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白鹿原,从刀劈白狼开始 » 118章 第一台拖拉机

118章 第一台拖拉机

    学校都放假了,学校地里割麦子只能老师上阵,本来可以雇些麦客。

    就像鹿三家里那样。

    大儿子指望不上,小儿子还小,老婆是个小脚,赶过来声援的冷秋月她们只会站在地头送个水,就是个样子货,看着怪好看,干活一点用不顶,老长工也没辙。关键往年家里没这么多地,今年连秋月带黑娃,鹿家五口人分了十五亩地,他老汉累死也收不完呀。

    只有雇人。反正儿子出钱。

    平时他一人行,可收麦是个急活。

    急到连学校都要放假的程度。

    有些孩子都已经是家里的壮劳力了,不放假平时还行,夏收不成。

    夏收又称抢收。

    不比秋收,拖延几天没问题,玉米可以一直在秆子上不掰,红薯在地里能一直等到上冻前都没问题。小麦不行。

    俗称焦麦炸豆。

    小麦成熟就在半天之内,它熟了你不割,麦穗把头往下一低,脖颈处一碰就断,一年收成就进了土;或者来一场雨。哪怕砸不掉穗,用不了三天就能生芽,在家里发芽还能做麦芽糖,在地里只能抓瞎,就问你急不急吧。

    夏收接着还有一个秋种。

    秋种又是抢农时,庄稼早种一天和晚种一天,结果会有很大区别。

    在以人为主要劳动力的时代,夏收通常都是全家人齐上阵,连午饭都要在田里吃,天越热越要这样做。割麦,赶在早晚两个时段或挑或拉弄回到场里晒上,拖上石滚就碾,碾好起场、扬场,把麦粒收到粮袋里才算安心,把麦秸垛起就要抢种豆子、玉米,回头腾出空儿还要把麦秸再碾上一回,颗粒归仓。

    学校收麦,老张不让雇麦客。

    觉得两百来不到三百亩地,不是啥大问题,时杰存心给他个教训,也就没纠正他,甚至还善意的提供了钐刀这样的先进技术。

    钐刀使用是有技巧的。

    可这难不住类似老张这样的动手强人,虽然姿势别扭,但很快就学会了。

    其它没回家的老师多也没脱离农业,自然也会。也就郭彩凌这样的不成,咋学也学不会,她也没那力气。

    “这有啥呀,你看,多简单。”

    “先别吹,继续。”

    老张没做过农活,有新奇感,加上力气又大,玩得欢实着呢。

    “不吹,这样的我能做一天。师爷,你说是不是?”

    “九筒大哥神威!”

    “哈哈哈,你个老狗日的,咋不下来,那寡妇把你给掏空了吧。”

    “大丈夫宁斗智不斗力。我这次站在鹿校长这边,赌你输。”

    “二筒,六子,咱们会输吗?”

    “那不能。”

    “绝对不能。”

    “哈哈,给这老家伙看看咱爷们儿的厉害。张麻子打枪行,收麦也行。”

    可没半天他就不成了。

    倒不是怕热。

    真豁出去,任它日头晒,任它热汗流,反而会有种爽快。可这农活不行。

    虽然要力气有力气,要技术也行,可这农活是一个持续性劳动,往往是一个固定姿势就那么一直做下去,直到所有劳动结束。

    不但熬人,也熬身体。

    比如割麦,它就费腰。

    还没半天,老张就扶着老腰,看着茫茫麦田开始发愁。大意了!

    “九筒大哥,你这是……”

    “一边去。”

    “看着跟扶墙走一个样子。”

    老张干瞪眼拿他没辙。

    他老张走了麦城,只能任师爷嘲笑。

    老师们提出,按惯例放假前集中抢收,他没答应;时杰提出,雇佣麦客他没同意。如今其他老师还做着,他先怯阵了,从来没有过。

    还不如二筒呢。

    如之奈何?

    “雇人吧。”他说。

    “人都下去了。”时杰道。

    流民有数,建档后招工的招工,务农的务农,早有分派,各地都有定数。

    “我去找些人吧。”田福贤道。

    这位早就不下地了,家里分的田都是雇同村人在做,他只负责收粮发钱。

    不过,学校的事,他历来往上凑。

    “你有办法?”时杰问。

    “有有,咱有土办法。”

    “咋?”

    “不是有派工嘛。”

    时杰摇头,“焦麦炸豆的时候……”

    这时,机器的轰鸣声传来,众人抬头望过去,见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开过来,远远就看见郭彩凌和一个洋女子站在上面挥手。

    时杰大喜,“大哥,支援来了。”

    “啥东西?”

    “好东西!以后你也用得着。”

    郭彩凌蹭下车,摆功道:“看,我说能搞出来吧。”

    “厉害!厉害……”

    “是我厉害还是那些工人厉害?”

    “都厉害。”

    联合收割机,大田作业不可缺少的农业机械,用其收割小麦,比一般人工收割减少脱粒损失5~8%,并大量节省劳力。一台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一天可收割小麦四五百亩,太省事儿了。

    时杰提供了一点创意,就被那帮子徳意志过来的工程师们因陋就简的搞出来了,看着似乎还很好用的样子。

    他们原本就带来了好多机器零件,拼凑几辆拖拉机并不难。

    时杰敢说,这绝对是国内第一台。

    “鹿,你又创造了历史。”雷娜道。

    “不!不……人家阿美莉卡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了这东西,现在都普及了。”

    “那个没这个好用呀。”

    “我只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做了点小小改进,还是德意志的工人们厉害!”

    后世有个说法:所谓天堂,就是英吉利的警察,法兰西的厨师,德意志的工人。所以,时杰这马屁拍得雷娜眉开眼笑,自豪不已。

    “鹿,你真是个神奇的人。”

    老张和众人都围过来。

    “啥东西?”

    “铁牛,能收麦能耕地,还能做其它事。”

    “我用得上这个?”

    “用得上,必须用得上!”

    拖拉机是用不上,可耐不住人家儿子厉害呀。履带式拖拉机,有了底盘和发动机,上面装个车厢、炮塔就是坦克了。

    咋会用不上呢?

    他还打算用从周文那里搞来的五九式,跟凯恩那边再换来些好东西呢。

    这时可是薅汉斯羊毛的最好机会,不薅白不薅,薅了也不白薅,关系建立起来,以后能用得着的机会多了。

    五九式仿制的是T-54A,其前身,就是能和虎式坦克抗衡的T-34。

    大名鼎鼎。

    战斗全重三十六吨,乘员四人,最大时速五十公里,最大行程五百六十公里,一门战斗射速每分七发的一百毫米线膛炮,一挺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两挺七点六二毫米机枪,还配有红外夜视仪,厚装甲,流线炮塔。火力和装甲防护强,机动性好,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结实耐操。

    其中任何一项技术单拿出来,都足够此时的凯恩眼馋的了,也足够后来的虎式坦克参照模仿,不怕他不上钩。

    郭彩凌递过来一封信。

    “含月说,是胶澳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