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宋家族 » 第16章 训斥富若凝

第16章 训斥富若凝

    既然想在城外买庄子,那就需要钱财。

    不仅如此,还需要人脉。

    人脉方远自持现在的身份,旁人多少都得给点面子。

    钱财却是一时棘手之事。不过如是方远拉下脸来,跑去各家去借上一圈,倒也不是不能解决。

    只是那样,方远欠下的人情可就太多了。

    之后还起来也是麻烦,再说方远的性子,就是不爱借东西的。

    既不爱借别人的,也不喜别人来找他借。

    思考再三,方远决定将三间药铺对外发卖。

    再承诺可以提供其,日常常卖的各类丹丸药粉。想来,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而且方远等于没有损失多少利润,只是从厂家零售直销,变成了批发。

    好像和现在方远在家炼药,然后拿去发卖,没什么区别。

    而且最近因为要赶工练不老药,方远已经三个多月,没有给药铺供过货了。

    药铺最近也都是卖些,寻常其他药铺常卖的药物。

    方远的特产药,早就断货了。

    这几天闲下来,才没休息几天,药铺几位掌柜就差人来问,那些特供药丸,几时才会再供,也好对外言明。

    方远当即开炉练了三炉,将其那些人打发走了。

    现在方远,已经不再是一炉一炉的炼药了。每次都是召集几位弟子,三炉全开,一同炼药。

    几个弟子,自然乐的如此,他们的参与感更强了,都觉得自己学到真本事了。

    只待有朝一日自己出师,也能和师傅方远一样,富甲一方。

    不过个中隐情,他们不知,方远也不愿说。

    也就暂时将矛盾,埋在那了。

    方远最近又让人,去定制了两个更大的鼎炉。

    准备发展五个炉子一起练,那时自己可以从中操作的空间,自然也是更大。

    仁宗皇帝乐得见成,自然对方远的要求,满口答应。

    嘱人日夜加班,赶工制造。

    虽然方远只要个能密封烧水的铁壶就行,但是为了不被人怀疑。

    还是写了密密麻麻,七章二十四条规矩和条款要求。

    包括花纹的位置,文字铭刻,都提了具体要求。

    碍于文字长度,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来人,去请三位娘子过来。”

    方远想着购买庄子的具体事宜。

    但觉得夫妻一体,这事不能他一个人做主,就叫人去喊来三位妻子,共同商量个具体流程来。

    “是,老爷。”

    门外一个听候招唤的家人,听了方远的命令,立刻就去办这件事。

    过了一刻钟,富若凝就踏进方远的书房。

    “不知官人相召,有什么要紧事要说吗?”

    富若凝进来问安行礼后,紧接着就开口问道。

    “不急,等她们二人来了,再一起说。”

    方远暂未回答,只是叫她耐心等待一会。

    “见过官人,见过姐姐,官人安好?”

    富若凝之后,紧跟着赵福姬也来了书房。

    进门就给方远和富若凝行了礼,在她的眼里,不管富、何二人斗的如何,她都是做小的那个了。

    无论将来如何,自己对二人一样恭敬,就不会出问题。

    她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方远的喜爱,只要方远对她宠爱有加。

    在这家里,自然无人敢欺她。

    “你也且坐,等你何姐姐来了,再与你们一起说这事情。”

    又等了约莫两刻钟,何诗才急匆匆的走进来。

    有些喘息的说:“见过官人,怠慢官人了,望官人恕罪。见过姐姐,见过妹妹。”

    她先是对方远一跪,被方远扶起后,又对富、赵二人一礼。一是行礼,一是答礼。

    家中三位妻子的地位高低排次,方远也早就清楚,也不多管。

    “妹妹何事这么重要,官人相召还要等这么久呀。”

    富若凝有些不快的问道,她在一旁等了一个多小时,等的都心烦了。

    如果不是方远一直在旁,她不好驳了方远面子。早就闹将起来,要离开了。

    富若凝,其实也并不是不讲道理之人。

    只是从小娇生惯养,把规矩礼教,看的比天还大。

    遇到这些不合规矩礼教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发怒。

    这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她在家时。父母兄嫂皆是如此,耳闻目染之下,也是一样的脾性。

    其实本性不坏,不然也不会一直容忍,何诗做小还要把持家中财计了。

    以她娘家的权势,逼死一个小小商贾之女,不过易如反掌。

    只是一直与何诗相争,而非相斗。自是将其看作是一家人。

    “是我的罪过了,叫姐姐和官人久等了。

    只是蕾儿一直哭闹不肯入睡,我也无法离开,就只好将她哄睡了才得以抽身。”

    方远的二女儿,也就是之前何诗肚里那个已经出生了。

    如今已经满月,按照大户人家的规矩,现在已经可以交给乳母去带。

    可何诗不同富若凝,狠不下这个心,还是如同带大儿子方铮那般,事事亲为。

    “例外不过是个女儿,早晚是别人家的人,依我看。

    姐姐还是不要在她身上多花心思了。

    你看为了给她喂奶,姐姐你至今还未吃上不老药,这万一中间有个病啊痛啊什么,岂不是。。。

    啊,呸呸呸,我说胡话了,姐姐莫往心里去。”

    富若凝说着苛待女儿的话,也并不以为意。

    虽然宋朝的陈朱理学还未发展到巅峰,裹脚等残害女性的行为,也并未流行开来。

    但这轻视女子,慢殆女子的家庭环境,却在一些士大夫家庭比较常见。

    毕竟男子才是传家的人,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

    而且富若凝这句说的不好听,但却也是发自肺腑的关心何诗。

    她看来,为了养一个女儿,将自己置身险地却是不好。女子生完孩子,本就身体虚弱。

    万一有个意外,那就太糟糕了。

    不如早早吃了不老药,远离病痛,还能永葆青春。

    这话虽难听,心却不坏,对何诗的关心也是可以看到的。

    方远知道她的意思,也就没有开口训斥她了,只是说道:“女儿,男儿,都是我儿,这些话,若凝,以后不要再说了。

    我家不同别家,对这传家之人不太看重,你我都是要活一元会的人。

    就算一百年要一个孩子,家中也是子女过千了。到时还怕那个孩子养不大,没了继承和依靠吗?

    你也不要老是在茹儿面前数落她,生了是个女儿,又不是她自愿的。

    现在她还小,不太能记得,以后大了,知道她亲娘这般嫌弃她,她又该如何自处?

    难道你希望你的娘亲,也来这般数落嫌弃你吗?”

    方远虽然不怪富若凝,但是说话的语气,还是很严厉的。

    富弼家的治家方针,方远无从去管。但是自家这块,还是得改改。

    就如之前所有,方远不求改变社会环境,但是那也只是不想,让自己陷入难受的被动。

    若是为了自己的子女,方远也不介意背上,离经叛道不识礼数的骂名,给自己的几个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再说富若凝这边,她心中有些委屈,明明是真心为了方远,想要管好这个家。

    怎么就是不得他的理解支持呢,家里的规矩乱七八糟,妻不像妻,妾不像妾。

    儿女不识礼数,家中长幼不分。

    在她多年来养成的世界观里,这简直就是灾难。

    说是天塌了都不为过,毕竟从小到大。

    和哥哥姐姐们在一起,他们都是各种耳提面命,三纲五常,三从七出。

    她都一一记在心中,并且以此来要求自己。

    常常受到大人和兄姐的表扬和赞许。

    为何嫁人了,到了夫家,这些好的东西都变成不好的东西了呢?

    她不能理解,嫁过来三年了。

    从未像今天这样,受了这般大的羞辱和曲解。

    一时悲从中来,背过身去,强忍着痛苦。

    可泪水不禁流出,鼻子也似乎被那委屈堵住,喉头也痛苦万分。

    竟然在那低声啜泣了起来,何诗见此,慌忙上前安慰。

    可是不安慰还好,越安慰,富若凝越是觉得委屈。

    不自觉,哭的声音都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