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希望在明日的明日 » 第十二章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第十二章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外拼搏的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点朋友。

    而朋友也是我们人生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我们的一生中占了很大的分量,陪伴我们成长,陪伴我们走过风风雨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交朋友最重要的不是数量的多寡,而是在于交的朋友是益友还是损友。

    因为每一个人,都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以影响,从而导致迷失自我。

    当你交了一个益友时,就好比找了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在你迷茫时,给你指点迷津,在你有错时,帮你改变缺点,助你成长。

    当你交了一个的损友时,就好比找了一个私德败坏的小人,他只能带你装逼带你浪,带你玩乐带你嗨,最后带你去流浪。

    俗话“好的学不会,坏的不用学”,一个人想学好也许不容易,但是学坏只需要一瞬间就行。

    我们周围的环境和风气对我们的行为的影响,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它甚至超过过性格对我们的影响。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书院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跟着学习。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最后孟子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因为周围的环境对孟子影响太大,影响孟子的成长,为了孟子的将来,才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故事中周围环境和风气对孟子的行为影响特别大,在墓地旁边时,孟子跟着别人学习办丧事;在靠近屠宰的地方时,孟子跟着别人学习屠宰猪羊;在学院附近时,孟子跟人学习行礼跪拜。

    同样一个人,因为周围环境和风气不一样,而导致有了不同的行为,充分的说明了周围的环境和风气对人的影响至深。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所谓的益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指的分别是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和见多识广的朋友。

    而所谓的损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指的分别是谄媚逢迎的朋友,笑里藏刀的朋友、和花言巧语的朋友。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

    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

    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公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公子小白。

    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君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公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君位。

    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君,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后来,小白当上了齐侯,历史上称为“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君,就让鲁国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上卿,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上卿的能力。

    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上卿。”

    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上卿?”

    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您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上卿,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也成为了诸侯王中的霸主。

    管鲍之交是历史上的一桩相交益友的美谈,管仲因为交到了鲍叔牙这样一个正直,诚实,见多识广的朋友而得利一生。

    做生意时,管仲出本钱少,分红时而拿的的多,鲍叔牙也不和他不计较。因为鲍叔牙为人正直,比较真诚,坦荡,朋友家里穷,负担大应该多拿点,而自己家里比较富,少拿点也无所谓。

    鲍叔牙向齐恒公举荐管仲时,说明鲍叔牙为人比较诚实。对别人诚实,对自己也诚实。治国能力不如别人就是不如别人,坦然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至于鲍叔牙的见多识广更不用说了,一个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的人,还不算见多识广吗?

    在人的生命中,财富不是一生的益友,而真正的益友是一生的财富。

    益友是什么?当你有需要时,他会挺身而出,当你穷困无助时,他会倾囊相助,当你沮丧时,他会推心置腹,当你你委屈时,他会百般抚慰。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孙膑,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

    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孙膑未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而他的同窗好友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妒他的才能。

    庞涓受魏惠王的聘请,比孙膑先下山,他出任魏国的大将和军师,虽然春风得意,但一想到才能在己之上的孙膑,就深感不安。

    后来,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便跟庞涓说起孙膑,想让孙膑来效力于魏国。于是,庞涓便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

    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为了不让孙膑在己之上,他便企图加害于他。孙膑到了魏国,做了一个无名无权的客卿。

    这时,庞涓便加紧进行陷害孙膑的阴谋活动。他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委托,劝孙膑返齐。

    待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后,加以涂改,随即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魏王信以为真,大怒之下要处死孙膑。

    庞涓为了窃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着孙膑的面假意向魏王求情。结果“断其两足而黥之”,孙膑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并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

    庞涓倒是对孙膑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孙膑觉得过意不去,就想报答他,有一天,孙膑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家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我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就答应把《孙子兵法》13篇背诵下来写在竹简上。

    孙膑于是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由于身体亏损,慢慢休整,进度比较慢。在一旁侍奉他的童仆实在看不下去,便把实情告诉了孙膑,此时孙膑才恍然大悟。

    他开始思索着救己之法。一天,孙膑突然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什么人也不认识了。只见孙膑捶胸揪发,两眼呆滞,一会儿把东西推倒,一会儿又把刻好的兵法扔进火里,还抓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

    从人连忙跑去报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庞涓急忙来看,只见孙膑一会伏地大笑,一会又仰面大哭同,庞涓叫他,他就对庞涓一个劲地磕头,连喊:“鬼谷老师救命﹗鬼谷老师救命﹗”

    庞涓试探着说:“孙兄,是我呀!我是庞涓呀!你连我了不也认识了吗?”看孙膑没有反应,庞涓便走了。

    庞涓生性狡黠,恐其佯狂,遂命左右将他拖入猪圈中,孙膑仍然哭笑无常,累了就趴在猪圈中呼呼大睡。庞涓仍半信半疑,又让人献上酒食,欺骗他说:“吃吧,相国不知道。”孙膑知道这是庞涓用的计,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

    庞涓又让人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毫无感觉的模样。庞涓心想: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孙膑疯子般白天在街上躺着,晚上又爬回猪圈,有时街上的人可怜他给他点吃的,他就哈哈傻笑,随即又嘟嘟哝哝,谁也听不清楚他说些什么。

    时间一久,魏都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没有人再怀疑他了。庞涓每天都听人汇报,觉得孙膑再也无法和自己竞争了,就消了杀他的念头。孙膑靠装疯卖傻瞒过了庞涓才活下来,他并没有放弃,还寻找逃出虎口的机会。

    有一天,齐国大夫淳于髡出使魏国,孙膑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就设法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会见了齐国的使臣,向他诉说了自己在魏国的悲惨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及政治主张。

    齐国的使臣淳于髡大为感动,知道孙膑是个有才能的人,就秘密地把他藏在车中,将他偷偷地带回了齐国。从此改变了孙膑的厄运。

    故事中的庞涓可以说是孙膑一生中最佳的损友了。花言巧语、口蜜腹剑、坏事做尽,差点连孙膑自己都死在他的手上。

    就像生活中很多损友一样,两面三刀,表面嘻嘻哈哈,夸你好,转眼就捅你一刀,去领导那打你小报告。

    最后你莫名其妙受到处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你还以为是领导自己看见你上班期间玩手机做工作以外的事。

    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你七点起来时,你周围的人八点起来,你会觉得你起来的挺早,当你周围的人六点起来时,你会觉得你起来挺晚。

    朋友也一样,当你的周围都是益友时,你做私德败坏的事时,自己心里都会过不去。当你周围都是损友时,你做好事时,会觉得不合群。

    森林中狐狸想讨得虎的欢心,得到虎的庇护,这样在森林中就没有谁敢欺负它了。

    拿什么东西去讨好虎呢?狐狸左思右想,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羊,把羊当作食物献给老虎,老虎一定会很开心。

    一天,狐狸看见一只羊,便把羊拐骗进虎穴,让老虎把羊给吃了。

    老虎打着饱嗝,用赞赏的眼神看了一眼狐狸。狐狸心领神会,之后每天拐骗一只羊送给老虎吃。

    后来羊圈的羊越来越少,狐狸的地位却越来越稳。

    故事中狐狸就是口蜜腹剑损友,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朋友。这种损友你交的越多,你受到的伤害就越深。

    人生在世不能没朋友,但是不能乱交朋友,净交些狐朋狗友,害人害己,而应该多交一些良师益友,这样才能让你离成功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