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白鹿原,从刀劈白狼开始 » 015章 天降横财,福还是祸

015章 天降横财,福还是祸

    第二天一早。

    时杰上路回白鹿原上时,不但坐上了小汽车,还有一队护兵骑马随行,顺道也把他从周原骑回来的那匹马也给带上了。

    带队的是张总督的秘书。

    那日时杰和鹿兆鹏搭便车进城追朱先生,坐的就是这位总督秘书的车。

    一行人先奔赴书院,放了一千块大洋的赏,说:“总督大人说:先生不是讲‘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吗?这回事情来了,新政府要推行新文化爱国卫生运动,特聘先生为白鹿原新文化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大使,带书院子弟在原上推行放脚剪辫子去吧,大洋是经费,让我看看效果。”

    大义之下,朱先生只好接了赏。

    细问时杰,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觉得这差事倒也不错,于是就带着鹿兆鹏他们一帮子书院学生谋划起来。

    时杰也被朱先生给留了下来。

    随后秘书大人又赴白鹿镇,亲临中医堂,对冷先生言说总督大人有感于冷先生救治白鹿原民众有功,赏“妙手神医”金匾,另拨付大洋五百以彰其功。

    之后才不经意提到:师侄黑娃有从医之志,若是方便,望先生量才施教。

    冷先生正懵呢,闻弦歌而知雅意,当时就表态:定尽力教授,不敢藏私。

    话说那狐狸的事,他还没找黑娃要解释呢,这回送上门来,正好说道说道。

    张秘书最后一站,是去白鹿村。

    赏鹿兆鹏、鹿兆谦两人大洋各一百,以表彰他们随朱先生退清军之功。

    那时,白嘉轩正实践《乡约》呢。

    听闻冷先生在城里的惊心动魄,不久就传来姐夫朱先生退军之事,白嘉轩亲赴书院,找朱先生验证传闻。

    结果朱先生授他《乡约》文本,并修书一封交与村学堂的徐先生,请他帮扶白嘉轩在白鹿村实践《乡约》。

    “教民以礼义,以正世风。”

    结果,白嘉轩凭借个人的无上威望,还真就把事情给做成了。

    从此,村祠堂每晚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

    白鹿村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摸牌丸搓麻将抹花花掷骰子等等赌博营生全踢了摊子,打架斗殴扯街骂巷的争斗事件再不发生。

    全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

    白嘉轩再接再厉,又请来两位石匠,凿下两方青石板碑,要把《乡约》全文镌刻下来,镶在祠堂正门的两边。

    总督秘书到来的时候,两个石匠正叮叮咣咣凿石刻字呢,省里大员亲赴白鹿村,本就是个大事,目的还是为了奖励村里的俩小子,那就更为轰动了。

    一百大洋是不少,可也没这事来得荣光。

    一群人正懵逼的时候,有人小声嘀咕:“兆鹏娃都知道,鹿兆谦是谁?”

    彼时彼刻,鹿子霖正在祠堂。

    他有幸被县府任命为白鹿镇第一保障所“乡约”,赶过来给白嘉轩显摆,没想到鹿家双喜临门,父子登科,越发的得意了,此时闻言“扑哧”一声就笑了。

    “嗐,那不是鹿三家的那个大小子黑娃嘛,还是嘉轩给起的大名哩。”

    可不是咋的!

    哈呀!那小子也能做如此大事?

    随侍白鹿原朱圣人,去清家二十万大军的军营,干的还是掉脑袋的说客……

    不得了!不得了!这下鹿家可是要彻底的扬眉吐气哩,以后姓鹿的走在村里街上,下巴颏怕是要扬到天上去咧。

    “鹿三呢,快喊他过来领赏呀!”

    “我去我去!”

    话音未落,有人已经飞奔而去。

    白嘉轩最为镇定,因为他早从姐夫朱先生那里得知此事,也知道了黑娃被方巡抚带走的事,回来后他一直不敢给鹿三说呢,所以,此时就问了出来。

    “大人,不知那黑娃……”

    总督秘书知道他关心啥。

    “回来了,在白鹿书院呢,原本要一起回来的,让朱先生给留下了。”

    朱先生此时留人,自然是爱护之意,不但黑娃,鹿兆鹏也被他留下了。

    杀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捧杀是其中较为隐蔽的一个,面对功名利禄、至高荣誉,多少久负盛名的大人物还把持不住呢,何况俩涉世未深的十多岁孩子?

    农村里的情况要更为复杂些。

    投向孩子的不只有羡慕,还有嫉妒恨,由于农村特殊的村社关系,这方面表现得比城里更为厉害,更有杀伤力。

    因为农村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城市里要紧密得多,生活中需要相互帮助、依赖的地方也多,一旦出现裂痕,面临的境况也要比城市里要严重得多。

    鹿兆鹏还好些。

    因为他家本来就是白鹿村大户,与村民隔着一层,有着不短的距离。

    所以,没人会跟他比,他所面临的只有羡慕,反正大家都习惯了。

    黑娃不一样。

    他大是白家长工,家里光景比之白鹿村很多人家还不如,以前黑娃虽然出挑,但那只是“孩子王”水平,不算啥。

    如今却不一样了。

    黑娃做了此等大事,还得了省里总督大人赏识,好比癞蛤蟆突然娶了个身份高贵的漂亮婆姨,能不让人嫉妒吗?

    想想那武大郎,都会明白的。

    更不用说还有那一百块大洋了。

    要知道,这时钢洋的购买力跟它的名字一样,那可是杠杠的,硬如钢!

    一块银元可以购买三十斤上等大米、八斤猪肉,或者超过十尺细棉布!

    此时不比后世,这些可全都是时下里的硬通货,顶顶稀罕的物件儿。

    其它不说,问问这个时代的地主们,每月里能吃得起几次煮肉?每年里能添几身衣裳?煮不煮得起大米干饭?

    白鹿村首富——财东鹿家的大少爷鹿兆鹏,一年也吃不了几次水晶饼。

    水晶饼是啥?酥皮点心!

    某多多不到六块钱就能买到一斤。

    而鹿三家,相当于一次性多了——

    三千斤上等大米!

    八百斤猪肉!

    或者超过一百尺的上等细棉布!

    白鹿原上的大小财东们,家业可能比这些要多,甚至要多得多,但他们那是一点点、一代代慢慢积攒起来的家业,哪里会像鹿三……

    “嘭”的一声,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还是正好砸在他的脑袋上……

    这还得多亏白嘉轩品端行正,白鹿原道德标杆硬是要得,是真的靠得住。

    否则,第一个下手的就会是他!

    退一万步,就算没人下手,鹿三家自己也不一定能扛得住。

    他这情况,跟后世那些突然中到百万级别大奖,或者靠拆迁得来一笔巨款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多少人家把持不住,重新反贫呢。

    还有一点,这年头可是有土匪呢!

    所以,不论是鹿三,还是黑娃,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