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公子是无缺 » 第2章九年前故事

第2章九年前故事

    花无缺知道这老人,正是这庄子的三位庄主之中的老二。之前那个独臂黑衣人叫冷三,正是去向他们三人请示的。

    “不要脸”当先站了起来,笑道:“若是等别人,那可不行,但是等前辈,在下等上一年半载也没关系。”

    二庄主笑道:“金大侠忒谦了。”

    目光一转,道:“今日之会,能得五台山天龙寺天法大师,青城玄都观断虹道长,‘华山玉女’柳玉茹姑娘,‘玉面瑶琴神剑手’徐若愚徐大侠,长白山‘雄狮’乔五侠,‘巧手兰心女诸葛’花四姑,丐帮‘见义勇为’金不换金大侠七位俱都前来,在下实是不胜之喜,何况还有这位……”

    定睛看向沈浪,笑道:“这位少年英雄,大名可否见告?”

    “脏人”断虹子冷冷道:“无名之辈,也配与我等相提并论。”

    沈浪笑道:“不错,在下本是无名之辈。”

    二庄主含笑道:“阁下如不愿说出大名,老朽也不敢相强,但阁下之武功,老朽却当真佩服得很。”

    众人都看向沈浪,上下打量,沈浪则微笑不语。

    “华山玉女”柳玉茹忽然道:“前辈召唤咱们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二庄主道:“柳姑娘问得好,老朽此番相请各位前来,确实有件大事,要求各位赐一援手。”

    柳玉茹娇笑道:“求字咱们可不敢当,有什么事,李老前辈只管吩咐就是。”

    二庄主道:“此事始末,各位或许早已知道,但老朽为了要使各位更明白些,不得不从头再说一遍……”

    语声微顿道:“故老相传,武林中每隔十二年,便必定大乱一次。九年前,正是武林大乱之期,仅仅三四个月间,江湖中新起的门派便有十六家之多。每个月平均有九十四次知名人士的决斗,一百八十多次流血争杀,每次平均有十一人丧命,未成名者还不在此数……”

    他长长叹了口气又道:“其时武林之混乱情况,由此可见一斑,但到了那年入冬时,情况更比以前乱了十倍。”

    说到这里,他停了半晌,方接道:“只因那年中秋过后,武林中突然传开件惊人的消息,说是百年前‘无敌和尚’仗以威震天下的‘无敌宝鉴七十二种内外功秘笈’,即是藏在衡山回雁峰巅。”

    他自取杯浅啜,接道:“这消息不知从何传出,但因那‘无敌宝鉴’,实是太以动人,是以武林群豪,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谁也不肯放过这万一的机会,闻讯之后,便将手头任何事都暂且抛开,立刻赶去衡山。闻得江湖传言,衡山道上,每天跑死的马,至少有百余匹之多,武林豪强行走在道上,只要听得有人去衡山便立刻拔剑,只因去衡山的少了一人,便少了个抢夺那‘无敌宝鉴’的敌手,最可叹的是,有些去衡山的旅人,也无辜遭毒手。”

    他沉痛地长叹一声,道:“那时正是十一月底,天上已开始飘雪,武林群豪为了抢先一步赶到衡山,纵然在道上见到至亲好友的尸身,也无人下马埋葬,任凭那尸身掩没在雪花中。事后老朽才知道,还未到衡山便已死在路上的武林高手,竟已有一百八十余人之多。其中有三人,已是一派宗主的身份。这情况却又造成了一个人的侠名,此人竟肯牺牲那般宝贵的时间,将路尸一一埋葬。”

    “世家公子”徐若愚插口道:“此人可是昔日人称‘万家生佛”的柴玉关?”

    二庄主道:“不错……徐少侠见闻端的渊博。”

    徐若愚得意道:“在下曾听家师言及,说这柴大侠行事正直,常存侠心,武林人士无不敬仰。只可惜也在衡山一役中不幸罹难,而且死得甚是悲惨,面目俱被那世上最最歹毒的暗器‘天云五花绵’所伤,以致面目溃烂,头大如斗……唉!当真是苍天不佑善人,好教吾等后生晚辈扼腕。”

    别人说他见闻渊博,他更是滔滔不绝,将所知之事俱都说出,只道那二庄主必定又要夸赞他几句。

    哪知二庄主又默默无语,过了半晌,缓缓道:“那时稍有见识之武林豪士,已知单凭一人之力,是万万无法自如此局面中夺得真经宝鉴的。于是便在私下聚集同道,组成联盟之势,那些阴险狡诈之人,更是从中挑拨离间,无所不为。有些淡泊名利之人,本无心于此,却也被同门师弟,或是同道好友以情分打动,请来助拳,而不得不卷人这旋涡之中。”

    他顿了一顿,又道:“只因一些凶狡之徒,因是想夺得真经,肆虐天下;侠义之士,更是怕真经被恶徒夺去,江湖便要从此不安。各人夺取真经的目的,虽然大有不同,但人人都想将真经据为己有,也是不容否认的事。三日之间,衡山回雁峰竟聚集了将近两百位武林英豪,而且都是不可一世的绝顶高手。武功稍微差些的,不是未至回雁峰便已死去,就是半途知难而退了。”

    他不但将此事说得十分简要,而且言语有力,动人心魄,连花无缺也听得十分入神。

    只听他接着道:“这帮武林高手,来自四面八方,其中不但包括了武林七大门派的掌门人,就连一些早已洗手的魔头,或是久已归隐的名侠亦在其中。两百人结成了二十六个集团,展开了连续十九天的恶战。”

    他黯然长叹,接道:“在那十九天里,衡山回雁峰上,当真是剑气凌霄,飞鸟绝迹。无论是谁,无论有多么高明的武功,只要置身在回雁峰上,便休想有片刻安宁。只因那里四处俱是强敌,四面俱有危机,每个人的性命,俱都悬于生死一线之间。自‘中州剑客’吃饭时被人暗算,‘万胜刀’徐老镖头睡觉时失去头颅后,更是人人提心吊胆,连吃饭睡觉都变成了极为冒险的事……

    “这连日的生死搏杀,再加上心情之紧张,竟使得每个人神智都失了常态,平日谦恭有礼的君子,如今也变成了谁都不理的狂徒。衡山派掌门人玉玄子,五日未饮未食,手创第六个对手后,首先疯狂,竟将他平生唯一知己的朋友’石棋道人‘一剑杀死,自己也跳下万丈绝壑,尸首无存。”

    突听“当”的一响,竟是花四姑听得手掌颤抖,将掌中酒杯跌落到地上。

    二庄主缓缓阖起眼帘,缓缓接道:“这十九日恶战之后,回雁峰上两百高手竟只剩下了十一人,而这十一人亦是身受内伤,武功再也不能恢复昔日的功力。武林中的精华,竟俱都丧生在这一役中。五百年来,江湖中大小争杀,若论杀伐之惨,伤亡之众,亦以此役为最。”

    花无缺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七个人这么倨傲了,看起来整个江湖已经断层了,根本没有什么老一辈高手,在座的这七个人,很可能就是江湖上声名最响亮的了。

    至于沈浪,花无缺看到了当年在珠光宝气阁时自己的影子:都是二十岁左右,都是初出江湖,都是几乎无敌于世,甚至,练的都是《明玉功》。

    这最后一条也是花无缺盯上沈浪的原因,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也有《明玉功》。

    只不过沈浪明显比不上花无缺当时的功力,沈浪的明玉功才第六层。但如果这个江湖真的断层了,沈浪估计也难寻敌手。

    另外,沈浪的明玉功和花无缺的还有些细微出入,具体效果会有什么不同,也是花无缺想知道的。

    花无缺在思考,大厅那边也寂静良久,二庄主才缓缓道:“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便是此事根本只不过是欺人之局。我与齐智齐大哥,连天云连三弟,少林弘法大师,武当天玄道长,以及那一代大侠‘九州王’沈天君,最后终于到了回雁峰巅藏宝之处。那时我六人俱已是强弩之末,合六人之力,方将那秘洞前之大石移开。哪知洞中空无一物,只有洞壁上以朱漆写着五个大字:‘各位上当了’……”

    虽已事隔多年,但他说到这五个字时,语声仍不禁之为颤抖。仰天吐出口长气,方自接道:“我六人见着这壁上字,除了齐大哥外,俱都被气得当场晕厥。我醒来时,才发觉沈大侠与少林弘法大师,竟已……竟已死在洞里……原来这两位大侠悲天悯人,想到死在这一役中的武林同道,自责自愧,悲愤交集,竟活生生撞壁而死。武当天凝道长伤势最重,勉强挣扎着回到观中,便自不治。只有我兄弟三人……我兄弟三人……一直偷生到今日……”语声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雄狮”乔五突然拍案道:“生死无常,却有轻重之分。李老前辈之生,可说重于泰山,焉能与偷生之辈相比。李老前辈如若也丧生在衡山一役之中,哪有今日之‘仁义庄’,来为江湖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