指着令狐陶的鼻子忍不住骂到,“你知道王才人是谁吗?她可是从圣上龙潜时就跟着的人。”

    “我知道。”

    令狐陶扯了扯勒的紧绷,憋了一天闷气的衣领。

    “你知道,你还顶撞她?你这承旨不想当了?”老翰林气到,任由一旁的新人偷偷看戏,令狐陶却没有半句解释,直直离去。

    ……

    三人回到银台之北的学士院。

    令狐陶推门进入,还没有开口,眉头便是一皱,扫过凌乱不堪的职房,一旁新进补了唐棣缺的待诏见到他这神情,还算有点眼力见,立即道,“咳咳……我们这职房也没个人撒扫撒扫。”

    “谁说不是……”

    年纪大的老待诏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弯腰整理着一侧凌乱的书柜,还有案头,恨道,“往日,要是唐棣在,这些洒扫的工作哪需要人开口,早就收拾的妥妥帖帖了。”

    “看看,如今这学士院乱成什么样?”

    “整个乱的人一个心烦。”

    年轻待诏闻言赶紧道,“张老学士,要不我现在就去叫两个宫人进来打扫一番。”

    老张将桌上的笔墨纸砚规整好,吹胡子瞪眼道,“那你还不快去!”

    待新人走了,老张终于忍不住道,“真怀念唐棣还在的日子,也不知道陛下给他派了个什么差事,居然连雅妃娘娘也问不得。”

    令狐陶也默默低头收拾着自己的案头道,“商州进奏院不是说了吗?巡察使。”

    “那陛下是有意让唐棣以六条巡察天下?”

    老待诏思忖着点点头,“去年陛下刚刚整顿了朝廷吏治,想来接下来巡察诸道吏治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唐棣翰林待诏的身份虽无品阶,但可直接任命罢黜官员,比之御史台那些大夫也算合适。”

    “只是依他那小子的性子,为何报了安业县的税务问题,没有直接请旨罢免了安业县那几个不称职的官吏。”

    令狐陶脑子里闪回过今日看到的大理寺呈上来的折子,还有大半月前圣人和他与唐棣单独说的话。

    ……

    昏暗的金箓道场内,青烟寥寥,赵归真手持拂尘,弓身立在远处,李瀍坐在当中的帷幔之后,打坐完成一个小周天后,闭眼道,“朕有一差使,你二人谁愿意出京走一趟?”

    当时跪了许久,跪的腿都有点麻木的他犹豫开口问道,“敢问陛下,不知是何差使?”需要出京,又要多久……

    唐棣却问也不问。

    已经跪地请命。

    “臣愿意。”

    “吱嘎!”

    之后,随着一声嘎吱重响,两扇厚重的镂空朱漆木门在他眼前缓缓合拢,被赵归真请出道场的令狐陶回忆到这戛然而止,思忖道,“也许陛下派给他的差事不止巡察六条……”

    “不说唐棣了……”

    听到这,老张也不管唐棣领了什么差事,忍不住数落他道,“我就说你今日是怎么回事?”

    “先是陛下御前问你话,让你想折子,你犹豫不答,后来又是那王才人……”

    “那王才人向来势利。”

    “除了没有一个好出身,晋不了妃嫔,但样样要强。”

    “我知道你一向孝顺,你家老夫人又信佛,但我们领着皇差,就得为皇上效力,你左右为难也别气往她身上撒啊,她可没有雅夫人温良淑德的好性子!”

    “我……”

    二人说着私话的功夫,新人咋咋呼呼的领着两个宫人进来,想要解释的令狐陶便又住了嘴。“把这些都快快整理了,还有这地上,你们多久没擦了?一并擦干净了。”

    两个宫人为难回道,“小林翰林,这些内制文书,平日里唐翰林不许我们经手……我们怕一整理都给弄乱了。”

    他们话未说完,令狐陶便立即打断道,“学士院,文书重地,那些内制,非翰林学士,不得乱动!你们只把屋子洒扫干净了便出去。”

    “是,承旨。”

    两个宫人闻言提着扫帚,小心翼翼避过那一排排装满各种机密档案柜。

    小林翰林见此问道,“承旨,这样可以吗?”

    看着凑到眼前的关系户新人,令狐陶只道,“刚才陛下说的,你可记下了?”

    小林当即拱手道,“承旨,我都已记下,您且放心今日散职回家吧!自从唐翰林出京后,您怕是有大半个月没有离宫了。”

    令狐陶闻言不禁沉默。

    这托了关系户新进的待诏还知道他有大半月不曾离宫了?

    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遍,令狐陶胸口内依然憋了一口气,想说什么,最后将手一挥,转身出了学士院。

    “那老张今晚你多警醒点,小林你有问题,便多问问张翰林,不要随意擅作主张。”

    “知道了。”

    老张有气无力的看着堆成小山的文书应道,又看了对面一眼因为上锋即将下班,暗自笑的眉飞色舞的新进关系户。

    “我走了。”

    “嗯,令狐承旨,您放心早点回去吧!”

    小林待诏咧着一口白牙,笑着送他出门。

    “放心什么?”

    “放心老头子我一个人在这加班熬夜,熬到跟唐棣似的,头发都全白了……”

    院内,老张闻言怨声载道的独自嘀咕道,只能认命顶着一头花白的头发,眯着老花眼,拿着烛台,摸着柜子,按着日期一份份整理归档着各部各道的文书任命“内制”,独自登记入册。

    以前唐棣在时,令狐陶和老张还不觉得翰林学士院的工作有多辛苦,可是他一不在,就立马体会到了。如今令狐手下这四个待诏,之如老张他们年纪大的,家里事比他还多,今日不是孙辰宴,明日就是娶新妇,平日里也只会写些歌功颂德加官进爵的提拔文书,而稍微得力点的,始终缺了点心眼子揣摩上意,办事不如唐棣牢靠,周全,新来的这位小年轻更别提了,关系户,大伙不敢多派任务不说,他还要时时刻刻耳提面命,劳心劳力,没有一个像唐棣,尽心尽力。

    令狐陶一个人走在北门的御道上。

    望着高悬于北门的月亮。

    微微失神。

    今日是他沉不住气了。

    而今这翰林学士院,凡所颁布的诏书,大大小小,他都必须亲自过眼一遍才敢放心发出去,否则一旦发出去,任何一丝纰漏,必然有一柄回头剑会把他戳死在这个徒有虚名的“内相”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