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生的使命 » 第四章 门店开业

第四章 门店开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五一假期了,在五一当天,陈建军跟王欣很早就到了店里,他们的朋友也陆陆续续过来送花来了,王欣那边的朋友比较多,大多都是艺术圈里面的老师,有的已经退休了,陈建军这边虽然在上海的同学,朋友也很多,但是很多人放假都回老家了,有一个上海本地的同学张婷婷跟她关系不错,陈建军也认识她老公,她老公名字钱顺超,他们几个人都是一个大学毕业的,之前他们订婚,结婚的时候,陈建军都去过,也送过礼,所以这次听到陈建军开店,而且就在宝山这边,他们刚好在宝山这边办事情,所以一大早就来了,他们一来,感觉像是给陈建军撑场面来的,钱顺超开着一百多万的保时捷带着张婷婷来了,车子就停在店的对面,他们没带什么花,也没带什么礼物,钱顺超给陈建军恭贺之后,拉着他到了店门口旁边,给他塞了一个红包,陈建军立马把红包收了起来,他们都知道,如果被王欣看到了,会有些尴尬,因为这个红包是钱顺超跟张婷婷来还人情,礼尚往来的,陈建军心里很清楚,而且红包的金额应该是一千元,之前他参加婚礼给的份子钱也是一千元。

    钱顺超看到店里面坐满了人,于是跟陈建军说想在附近逛逛看看,陈建军跟王欣打好招呼后,就带着他们去附近走走,由于今天是节日,而且招商部那边也组织了活动,古镇里特别热闹,有上海的阿姨在古镇里面表演才艺,古镇里面还有许多卖各种小吃的摊位,大人小孩等都涌入古镇,陈建军觉得今天是这些天以来,古镇最热闹的一天,如果每一天都跟今天一样,在古镇里面开店的老板,生意肯定都不会差的,因为人流量就代表着有生意可做。

    在散步的时候,钱顺超问道:“你们一起合伙开这个店投入大吗?”

    “也就十多万,不大的。”陈建军笑着说。

    “这个古镇环境还是不错的,旁边就是河流,来逛的人也多,以后生意肯定会不错的。”张婷婷说。

    “生意怎样的话,不好说,我们现在不仅做门店生意,网上也在做,目前来说,还可以的。”陈建军真诚地说。

    “如果你们这个古镇发展得跟七宝古镇,或是城隍庙那样的话,每天都能有许多人去逛,去购物,打卡,那一年可赚不少钱。”钱顺超笑着说。

    “之前我跟我合伙人来这边看的时候,我也有预想过,但是,这边的古镇毕竟是新建的,而且这个古镇很小,几分钟就可以逛完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宝山这边有个这么小的古镇,所以还得长期看看。”陈建军详细地说道。

    “也是,说起七宝古镇,城隍庙,大家基本上都知道的,经过时间的沉淀,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张婷婷说。

    “你们这边应该没做什么推广吧。”钱顺超问道。

    “我跟我朋友之前问了招商部那边,他们说有在做推广,具体怎样,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清楚。”陈建军说道。

    他们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聊天,十多分钟的时间,就逛完了,回到了陈建军店里,此时,王欣还在陪他的朋友们聊天,给他们泡茶喝,钱顺超对陈建军说:“我们还有一些事情,就先走了,到时下次再好好聚聚。”

    “中午一起吃个饭吧,餐厅都定好了。”陈建军说。

    “这次真的是有事情,反正我们都在上海,有的是时间见面聚餐。”钱顺超说。

    “好的,也行,你们开车注意安全,下次见。”陈建军看着他们说。

    “好,拜拜了,你先回去招待客户,有人进店了。”张婷婷笑着说。

    陈建军看到客户进门了,热情地陪伴在旁边,他给客户介绍。

    陈建军笑着说:“我们店今天正式开业,做五一优惠活动回馈新老客户,所有的作品都打七折。”

    客户说:“这些茶壶看着都还不错的,具体都是什么价位呢?”

    陈建军给客户介绍道:“我们的茶壶价格在六百到三千不等,主要是定位实用级别,当然了,三千以上,一万多,几万,十多万的收藏级别的茶壶,我们也有,不过在宜兴仓库那边,有的在老师家里,如果您需要的话,我们也是可以给您安排拿货过来,或是带您去老师家里去看看。”

    客户微笑着说:“我平时就用紫砂壶喝茶,实用为主。”

    陈建军笑着回复道:“实用的话,那您是来对地方了,我们的茶壶就是实用为主,请问您平时几个人喝茶比较多呢?”

    “通常一两个人喝茶比较多。”客户说。

    “一两个人喝茶的话,建议您买一把中小品壶就好,容量在两百二十毫升左右合适。”陈建军诚恳地说。

    “老板有推荐的茶壶吗?”客户问道。

    此时,陈建军第一时间就想到夏老师的作品,他答应帮夏老师多推荐,多卖一些他的作品,于是,陈建军说道:“您可以看看这个夏老师作品,夏老师从事紫砂壶制作二十多年,有着扎实的做壶水平,他的作品采用的泥料都是家藏的老泥料,不仅泥料细腻,透气性好,而且养个一星期左右就可以出包浆,特别地美。”

    客户此时拿着夏老师的一款仿古壶正仔细地抚摸,眼睛完全停留在欣赏这款茶壶上,他打开壶盖,认真地看着里面的介绍,看完后,他似乎对这款壶很喜欢,问道:“这款壶里面标价一千元,打完折就是七百块钱。”

    “是的,平时这款壶卖一千元,现在是活动,最优惠价给到新老客户,就七百块。”陈建军说。

    “这款壶我要了,能否送两个小茶杯给我。”客户问道。

    “可以的,您自己挑选一下,看喜欢哪种茶杯。”陈建军平静地说。

    客户挑选好了两个紫泥的茶杯后,然后用微信付款了七百块给陈建军,陈建军收到款后,认真地给客户把茶壶用锦盒装好,茶杯先用泡沫包起来,然后用胶带包裹严实,最后把锦盒跟杯子放入定制的手提袋里给客户,然后送客户离开。

    此时,王欣一边聊天,一边在网上聊生意,在陈建军接待这个上门客户的时候,她刚好也谈了一笔生意,她微信里面截图给陈建军看,她卖了两把茶壶,总共三千多块钱,陈建军非常高兴,他喜欢这种赚钱的感觉,自己当老板,一天的收入,可能是打工上班时候一星期,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的收入。

    王欣的朋友比较多,有的人来了,送个花,打个招呼就走了,有的在这边喝茶,店里实在坐不下了,王欣让陈建军带她的朋友去对面的湘菜馆餐厅去坐坐,他们早就在那边定了包厢,可以坐十多个人,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十一点半左右,这个时候也是饭点了,王欣看到也没啥客户上门,就跟陈建军商量先关门,我们带着这些朋友吃午饭,他们大老远跑过来也不容易,得好好招待一下。

    于是,他们把店先关了,然后就去湘菜馆餐厅去吃饭了,陈建军他们第一次招待这么多人,总共有十二个人,他们点了十五个菜,因为喝酒的很少,他们没有点酒,点了几大瓶果汁,菜陆陆续续地上来了,王欣招呼大家不要客气,尽管吃,今天你们要吃好,喝好,开心,于是,大家都动了筷子在夹自己想吃的菜,陈建军看到服务员把饮料上来了,就礼貌地站了起来给各位来宾倒饮料,这些人都是王欣的朋友,尽管陈建军一个人也不认识,但是他很开心,他没想到王欣的朋友这么多,留下的十个在这边吃饭,走了的也有十多个,陈建军觉得开业大家一起过来捧场,图的就是一个热闹,这些吃饭的人当中就只有一个人买了茶壶,不过没关系,陈建军跟王欣也没想着他们买茶壶,能买最好,不买也没关系,今天是节日,也是开业的好日子,大家在一起喝茶,聊天,吃饭,开心就好了。

    陈建军给大家倒完饮料后,回到座位上,此时,一位满头银发,大概七十岁的老人站了起来,王欣跟他介绍过,这个是她认识的一位画画的,大家都叫他陈老师,他现在退休了,今天特意赶过来给我们捧场。

    陈老师激情地说:“今天我们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今天也是王总跟陈总门店开业的好日子,让我们举杯以饮料代酒,给两位年轻的老板表达我们真诚的祝贺,祝福他们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于是,大家一起干杯了。陈建军跟王欣两个人很少参加这种场面的聚餐,也不知道餐桌礼仪,看到陈老师起了一个带头的好榜样,他们心里非常高兴,这个时候王欣悄悄地对陈建军说:“等会我去给他们杯子倒满饮料,然后我们要去回敬他们,今天我们是主人,他们都是客人,我们要尽地主之谊,免得被别人笑话。”

    “是的,我去给他们倒饮料吧,然后再回敬他们。”陈建军说。

    “你先前已经倒过了,现在轮到我了。”王欣说。

    于是,王欣起身给各个客人倒饮料,全部弄好后,王欣跟陈建军站起来,举着饮料,此时,客人们也都站起来了,王欣说:“我们店今天开业大吉,非常感谢各位叔叔,阿姨,朋友们的热情捧场,以后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我们会尽全力帮助。”紧接着,陈建军笑着说:“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大家有说有笑地聊天,吃菜,吃了一个多小时,菜也上齐了,大家也都吃饱了,有人说有事情就先走了,几个相互认识的叔叔好久没聚在一起了,他们让王欣跟陈建军去店里做生意,不用管他们,他们在这聊天,之后就回去了。

    王欣结完账后,就跟陈建军回到店里,王欣一边收拾茶桌上的杯子,一边笑着说:“这一顿饭好便宜呀,我本来以为至少要一千多,没想到吃了十多个菜,还有喝了那么多饮料,总共花费八百块不到。”

    “是的,难怪这家湘菜馆餐厅每天都这么多人来吃饭,有时候还没有位置,因为这个餐厅的菜不禁实惠,而且好吃。”陈建军认真地说。

    “以后如果我们招待其它的朋友,我们就选这个餐厅,节约钱,而且口味还不错。”王欣说。

    “可以的,对了,你把我们上午吃饭的钱,以及我们上午的营业收入计个账,到时我们晚上再做个总体统计。”陈建军说。

    “好的,希望今天多赚点钱,我在前几天就看了黄历,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日子,我们也喜迎了开门红。”王欣说。

    于是,收拾好茶桌后,王欣把账本拿了出来,他们把自己上午的收入,支出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账。

    陈建军休息了半小时后,他发现今天开业,在楼下这几个门店里,左边那个店的陈大哥那边没啥人,就两个朋友在那边喝茶,他老婆,孩子也来了,右边东东的那个玉石店人还挺多的,他们开业仪式也搞得很隆重,除了李阿姨,王叔那边的许多朋友来捧场,冬冬那边也来了不少朋友,冬冬的朋友们在店门口来了一场萨克斯表演,吸引了不少的观众来围观,表演结束后,不少人由于好奇,去店里逛逛看,有的人也来到陈建军他们店里逛逛看,大家在这边看热闹的时候,也带来了生意,陈建军很喜欢这种人来人往,大家好奇的这种氛围,因为有人来店里看,即使不买,也是潜在的客户,说不定有朋友需要,到时可以推荐,或者之后想买茶壶送礼物,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店,所以,对于每个上门来的客户,无论买与不买,陈建军都会积极主动,去添加客户的微信,大多数客户也都是愿意添加的,因为陈建军在微信朋友圈里面也会展示各种茶壶,茶叶,杯子,茶宠,瓷器等作品,让客户看起来,进行选择也更加方便,直观。

    下午店里也来了不少客户来看茶壶,买茶壶,陈建军也卖出了几把茶壶,对于网上客户购买的茶壶,陈建军抽时间把茶壶打包好,然后安排顺丰小哥过来拿货,今天给客户安排寄过去,然后他把订单号发给了客户,让客户放心。晚上他们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又回到了店里做生意,相比于白天,晚上的客户很少,不过,他们也卖了一把一千多的茶壶,还有卖了几个二百多的紫砂盖杯,到了晚上八点半左右,在古镇里面逛街的人也少了,他们准备收拾一下,然后回家。

    王欣说:“我们统计一下今天卖了多少钱,除去我们的成本,看看净利润多少。”

    陈建军说:“你把账本拿出来,我们来登记核对一下看看。”

    于是,王欣把账本拿了出来,她先登记了陈建军今天卖的壶收入,成本,然后把自己今天卖的壶收入,成本做了记录,弄好后,全部收入,减去成本,就计算好了净利润,他们今天总共卖了十六把茶壶,三个杯子,总共营业收入两万六千元,除去成本九千八百元,今天他们的净利润是一万六千二百元,平均每个人收入八千一百元,陈建军跟王欣非常地开心,今天正式营业,做优惠活动,第一天真的是开门大吉,收入还是让他们很满意的,他们对于之后的生意也是充满希望。

    他们核对好账单后,除去他们今天请客吃饭的钱,王欣把其它收入的资金转给陈建军,让他掌管资金,他们约定,一星期或是半个月分账一次。

    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他们都没有休息,而是每天很早就到了店里开门做生意,虽然说古镇里面人流量没有第一天火爆,但是也有不少人来这里游玩,吃饭,闲逛,上门买茶壶的客户每天也都有,在假期最后一天,刘文学带了几个大学老师来到店里,王欣知道刘文学带客户过来,基本上是要买茶壶的,她热情地给老师们泡茶喝,然后跟他们聊天。

    陈建军问道:“老师你好,你们想买一款什么样的茶壶呢?”

    刘文学在老师们来店里的时候给陈建军他们介绍了每个老师姓什么,她们都是上海海事大学的老师,陈建军记在脑海里了,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唐老师说道:“听小刘说,你们店里有个叫范峰老师的作品很不错,特意过来看看。”

    “是的,范老师的作品是我们店里的主打作品之一,每一把壶都是全手工制作,而且泥料采用的是珍藏的,稀少的,老泥料,透气性非常好,壶的做工也非常精致。”陈建军介绍道。

    “他的茶壶在哪里呢,你带我们看看。”唐老师说。

    于是,陈建军带着唐老师他们来到范峰老师的茶壶所在的架子前面,刘文学也是非常认真地给唐老师他们介绍,他说:“之前我也有好几个朋友也买了范峰老师的作品,他们非常喜欢,养了一星期左右,壶就养出包浆了,昨天还发我看了照片,说很喜欢范老师的作品,之后打算再买几把。”

    “是的,刘文学说的没错,他朋友买过几把,这种泥料做出来的壶特别好养,而且透气性特别好,等会唐老师你选好后,我给你展示一下它的透气性。”陈建军说道。

    “我先挑选看看,选好后,我直接放在茶桌上。”唐老师温柔地说。

    范老师的作品有十多款,唐老师认真地看了每一款作品,经过几分钟的挑选,她选了两把壶,一把朱泥的西施壶,一把老紫泥的石瓢壶。

    接着,陈建军给老师们展示了壶的透气性,他在壶里面装一些水,然后把里面的水倒掉,在壶里面的水被吸收,一瞬间壶里面就变得干燥,老师们觉得很神奇,开心地笑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茶壶,之前他们用的茶壶做不到这一点。

    陈建军说:“紫砂壶的泥料有很多种,普通的泥料透气性没有这么好,而且养出包浆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范老师所采用的泥料是是市场上非常稀少的老紫泥,是祖辈存留下来的,泥料稀少,质地柔软,透气性好,我再给你们展示一下壶的做工如何精细。”

    “好的,你给我们展示看看。”唐老师笑着说。

    于是,陈建军把石瓢壶装满水,然后展示了它的出水情况,壶水挺拔地从壶里面涌射出来,在空间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而且壶盖与壶身紧密结合,不溢水,壶嘴也不留口水,之后,陈建军又展示了西施壶,做工同样精细,而且壶的气密性特别好,按住壶盖的出气口,壶水就不会流出来,展示完后,陈建军问道:“唐老师觉得这两款壶如何呢?”

    唐老师说道:“这两款壶我很喜欢,我一次性拿两把的话,价格方面是否能再便宜一点呢?”

    看到唐老师这么说,陈建军知道,这笔生意肯定可以做成,他真诚地说:“唐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刘文学介绍过来的,价位方面,我们肯定给你最优惠价,我算一下。这两款壶原价加起来是五千九百元,现在我们做优惠活动,打七折,打完折最优惠价是四千一百三十元,给唐老师你的最低价是四千元整。”

    “可以的,之后用得好,我还会再买,或是给你介绍朋友过来。”唐老师满意地说。

    “好的,那唐老师你加一下我微信,钱你微信转给我,之后有遇到啥问题,也可以微信咨询我。”陈建军说。

    “好,到时得麻烦你了。”唐老师说。

    唐老师加了陈建军得微信后,很快就把钱转给了陈建军,陈建军收到钱后,就开始帮忙打包茶壶,他还特意送了两块壶巾以及两只养壶笔给唐老师,全部弄好后,刘文学开车载着她们就离开了。

    王欣这个时候拿出账本进行记账,陈建军说:“这次我们得在壶的成本上多加四百元,之前我们跟刘文学约定过吗,只要他带来的客户,买一把壶价格在两千以上,我们给他两百块钱红包,这次买了两把两千块以上的壶,我现在给他转四百块钱。”

    “可以的,你不说,我差点把这个事情忘记了。”王欣笑着说。

    “我们做生意要想做得长久,做大,肯定要讲人情的,如果我们不给他发红包,就是给他的红包资金太少,我相信下次,即使他那边有朋友或是客户要买茶壶,也不会带到我们店里拿货。”陈建军严肃地说。

    “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做生意也是做长期的生意,对于这些给我们带来了客户的朋友,我们回报他们也是应该的。”王欣说道。

    下午的时候,店里没啥客户上门来,于是,陈建军抽半小时去跑步散步,他这段时间忙着,好久都没怎么运动了,他打算沿着河流旁边的林荫道进行跑步,他先活动了一下手脚,然后散步走了几分钟左右,再开始跑步,他发现跑起来,真的很舒服,此时,林荫道上也有其它的人在跑步,他看到一个阿姨,头戴着白色的帽子,在林荫道快速地进行跑步,跑得一身都是汗,陈建军不喜欢快跑,他喜欢慢跑,一边欣赏路上的风景,一边思考问题,他发现河岸两边都有不少人在钓鱼,他知道,这些人基本上是上海本地的,很多人已经退休了,他们退休后,没有什么事情做,就出来钓钓鱼,有的人一边钓鱼一边悠闲地喝茶,还有的人一边钓鱼,一边很享受地抽着香烟,陈建军不喜欢钓鱼,也不羡慕这些人悠闲的生活,他觉得钓鱼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精力,金钱的。买个一般的钓鱼竿都得好几百,好的上千,几千,1万多,几万等都有,对于钓上来的鱼,大多数人就是钓着玩玩,在回家之前,又会把鱼放生到河里。

    陈建军觉得钓鱼最为无聊的就是需要漫长地等待鱼儿上钩,很多人可能地方选的不好,等两三个小时,或是钓了一下午一条鱼都没钓到。这种无异于白白地浪费时间,精力,他觉得与其这样浪费了一下午的时间,精力,还不如去运动,跑跑步,或是看看书,跟朋友聚聚等,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陈建军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不过他不喜欢钓鱼而已,并不是想表达他对钓鱼有什么偏见,他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

    跑了半个多小时后,陈建军也累了,但是他感觉身心特别舒服,他知道自己得坚持跑步,跑步不仅可以让自己保持好的身材,也会身体保持健康,他回想起大学四年的时间,几乎每天早上,如果没下雨,他都坚持去跑步,他以前特别讨厌跑步,跑个一圈四百米都气喘吁吁,身体状况也差,但是自从大一他养成了跑步的好习惯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他在大学里面的四年时间很少生病,他知道,是因为自己经常跑步,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了,抵抗力变强,把病毒给消灭了,随着他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每天忙着工作,赚钱,自己的休闲时间就少,也很少运动了,身体的免疫力变差,每一年他都要生两三次病,现在他又找回了大学时候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必须自律,每天都必须抽时间去运动半小时,虽然说赚钱很重要,但是赚到钱,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那有什么意义呢?他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想要取得什么成就,做成什么大事业,一切都皆有可能。

    夕阳西下,此时天空的晚霞映射出金黄色的光芒,陈建军马上拿出手机来拍照,记录这美好的风景,拍了几张照片后,他发现眼睛看到的自然景观,相比手机拍照的景色要更加直观,更加好看。

    陈建军站在桥上静静地欣赏着这夕阳美景,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平静的河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有很多小星星在湖面上跳舞,随着夕阳慢慢地消失在天空中,河面恢复了原有的平静。

    陈建军回到了店里,此时王欣肚子也饿了,王欣说道:“在古镇门口开的那个老盛昌面馆还挺大的,生意也火爆,我们晚上去吃点面,如何?”

    “好的,我刚跑完步,晚上也不想吃米饭,就吃点面呗。”陈建军说。

    他们关好门,然后来到了老盛昌店里,他们各自点了自己喜欢吃的面后,然后拿了牌子,等待服务员送到座位上。陈建军发现,来这里吃面的基本上都是上海本地人,他们讲着上海话,有的陈建军能够听懂,有的听不懂。

    正当陈建军在仔细观察周围的人时,王欣悄悄地对陈建军说:“你知道这个店一天的营业额有多少吗?”

    “应该有个一两万吧。”陈建军慢慢地说。

    “你说的一两万太保守了,我听隔壁的李阿姨说,这个店一天营业额最高都有五万多,平时也有两三万。”王欣认真地说。

    陈建军没想到这种店这么赚钱呀,他惊讶地说:“一天的营业额这么高,除去各种成本,一个月可以赚几十万吧。”

    “是的,还是开这种快餐店赚钱,而且这个店的位置特别好,就在古镇的门口,一眼就可以看到这个店,而且吃个面,吃个饭十多分钟就结束了,不占位置,吃完一波,又有下一波人过来,反反复复,从早上到晚上一直可以营业。”王欣羡慕地说。

    “他们这种店肯定比湘菜馆餐厅赚钱,以后我们赚钱了,也开这种快餐店,来钱快,资金周转也灵活。”陈建军笑着说。

    吃好晚饭后,他们回到了店里,正当他们准备泡茶喝的时候,一对夫妻笑着走进来,男的头上带着一顶休闲帽子,厚厚的眼镜片都快要贴到脸上了,国字脸,身着一套休闲服装,脚踩着运动鞋,女的一看就是富婆的表现,脸上的胶原蛋白满满的,平时肯定很注重保养,身穿一套运动服,运动鞋,年龄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看到客户来了,陈建军赶紧起身去进行迎接,陈建军走到客户身边笑着说:“欢迎进来看看,我们店这几天做优惠活动,超级划算的,你们看看有啥喜欢的没?”

    “看着你们年龄都很小呀,怎么开个这种茶壶店呢?”戴眼镜的男客户笑着问道。

    “我们也是属于第一次创业,之前有朋友喜欢茶壶,而且我们也喜欢喝茶,对于茶壶这一块也深入研究,了解,所以就想着开个茶壶店做生意。”陈建军说。

    正在他们聊天时,王欣已经泡好了茶水,她看到客户在店里停留,并且咨询了,她知道肯定有戏,于是她笑着招呼道:“大哥,嫂子,你们来尝尝我刚泡的茶,很好喝的。”

    夫妻二人坐下来品尝了茶,女的对茶这一块不懂,感觉跟喝水差不多,那个戴眼镜的大哥尝了一口后满意地说:“这茶还挺好喝的呀,有点甜润的感觉。”

    “这个是我朋友专门从云南带给我的金针红茶,两千多一斤的,特别好喝。”王欣自豪地说。

    “难怪哦,好的茶叶还是有贵的道理,我平时就喝两百多块一斤的茶叶,喝着虽然没这么好喝,也习惯了。”大哥笑着说。

    “两百多块的茶叶很一般,大哥跟嫂子要对自己好一些,喝茶是喝到肚子里,茶水会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好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身体健康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一般的,或是差的茶叶,不仅仅茶的味道一般,带点苦涩的感觉,而且茶渣等农药物质会残留在人的身体里面,长期下来,对于身体是有伤害的。”王欣认真地说。

    “小姑娘说的很有道理的,以后买点好的茶叶喝,难怪我每次喝茶都觉得有点苦涩的感觉,原来是茶叶的品质很低,价格很便宜。”嫂子看着大哥说。

    “之后我们店里也会进货一些好的茶叶,都是原生态绿色种植的,不喷洒任何农药,大哥过段时间可以来尝尝看,觉得好喝的话,可以买一点回家品尝。”陈建军说道。

    “可以的,之前便宜的茶叶,家里也不多了,喝完就不买了,到时看看你们这边的好茶叶。”大哥说。

    “没问题,到时我们把茶叶进货到上海了,我们第一时间告诉你。”王欣愉快地说。

    这个时候,大哥走到摆放盖杯的架子前面,问道:“你们的盖杯多少钱一个呢,想买一个回去喝茶。”

    “盖杯有三种价格,有三百多,四百多,五百多的,你选选看,喜欢哪一款。”陈建军问道。

    大哥在仔细地选择,此时,王欣跟嫂子两个人正在热情地聊天,王欣说道:“嫂子保养的真好,皮肤跟小姑娘似的。”

    “现在都老了,马上就要五十岁,要退休了。”嫂子说道。

    “真的看不出来嫂子马上五十岁了,你不说的话,我以为你才三十多呢?”王欣笑着说。

    “小姑娘嘴真甜,要是三十多岁就好了,岁月不饶人。”嫂子笑着说。

    “心态好就行,心态好,看得开的人显得年轻。”王欣说。

    “是的,我们现在心态非常好了,女儿也上大学了,大哥那边早就退休了,现在就等我过两年退休,到时我跟他一起去中国各个地方去旅游。”嫂子高兴地说。

    “真羡慕你们的生活呀,我们还得继续搬砖,我们也希望早点实现财务自由,到时可以退休不上班了。”王欣羡慕地说。

    “你们还年轻,以后肯定会实现目标的。”嫂子安慰道。

    此时,大哥已经选好盖杯了,原价三百多,打完折,也就两百多,大哥加了陈建军微信,陈建军才知道大哥姓张,他的头像就是在黄山那边旅游,在山顶拍的自拍头像,张大哥转完账后,陈建军就拿出锦盒,进行打包,然后用手提袋把锦盒装好。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要回去了。”张大哥说。

    “好的,张大哥你们回去路上注意安全,有空常来喝茶。”陈建军关心地说。

    “好,你们也早点回去吧。”张大哥说完,然后就跟嫂子离开了。

    陈建军跟王欣在店里坐了半小时后,看到没有其它客户上门来了,然后他们也关门,准备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