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千秋录之忧患九州 » 第十九章 春日凝妆上翠楼

第十九章 春日凝妆上翠楼

    承景大婚后,众王和各郡守及朝中百官的贺礼陆陆续续地被送到天京。太后此刻方觉圆满,儿子已登基,又娶了皇后,就等着抱小皇孙了。唯有一事不顺,那便是书颜要起身回燕国了。燕王已数次书信要书颜回国,如此这般,太后不好违拗,只得答应了。

    “你来的倒巧。”太后坐在自己的凤座上,书颜靠在自己的身上,太后搂着书颜,献恭坐在一边,笑盈盈道,“正赶上颜儿回燕国,正好把你带来的那些送点给燕王。”

    “太后说笑了,臣这些个东西,不值甚么。”载垣笑道,他和宋孝晴赶了一路的车,终于到了天京。此次来天京是来给承景献上大婚贺礼的。“是太后看在父王的面上,怜惜臣。”

    “你父王的病,重吗?”太后看着眼前的明湖,关切地问道。

    “回太后,旧疾复发而已,不成大碍,劳太后费心了。”冬芽给众人上茶,载垣从托盘上端起一杯茶,恭敬地双手呈到太后面前,道。

    “越王能吃能笑,好得很呢!就是来不了天京。”孝晴突然笑道。载垣怔住了,越王自知自己和越国已成太后心腹之患,故而称病不来,只让载垣替自己跑一趟,临行前千叮万嘱不可锋芒过露,只管唯唯诺诺求平安。载垣虽是不乐意,却也是口是心非地答应了。

    可孝晴轻笑一语便道破了其中秘密。

    “说是不成大碍,但到底是有年纪的人了。”太后不理睬宋孝晴,接过载垣的茶,打开茶盖,细细地吹凉了茶后递给书颜,道,“越王久战沙场,刀枪无眼,又恐是积劳成疾。你啊,回去告诉你父王,太后和皇上时时挂念着他呢!请他好好养病,这百越边境一事还得他来主持!”

    “是。父王从前常常和众卿讨论国事到深夜。”载垣见太后没有发作生气,还关心父王,才松了一口气。

    “本宫就说你父王是积劳成疾吧?!”太后神色无常,道,“越国在众国中算数一数二的大国了,国内众事纷繁复杂又千头万绪,现下又加了百越之事,阿弥陀佛!真是苦了他了!是本宫害了他啊!”

    “为皇上太后效力不敢说苦怨劳。”载垣道,细细想着自己临行前父亲为自己准备的话,方道,“父王年事已高,生病卧床是常有的,只恨臣生不逢时,年纪太小,不然就能早早地接过权柄,为父分忧。好在如今百越大部分事物父王已交由臣来打理,贩易一事也全权交予了臣。”

    “那很好啊。”太后笑道,“你与皇上同岁,如今皇上登基,你学着打理越国事物,也算是名副其实的越世子了。”

    “母后。”承景带着绾心从远处走来,穿过了林荫小石道,方来到太后的面前行礼道。

    “怎么才来,让越世子等了许久。”太后轻声责备道。

    “听皇甫大人讲诗书呢!”承景笑道。

    “这也好,有绾心陪你。”太后顺手摘了身后花丛的一枝荼蘼,簪到了书颜的青丝上,笑道;忽又见绾心的眼色不对,便神色凛然道,“真的是听皇甫大人讲诗书吗?绾心?”

    绾心抬眼看了一眼太后和书颜,却低头不说话,太后一下明白了。

    “朕在画画,所以误了。”承景回道。

    太后暗想不能发作便轻轻道,“载垣来了。”

    “臣李载垣参见皇上,皇后,恭祝皇上皇后长乐未央!”载垣见承景来了便立即拉着宋孝晴跪下,见一家人唠了好一会儿的嗑才注意到自己。

    “臣妾宋孝晴参见皇上,皇后,恭祝皇上皇后长乐未央!”

    “都平身吧!”承景爽朗道,“载垣王兄近来如何?”

    “托皇上恩泽洪福,自然是事事无恙。”载垣坐回自己的位子后道。

    “载垣王兄别瞎说,越王不是病着吗?”书颜突然起身插嘴道。

    “旧疾而已,旧疾而已。”载垣擦汗笑道——差点说漏了。

    “越王叔病了?朕说怎么不见越王叔的人呢?”承景问道,“甚么病,严重吗?”

    “旧疾而已,何况方才太后已经赏了不少恩赐了。”载垣作揖道。

    “本宫也只能尽下心意而已,”太后无奈道,“毕竟生老病死,谁能做主?”

    “太后仁慈厚爱,臣等铭记于心。”载垣道。

    “这位便是皇后?”孝晴一直坐在载垣的身边,承景和绾心落座在太后和书颜下边,绾心正好与孝晴靠得最近,孝晴打量了绾心许久,忽然问道。

    “是。”绾心怔住了,复而道。

    “皇后多大了?”孝晴又不知天高地厚地问道。

    “这话甚么意思?!”书颜起身问道。

    “臣妾只是好奇…”孝晴丝毫不觉有错,只低声反问道,“古来男子不便问女子芳龄,我一女子,难道也不好问吗?”

    “十五。”绾心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便如实回道。

    “皇后真是好福气。”孝晴眼中闪过一丝伶俐,复而婉转道,“盈盈十五嫁王昌,十五岁便位居一朝之后。”

    “宋姐姐这话怎么酸酸的?”书颜冷笑道。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太后眼神犀利,笑盈盈地向绾心伸出手,暗示绾心坐到身边来。

    “颜姐姐身份尊贵,这算哪门子的姐姐?!”献恭亦冷笑道,书颜轻笑一声让出了位子坐到了绾心原来的地方。

    “我们颜儿是燕王之女,又是本宫的义女,自然是尊贵无比,天底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太后的手拂着绾心的青丝,眼神却盯着孝晴,笑道。

    “太后说的是。”载垣起身作揖道,又示意身边的孝晴闭嘴。

    “青淼妹妹那儿可有甚么消息吗?”承景见被孝晴这么一闹,气氛有些尴尬,便随便寻了个话题道。

    “出嫁自然是高兴的。”载垣道,“百越世子也很是满意。”

    “巧了!”太后突然笑道,“皇上若是不提青淼我都快忘了这事了。前些个日子临江世子来了,献了些秦国的丝帛金玉来贺皇上大喜,此外还有些东西是给本宫的。本宫年纪大了,用不上这些东西了,本宫就图个方便,让你回程顺势把那些东西都带给青淼。她问起来,你就实话实说,告诉她这是她母国进献的,本宫图个方便,借花给她了。”

    “临江世子的东西,青淼妹妹自然喜欢。”载垣道,心众暗道太后真是八面玲珑。

    “母后思虑周全,青淼妹妹在百越沐风吮露的,这些个东西也可解她的思乡之苦了。”承景也笑道。

    “载垣哥哥来天京怎么不把随王一起带来啊?”书颜忽而想到甚么,目光越过孝晴向载垣问道。

    “颜儿一直想着随王呢!嘴里头老是念叨,李轩哥哥是不是要来了?”太后噗嗤一声笑道。

    “随国虽和越国靠的近,但私下的往来父王还是不允许的。”载垣回想起越王曾说过的戒条,道,“忠君修身之事,父王一向是很小心的。”

    “若是人人都能像越王那般小心,朕也不必操甚么心了。”承景听罢呵呵笑道。

    “随王哥哥不来,还怪想他的!”书颜明眸流转道。

    “颜姐姐哪儿是想随王啊,分明是上回射箭输了随王,不甘心罢了!”献恭一针见血笑道。

    “轩儿弟弟箭术精准,颜儿妹妹不甘心也是常事。”承景道,见绾心疑惑,便解释道,“朕初登基时来了场秋狝,颜妹妹骑马射箭都好,可就是比不过随王!秋狝那日输了两次,而后天天又烦着随王要再比试,结果又输了一次。后来随王被烦不过了,就趁夜逃了。”

    “怪不得那日随王匆匆忙忙地要走呢!”太后恍然大悟道,“晚上辞行,连夜就走了,原来是你个小丫头搞的鬼!”

    “难怪朕大婚随王没来,连差个人送信都不肯。定是怕你扣了信要人家亲自来贺喜!”承景跟着太后向书颜笑道。

    “扣信贺喜是小事,就怕颜姐姐一个人闯到了随国呢!到时候随王是想逃也逃不了了!”献恭笑道。

    “恭儿就会取笑我!”书颜埋怨道。

    “话说回来,随越二国私下不结交无往来虽然好,”太后道,“但你父王未免太小心了,以后与百越贩易一事也要你和你父王多带着点随王。随王年少,还需要循循善导。”

    “随王年纪轻轻就封承王位,能文善武,又精于箭术,能惹得颜妹妹如此惦念,将来也能承得了随国大任,担得起边境之事。”载垣道。

    “是呢,所以还要你父王好好教导他一下。”太后道。

    午后的日头悄悄爬过了众人的头顶,在明湖上头上波光粼粼的光线,载垣又和众人说了一会子话便起身告辞了。太后想留载垣晚宴,载垣想自己一个人赴宴不好,带着孝晴又怕孝晴说错甚么话,便推辞了,只说等父王病好了陪父王亲自来天京像皇上太后请安。

    如此这般便回去了。

    载垣和孝晴走后太后便借口说想要明湖上的嫩荷叶泡茶,书颜和献恭二人便急急地找了条小舟下了明湖。

    “这俩孩子。”太后看着二人的身影笑道,忽而又回头对绾心道,“绾心。”

    “瞧你这孩子,可怜见的,”太后抽出丝帕为绾心细细地擦汗,叹道,“以后这般的场面还有的是呢!”

    “你要记着,你是大周的皇后,天底下除了皇上,没人能问你那些私事。”太后见绾心不说话,便郑重道,“你做的事情,对也是对,错也是对。现在没外人,我把你当女儿看,是一家人。可若有了外人,就是君臣之分,你要拿出皇后的威严来,不要怕吓着他们,就怕吓不了他们。”

    “儿臣知错了。”绾心低声道。

    “也不怪你。”太后看着绾心稚嫩的脸,忽而心疼起来,无奈道,“毕竟才十五岁,只比颜儿大一岁,颜儿还是个疯丫头呢!”

    “母后…”承景插嘴道,“儿臣会好好教导绾心的。”

    “瞧你,我不过只软语几句,你便急了。”太后打趣道,忽而想起了自己的丈夫,他在世时也是这般护着自己的,当时的自己确实也和眼前的明绾心一般,只是个甚么都不懂的弱柳女子。

    太后的指尖拂过绾心的发鬓,将她耳边细碎的小青丝绾在耳后,绾心不安地坐着。

    太后忽然在想,立绾心为后到底是对还是错?绾心知书达礼不错,冰雪之操也真,但到底只是个小户人家的孩子,秀而不媚,寒而不清,确实少了大家闺秀的大气,她到底能不能母仪天下,成为一代贤后呢?

    太后长叹一声,觉得自己未免太操之过急了,毕竟大婚才没多久,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能指望这么一个甚么都不懂的小姑娘迅速地熟悉皇家的生活呢?自己不是也是在丈夫走后才逐渐变强的吗?

    “今日皇上画画了?”太后理好绾心的青丝后拉着绾心的手,漫不经心地问道。

    “是。”绾心见骗不过太后,便答道。

    “母后…”承景道,却被太后打断了。

    “你先别说话,我问绾心话呢。”太后笑道,眼中却不见任何愠气,“皇上画画如何?”

    “皇上妙笔生花。”绾心答道。

    “你会画画吗?”太后又问道。

    “臣妾愚笨,学不来这些。”绾心和承景相视一笑,低头说道。

    谢天谢地,不会就好。太后暗想,又笑道,“皇上的画固然好看,但看皇上画画也怪没趣儿的。下回皇上再画画,你来母后这里可好?咱们娘俩儿说会儿体己话?”

    “太后抬举儿臣,是儿臣之福,儿臣当然愿意。”绾心颔首道。

    且说另一边的载垣和孝晴在回行宫的马车上,周围是天京的集市。载垣坐在马车里,越想越气,愠气难压便向孝晴道,“你还想当皇后?!”

    “十五岁就成了大周的皇后。”孝晴冷笑道,“当真是好福气。”

    “你想甚么呢?你有我!”载垣看着自己眼前这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怒道。

    孝晴美得不可方物,飞燕合德大抵也就这般吧?

    “你有甚么好的?你又不是皇上!”孝晴问道,“你不过是个越世子,撑死了不过是个越王,我也不过是个侍妾,你也没本事封我为越王正妃!”一说道自己连越王正妃都做不了,不禁目光噙噙。

    “你是侍妾怎么了?!我心在你这里!”载垣迅速拿出帕子给孝晴擦泪,解释道,“更何况你见过哪家的王爷进京会带侍妾的?此等殊荣你会不明白?”

    “殊荣?”孝晴眼眶红红,冷笑道,“我看不明白的是你李载垣!王爷为何指名道姓地要你带我进京?你看不出来么?他是想让我亲眼看看当今皇后!他想让我彻底死了这条心!”

    “哼!”载垣恍然,明白后低声冷笑一声,道,“那看来是我父王的算盘打错了。”

    “王爷的算盘一开始便打错了。”孝晴继续道,“当年七王之乱,天下明明唾手可得,却偏偏要拱手他人!”

    载垣被孝晴说得一愣——当年若是得了天下,那两个哥哥也不用死,载垣心中盘算——但自己仍然不是太子。

    “怎么?明白了?”孝晴讥笑道,“当年若是得了天下,今日何必要屈身在小小的越国替他人守江山?又何必为了百万越军的存留防范奸佞小人?你们父子二人只管仰头向前走就成了…”

    “闭嘴!“载垣听后怒道。

    “闭嘴?”孝晴冷笑道,“我说着你痛处了?!好!我闭嘴!今晚别来找我了!”

    此刻马车恰巧停在了行宫门口,孝晴径直下了马车朝着行宫走去,留下了气愤异常的载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