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一环 » 【困境】第十五章 罅隙微光

【困境】第十五章 罅隙微光

    在杨花乱飞的时节,原野和孟欣然举办了一场中规中矩的结婚典礼。

    和小城的大多数人一样,原野的父母花大半辈子辛苦攒下的积蓄,为他们在县城购置了一套三居室。当然,还留了一部分房贷给这对小夫妻,这些钱是老一辈能力范围之外的额度。

    孟欣然的父母是体制内的人,将近退休,给女儿陪嫁了成捆的铺盖被褥,当然还有添了点数返还的彩礼钱。

    一切基本都合于县城的风俗,摆席、请客,收礼、回礼,一直忙到天快黑。

    原野的父母这一整天嘴也说累了,脸也笑僵了,腿几乎跑断,不过人是喜笑颜开的,总算把一件大事完成了。

    孟欣然不大用得惯村里的旱厕,但还是体贴识礼地在村里住够了十天才回城。反倒是原野,怎么也待不住,巴望着早早结束婚假回去上班。

    孟欣然返岗第一天,刚好教研室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和第一轮听课指导。从县直学校覆盖到乡村小学,孟欣然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城乡的落差。

    冬县并不富裕,但正如全国任何地方一样,一级一级之间的差距还是明显的。乡村孩子,哪怕在新建的崭新教学楼里上课,穿着没有差别的校服,但他们眼中总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孟欣然起初说不上来那种不同是什么,他们眼里是清澈吧?乡村的孩子单纯、朴实、守规矩。

    但也有懵懂,可能来源于他们在学识上的欠缺,这是没体验过强烈竞争和知识暴击的人,眼里常常有的那种自足,没有野心,没有渴望。

    他们的家庭基本都距离富裕尚远,就算经济条件过关,精神上的丰富程度远远不够,其中还有不少是留守儿童,读书少,家人引导少,见的所谓的“世面”少,和书本知识有关的积累不丰富。就算给他们配备了电子阅读器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但那只是课上一观的东西,不是他们的日常,他们与先进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鸿沟。

    而县城呢?又能优越多少?

    孟欣然曾外出发达城市培训学习过,县城教育在乡村教育那里展现的优势,与发达地区一比,便荡然无存。

    这些无关智商,甚至也无关努不努力的问题。大环境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孩子们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非一朝一夕出现,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这是孟欣然一直深感无力和无望的地方。

    然而,今天在大道小学的教室里听课,孟欣然突然意识到,不是那样的,差距永远都有,但并非无力无望。

    客观条件是有限的,但人的成长动力是无穷的。

    如果方法得当,迟早有一天,这些孩子将抹平差距,甚至后来居上。

    这是大道小学新来了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给她的启发,小姚老师用独有的体验和诗意的阐释,把铅字印刷的课文讲活了,孩子们被她深深吸引——原来,这些没有生命的字,表达的是生命的热望,是他们眼前多彩的世界,是自己内心小小的波澜,是数不尽的看到和听到,是诉不尽的想到和感到。

    课后,孟欣然在和孩子们座谈的时候,发现这些乡村的孩子并非腼腆害羞、不善表达,他们争先恐后地和她讲这个小姚老师的故事。

    小姚老师拿自己收藏的树叶标本给他们讲四季。

    小姚老师让他们推开窗户观察天上的流云。

    小姚老师告诉他们静坐三分钟赶快记录下脑子里飘过的东西,这叫记录心流。

    小姚老师还带他们的科学课,总是教他们用废旧的小材料做科学小实验。

    他们现在不仅开始每天观察日升日落,辨认夜空的星座,聆听不同的风声;还懂得了声音的传播,力的相互作用,光的反射折射……

    孟欣然不敢相信这是四年级孩子,科学甚至已经超纲了。

    但在孩子们心里,什么是纲?什么是超纲?

    这些孩子在以往的任何一次检查中从来没有出彩过,甚至没有被人看见过。他们和所有孩子一样,默默无闻地在教室里学知识,参加考试,不声不响又规规矩矩地长大。

    是什么让他们短时间内变得如此不同了?

    是发现,是打开,是罅隙的光芒照进了灵台!

    这不就是孟欣然苦苦寻找的东西吗?孩子们真正被看成一个一个有灵性的人在培育、在成长,而他们,仅仅只是换了一个老师而已,换了一个打开他们认知、唤醒他们渴望的老师,而已。

    多么简单,又多么不易。

    他们是何其幸运,能有这样一个老师出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涯,出现在他们的启蒙阶段,于他们,一生都是有效的,哪怕今后再也不会遇到。

    因为他们看见过光,便一生会被这光温暖,一生会去继续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