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酒吧纪行 » 其三 曼哈顿与惯例的第一杯

其三 曼哈顿与惯例的第一杯

    曼哈顿Manhattan是我在大学末期最爱的两款经典鸡尾酒之一,另一是尼格罗尼negroni,有机会再写它。大学末期是没什么课的,只在周四上午十点有一堂文学课,我不是什么好学生,自然不会安稳坐在椅子上有板有眼地听讲。早晨九点多起床后,我盯着酒柜想今早喝点什么吧;宿舍里没有冰块,也来不及去楼下奶茶店买,因此这杯酒注定会很干燥。我也没有黑麦威士忌,琢磨起用波本来替代会不会更好,外加只有杜凌的甜味美思——它的味道十分清淡,甜度比常用的马天尼牌要低得多。说不定它们结合起来可以甜味互补,再甩上两滴补充苦度和香气的苦精,因为懒得多刷个杯子,干脆直接build在马天尼杯里了,就这样我的第一杯曼哈顿十分草率地在宿舍里诞生了。没有冰,没有装饰,没有关系。

    常温让它闻起来就十分强烈,先是表面的苦精草药芬芳和柑橘气息,接着是廉价波本的油漆味,一点点烤过的橡木桶的烟熏味。入口后,最初平淡的味道很快被味觉掀起的巨浪覆盖,先是波本基础的玉米油味道,但波本的甜因为被清淡的味美思及苦精中和过,所以味道不偏不倚。中间是甜味美思提供的转瞬即逝的草药风味,最终在舌根留下暧昧的苦涩感和喉咙处轻微的刺感。刺感显然是常温带来的问题,加冰后,它就变得过分顺滑易饮,差点包圆了整个学期的周四早晨。曼哈顿令我沉沦的原因很简单:极其简单的调制工序(经典三合一)和不偏不倚又不失起伏的风味。那之后,我就经常把它作为惯例的第一杯。

    点单有个routine惯例是有些好处的,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款鸡尾酒作为开场,因为有了内心的参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对酒吧的出品做出初步评估,再选择开溜换店或继续尝试都是没问题的。同时,细微的差异往往是打开话匣子的钥匙。我喜欢与调酒师不痛不痒、漫无目的地攀谈,谈话总是以差异开场,因为众口难调,它注定是没有尽头的,不会产生任何结果或达成共识的,但是不同意见之间的碰撞总是灵感火苗产生前的必要摩擦。

    当然,惯例不是必需的(闲谈也不是),点单应该是在酒吧允许范围内根据心情、环境、酒单等因素随心所欲地“狮子大张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南方时,我很喜欢一家阁楼酒吧出品的一款以Calvados——一种苹果白兰地——为基酒的鸡尾酒,补充少许苹果汁,再加入充满灵性的山葵就完成了,它对于一个在夏日夜晚寻觅一家十分隐蔽(鸡贼)地把自己藏在阁楼的speakeasybar的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清甜的苹果风味,外加在末尾隐约出现的对舌头的轻微刺痛感,山葵无疑是灵光一现的点睛之笔,是一根被随手丢进苹果湖中的银针,它顺着湖水流淌进入口腔,起伏之间扎进舌头和两颊。夏天开场第一杯就该喝它,谁劝都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