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三十七章 要钱的来了

第三十七章 要钱的来了

    说完,趁着李标、郭允厚两人思考之际,朱由检准备开溜。

    “陛下!”

    郭允厚很快惊醒过来,发现朱由检走远,急忙大步跑到朱由检身前,“噗通”一声,直接跪倒在地。

    “陛下,臣另有请求!”

    “郭卿何事啊?”

    郭允厚几十岁的人了,朱由检不忍心,赶忙将他扶起。

    “臣听闻陛下内库最近有近五千万两白银入库,故而特来请陛下开内帑以救朝政。”

    郭允厚目光切切,眼神炙热,朱由检仿佛有种自己没穿衣服的感觉。

    “行吧,郭卿可下去理个章程递上来,朕给你批点。”

    “陛下,此事不可推迟。

    陛下总跟臣下说国事艰难,做臣子的需要体谅陛下。可如今朝廷有难,陛下难道不能体谅臣下,先从内库匀个几百万两出来吗?”

    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啊!

    朱由检板起一张脸,冲着郭允厚严肃道:“郭卿,朕非吝啬之人,只是郭卿身为朝廷大臣,自当遵守法度。

    朕方才就有言,凡事需审计,卿下去后,可尽快理个章程,朕自会批复。”

    但郭允厚不依:“可是陛下,朝中经过陛下查处,官吏不足,户部更是缺额严重。”

    说着说着,郭允厚哭了出来。

    这可是真哭啊,朱由检都见到有眼泪流出来了。

    “陛下,早在去岁之时,朝廷就严重缺银,今岁又经大变,夏税更是遥不可及,国库空虚,朝堂早就是苦苦支撑啊。

    今陛下又大改官制,给官员提升俸禄,设置养廉银,虽是善政,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今户部无银,国库空虚,倘若连陛下内库也不支援银两,户部可是连人都凑不齐啊!”

    郭允厚老泪纵横,声音洪亮而凄凉,大声诉苦。

    真可怜!

    朱由检心中一酸,语气也软了下来,道:“既如此,朕就从内库拨调二百万两交于郭卿。”

    “陛下,”郭允厚急忙抓住朱由检手臂,呼道:“朝堂缺额严重,若不尽快补齐各部缺额,则朝堂不稳。

    然,国库空虚,户部又怎么可能拿得出钱粮支援各部呢?

    可各部主官却不会管这事,他们只会管臣要钱,但臣哪里来的钱啊!”

    “行了,行了,你要多少,先给个数。”

    郭允厚一个劲的哭穷,朱由检有些不耐烦了。

    “五百万两,需有五百万两白银,户部方可渡过难关。”

    郭允厚松开朱由检,缩到一旁。

    “五百万,哼。”

    朱由检气笑了:“二百万,朕会给内库递条子,郭卿下午就可以派人来取。”

    “臣…老臣…”

    郭允厚支支吾吾,终究还是住嘴了。

    “朕还有事,得先行离开,郭卿赶紧回户部主持事宜吧。”

    朱由检一甩长袖,大步走向后宫。

    身后,郭允厚起身擦擦眼泪,面无表情的出宫去了。

    ……

    “万舆你嘴角带笑,想必是有所收获。”

    午门外,李标在门外等着郭允厚。

    “首辅不去文华殿办公,在这里作甚!?”

    郭允厚故作惊讶,十分吃惊的看着李标。

    “万舆你休如此作态,快与我说说,陛下此次拨了多少银两?”

    “不多,堪堪二百万两!”

    郭允厚神情略带得意,望着李标有些趾高气昂。

    “如此甚好!”

    李标长舒口气,心中大石落地:“有了这二百万两,改制、科举、辽饷、直隶灾情都能宽松不少。”

    “唉,首辅可别搞错了。”

    郭允厚急忙出声:“方才陛下有言要改革户部,如今朝堂缺额严重,急需补员,外加官员俸禄、养廉银,这二百万两中,起码有一百万两户部要留下来自用。”

    “郭万舆!你可知科举与救灾之事刻不容缓,一百万两怎么够用?!”

    李标愤而大喊。

    “首辅别着急,”郭允厚急忙安抚道:“陛下不是说过要户部掌管天下财政吗?如今兵部、工部、光禄寺等各仓白银均还未收回,首辅可尽尽心力,想想办法。”

    “好你个郭万舆,在这等着我呢!”

    李标其实也没生气,刚才也只是苦中作乐一下。

    “要不首辅去向陛下求点!?”

    “……”

    李标没有理他,摆摆手,赶去兵部办事了。

    呵呵,郭允厚不厚道的笑了!

    ……

    “陛下,方才郭尚书……”

    朱由检回到后宫,王承恩忍不住说了点。

    “无妨,朕都明白。”

    都是狐狸,朱由检又怎么会不明白郭允厚是故意为之呢?

    只是一来,皇帝也不差饿兵,二来,人家年长,又用心办事,朱由检实在不忍心。

    “对了,太康伯入京了吗?”

    自从那晚之后,张嫣足不出户,也不接受朱由检的道歉与礼物,内事府所有大小事宜,都是周皇后前去与之商议才完成的。

    朱由检最近在苦思破冰之策。

    “皇上……”王承恩欲言又止,脸色像是便秘一样,十分的难看。

    “有话你就说,朕又不会问你罪。”

    朱由检白了他一眼,知道他想说些什么。

    “皇上,”王承恩终于是不吐不快:“懿安皇后乃是先帝正宫皇后,先帝乃皇上之兄,传大位与皇上,皇上此举怕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大伴,你想什么呢?朕当日只是醉酒,并无意识。何况太康伯之事关乎宫中禁卫,朕的安全,朕问两句怎么了?”

    果然,就不该借着酒劲撒酒疯,弄得现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朕让你下发的旨意发出去了没?”

    “已经派人出去传旨了。”

    “天津那边派人去了吗?”

    “已派人过去。”

    “明日安排去国器院,朕要与徐国士见面。”

    “是。”

    “方正化的单子还没理出来吗?”

    “还未得到消息。”

    “行了,行了,你下去吧!去催催方正化。”

    说了半天,见王承恩还是一副便秘表情看着自己,朱由检心中郁闷,不耐烦的挥手赶走了他。

    “皇上…”可王承恩临走之前,还是忍不住说了句:“皇上,那晚已经死了不少人了。

    还请皇上收敛心思。”

    “知道了,快滚!”

    朱由检几乎是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