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公子是无缺 » 第3章仗义疏财沈公子,万家生佛柴玉关

第3章仗义疏财沈公子,万家生佛柴玉关

    二庄主黯然叹道:“衡山一战中,黑白两道人士,虽然各有损伤,但二流高手之中的白道英侠,十九丧生,黑道朋友大多心计深沉,见机不对便知难而退,是以死得较少。正消邪涨,武林局势若是至此而变,我等岂非罪孽深重?是以我齐大哥才想出这以悬赏花红,制裁恶人之法。因此举不但可鼓励一些少年英雄,振臂而起,亦可令黑道中人,为了贪得花红,而互相残杀。”

    花四姑叹道:“齐老前辈果然不愧为武林第一智者。”

    二庄主道:“怎奈此举所需资金太大,我弟兄虽然募化八方,江湖中十八家大豪也俱都慷慨解囊,数目仍是有限。这其间便亏了‘九州王’沈大侠之后人,竟令人将沈大侠之全部家财,全部送来。沈大侠簪缨世家,资财何止千万,此举之慷慨,当真可说得上是冠绝古今。”

    乔五击节赞道:“沈大侠名满天下,想不到他的后人亦是如此慷慨,此人在哪里?乔某真想交他一交。”

    二庄主叹道:“我兄弟也曾向那将钱财送来之人再三询问沈家公子的下落,好去当面谢过,但那人却说沈公子散尽家财之后,便孤身一一人,浪迹天涯去了。最可敬的是,当时那位沈公子,只不过是个十岁左右的髫龄幼童,却已有如此胸襟,如此气魄,岂非令人可敬可佩。”

    柳玉茹幽幽长叹一声道:“女子若能嫁给这样的少年,也算不负一生了……”

    徐若愚冷冷道:“世上侠义慷慨的英雄少年,也未必只有那沈公子一个。”

    柳玉茹冷冷瞧他一眼,道:“你也算一个么?”

    沈浪含笑接口道:“徐兄自然可算一个的。”

    徐若愚怒道:“你也配与我称兄道弟。”

    沈浪笑道:“不配不配,恕罪恕罪……”

    柳玉茹看了沈浪一眼,不屑的冷笑道:“好个没用的男人,当真丢尽男人的脸了。”语声中充满轻蔑之意。

    沈浪只当没有听到。花无缺听了却是心头明白:那个可敬可佩的沈公子,十之八九便是这位沈浪沈公子了。

    他那句“徐兄自然可算一个的”,分明是自谦之语,那徐若愚却以为是在奉承。

    而这柳玉茹也是肤浅的很,看来是家中长辈在此前之役尽丧,缺了家教,连谦虚都不懂。男人的脸面岂是几句言语决定的?

    二庄主不再等别人说话,也咳一声,道:“我弟兄执掌‘仁义庄’至今已有九年,这九年,遭遇外敌,不下百次。我兄弟武功十成中已失九成,若非我等那忠仆义友,冷家兄弟拼命退敌,‘仁义庄’只怕早已烟消云散。而‘仁义庄’发出之花红赏银,至今虽然已有十余万两,但昔年之母金,却至今未曾动用,这又都全亏冷二弟经营有力。他一年四季,在外经营奔走,赚来的利息,已够开支。这兄弟三人义薄云天,既不求名,亦不求利,但‘仁义庄’能有今日之名声,却全属他兄弟三人之力,我弟兄三人却只不过是掠人之美,徒得虚名罢了,说来当真惭愧的很。”

    柳玉茹嫣然笑道:“李老前辈自谦了……你老人家今日令晚辈前来,不知究竟有何吩咐?”

    二庄主沉声道:“衡山宝藏,虽是骗局,但衡山会后,却的确遗下了一宗惊人的财富。”

    金不换急道:“什么财富?”

    二庄主道:“上得回雁峰之两百高手,人人俱是成名多年之辈,武功俱有专长,这些人自知上山后难有生还之望,唯恐自家武功,从此失传,都要将自身的武功秘笈和一些遗物交托下来。而这些人有的并无传人,有的传人已先死在此役中,纵有传人,也不在身边,是以到底要将遗物交托给谁,便成了一件很难决定之事。最后只有将遗物埋藏在隐秘之处,自己若不能活着来取,也好留待有缘……

    “这时那‘万家生佛’柴玉关正是声誉雀起,江湖中人人都赞他乃是英雄手段,菩萨心肠。而柴玉关平日就轻财好友,武林中成名英雄,大半与他有交,是以每人埋藏遗物时,谁也没有避他,有些人甚至还特地将藏物之处告诉了他,自己若是亡故,便托他将遗物安排。”

    二庄主长叹一声,接道:“衡山会后,活着的十一人中,倒有七人俱是将遗物交托给柴玉关的,但他们既然还活着,自然便要将遗物取回。哪知到了藏物之处,他们所藏的秘笈与珍宝,竟都踪影不见,在那藏物之地,却多了张小小的纸柬,上面写的赫然竟也是:各位上当了。”

    徐若愚道:“但……柴前辈却已中毒而死……”

    二庄主道:“谁也没有瞧见柴玉关是否真的死了,又怎知他不是将自己衣衫换在别人的尸身上?何况,我齐大哥研究字迹,那洞中‘各位上当了’五个字,笔迹完全与柴玉关一样。再仔细一想,那‘回雁峰藏有无敌宝鉴’的消息,十人中也有五、六人是自柴玉关口中听来的。这些武林高手俱都对柴玉关十分信任,不觉再传说了出去。而别人却对这些武林高手十分信任,这消息才会越传越广,越传越真实了。”

    他怨恨道:“他处心积虑,如此做法,不但可将武林高手一网打尽,让他一人称雄。还可令当时在武林扬名的武功,大半从此绝传,教武林永远不能恢复元气。他自身得了这许多人遗下之武功秘笈,自可身兼各家之长。那时他纵横天下,还谁能阻挡?这些年他始终未曾现身,想必已将各门派的武功奥秘,全都研习了一番。此时此刻,便是他再出山之日了。”

    寂然良久,那五台天法大师方自缓缓道:“若果真如此,此人当真可是说千百年来,江湖中第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但这些事虽然证据确凿,终究不能完全确定这些事俱是柴某所为,不知李老前辈以为然否?”语声缓慢,声如洪钟,分析事理,更是公平正大。

    二庄主叹道:“大师说的好,大师说的好,这也正是我等相请各位前来的原因……三年后,我等突然发现,玉门关内外,出现了一位奇人。此人不但行踪飘忽,善恶不定,最令人注意的,乃是此人身怀各门派武功之精华。每一出手,俱是不同门派的招式。曾有人亲眼见他使出武当,少林,峨嵋,崆峒,昆仑五大门派之不传秘学,而那些招式连五大门派之掌门人都未学过。”

    二庄主接道:“还有,此人举止之豪阔奢侈,也是天下无双。每一出行,随从常在百人之上,一日所费,便是万两白银。从无人知道他的姓名来历,亦无人知道他落足之处。只知他本在边疆招集恶徒以为党羽,而今势力已渐渐扩张,渐渐侵至中原一带,竟似有独霸天下之势。”

    徐若愚脱口道:“此人莫非便是柴玉关不成?”

    二庄主叹道:“此人一出,我齐大哥便已疑心他是柴玉关,立刻令人探听此人之行踪,一面又令人远至四面八方,搜寻有关柴玉关之平生资料。我等三人对柴玉关这历史所知越多,便越觉此人可疑可怕。”

    天法大师沉吟道:“不错,天下英雄虽都知‘万家生佛’柴玉关之侠名,但他成名前之历史,却是无人知道。”

    徐若愚接道:“莫非他成名还有什么隐秘不成?”

    二庄主沉声道:“我弟兄三人耗资五十万,动员千人以上,终于将他之身世寻出一个轮廓,方才已将所有资料抄录下一份,各位不妨先看看再作商量。”

    他将手中纸卷展开挂在墙上,目光却凝注着门窗,显然在提防闲人闯入。

    此时又有个垂髫童子送来八份纸笔,天法大师等每人都取了一份。

    那纸卷共有两幅,花无缺的引力场能够大致分辨人的表情,但是纸上的字迹,虽然也有差别,但是想要分辨,却还做不到。他对那柴玉关身世并不好奇,不管那个神秘人是不是柴玉关,他既然要侵占中原,对花无缺来说,他就已经离死不远了。

    好一会儿,想来众人俱已看完,且已将要点记下,二庄主方自沉声道:“各位可瞧出这两人是否许多相同之处?”

    徐若愚抢先道:“这两人最少有十三点相同之处,面白,眉垂,鼻钩,体长,手美,衣华,好酒,好色,好财,嗜食异味,不进猪肉,手上喜御指环,说话喜作手势……捋须也算手势,是么?”

    花无缺了然,那两幅纸卷,应该分别列了柴玉关和神秘人的生平特点。

    柳玉茹却冷冷道:“还有两点,你未瞧出。”

    徐若愚皱眉道:“哪两点?”

    柳玉茹道:“柴玉关嘴厚有痣,欢喜王却留有长须;柴玉关眉心有球,欢喜王眉心有道刀疤。这两点看来最不明显,其实却最当注意。还有两人俱都能言喜笑,乐于交友,实是太容易看出来了,我真不屑说出。”

    徐若愚道:“哦?……是么?”转过头去,端起酒杯,仰起脖子倒下喉咙,再也不去瞧柳玉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