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五十六章 深化改革

第五十六章 深化改革

    “陛下,陛下,”见朱由检盯着何如宠,李标急忙在一旁喊道:“陛下,余下的,还没说完呢。”

    ……

    朱由检偏过头看向李标,看了一会,才继续说道:“朕军中只有有战功者才可升迁。

    故而武举之人,即使高中,也至多做个百户、哨官。”

    “臣已知晓。那除此之外,陛下还有何吩咐?”

    李标问道。

    “朕觉得驿站归于兵部管辖,实属大谬。此次陕西大乱,兵部居然一无所知,朕深感兵部之失职。”

    朱由检淡淡说道:“朕有意改各地驿站由内阁提辖,做出整改。”

    “可此前京中大乱…”

    何如宠想要争辩。

    朱由检却道:“京中之事,与地方何干?驿站若不做出整改,日后地方若再有瞒报,是否还要等锦衣卫才能发现?”

    马的,老顽固,真恶心。

    “何卿,礼部整编之事难道已经完成?汝不用下去忙碌吗?”

    朱由检也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电影《审死官》中,原本清白公正的八府巡抚,出于立场,也下意识的想要维护贪官污吏。

    这就是官官相卫。

    “臣告退!”

    等何如宠一脸司马脸的退下,朱由检才对着李标说道:“李卿,朕有意改革驿站。”

    “不知陛下是何章程?”

    李标与何如宠不是一路人,但难免也有些悲哀。

    群臣与陛下,陛下与群臣,为何就不能共存?

    “今后起,驿站将分为三路。

    一路专供军事,由四方边地,及海岸连接入京城。

    一路供地方官府,今后地方送奏报入京均由驿站送达。

    剩下一路则供民事,收取费用,替百姓之家运送书信及财物等。”

    日后再发展成物流集团。

    停顿一下,朱由检又道:“驿站功能不同,平日里可合在一处。但战事一起,军用驿站必须与其他分开,专司战报运送。

    此外,驿站需向外探听民间情报,其财政脱离地方,由国库直接负责。”

    “此事可行!”

    李标赞同道。

    内阁管理驿站,等于有了自己的情报来源。这不但是对地方官府加了道枷锁,而且,内阁也不会如同今天一般,信息落于人后,被皇帝嗤笑。

    “只是如此的话,驿站官员必须升品,臣恐俸禄支出增加。

    且,地方官员常常由驿站入京,此事又该如何解决?”

    “升品就不必了,此前不是将驿站小吏也登入品级了吗?这就够了。”

    朱由检喝茶一口,继续道:“此外,关于向民间收取费用,卿下去理个章程,呈上来给朕看一看。

    至于卿所说官员入京之事。”

    “叩叩!”朱由检敲了两下桌子,思考后定下思路,道:“朕有意在礼部内客部下设一司,名为悦来司,司中设客栈,名为悦来客栈。

    客栈采用责任承包制,由官府监督、拨款,民间主持,户部负责查账、收税。

    今后各地入京官员在途中地方官府登记之后,通通下榻至悦来客栈,由悦来客栈负责其住行。

    此外,为防止官员公款大吃大喝,今后各地官员招待也只能去悦来客栈。

    另,设置招待费额度,每年由户部拨于悦来司,用完不再额外拨款。”

    朱由检今后肯定要整改地方,下放各部至地方,由户部掌管钱袋子,到时候严格监督各地主官的财务报表。

    不合格?对不上?对不起,贪污!严惩!

    不会做!?要你何用!?

    “陛下,是否太过严格?”

    李标其实不太想问,可听着朱由检说的这些,他实在有些难受。

    未免防范过度了吧。

    “严格?李卿,官员宴请正是贪腐之源头,若不规范,难道要等其贪污腐败再将其治罪吗?”

    朱由检道:“朕既摆明车马,严惩贪腐,自然不能松懈,不然必前功尽弃。”

    就这,还只是开头呢,朱由检的这点办法,也顶多只能让他们转入地下。

    地方官员们的手段多着呢!

    “臣自然知晓,只是若施行下去,地方官员必然以为严苛,若其不尊命令,肆意妄为,则需多加人力严加督查,又浪费人力。

    陛下!眼下朝廷重担在身,为些许事宜多加操劳,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

    “李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可不察!”

    朱由检一挥手,道:“六科、都察院下发至各地,可为朕监督,勿要再劝!”

    “臣遵旨。”李标拱手道:“陛下,户部郭允厚请命前往整改各地盐场,托臣请陛下拨款,及派人。”

    “郭允厚人呢?怎么自己不来?”

    朱由检拿起郭允厚关于盐场改革建议,看了起来。

    “户部缺额严重,郭尚书正在选才抢人。”

    李标老实答道。

    “哈哈哈!”朱由检想出画面,便觉得好笑。

    “大伴,传户部郭允厚前来见朕!”

    朱由检看完奏本,觉得一些地方不太满意,于是准备提点提点。

    “臣郭允厚参见陛下!”

    郭允厚很快前来。

    “郭卿来了!快坐!”

    朱由检下台阶拉着郭允厚坐下,缓缓道:“郭卿,关于盐场改革策略朕已过目,有些疑惑之处还请为朕解惑。”

    “请陛下直言。”

    达者为先,郭允厚一脸恭谦。

    “首先表示这制盐之法,我看全国各地皆为煎盐,西边日照不足,朕可理解。可为何东边各地也不行晒盐之法呢?”

    “……”

    “且砍伐植被,水土流失,若只为行此事,大谬!”

    朱由检拿出一块煤炭,道:“朕手中此物,燃烧持久,热量高,正好用于此处。”

    “可煤炭燃烧容易产生毒气。”郭允厚也认识煤炭,他急忙道:“即使空旷地带,也容易致人死亡。”

    “哈哈,卿多虑。”

    朱由检拿出来的自然是经过水洗之后的煤,其中大部分杂质都已洗出,毒气已经很少了。

    况且还可以做蜂窝煤,蜂窝煤朱由检从小在家帮着爷爷做,方法可是熟悉的很。

    “小耗子!进来!”

    小耗子闻声提着煤炉跑进来。

    “这是朕为卿准备的,盐场日后都可用这煤炉烧煤。如此,每月配给、用料都可精确查询。”

    引火烧煤,小耗子提壶冷水放上。

    “陛下大才!”

    煤炉精制,热量极高,水很快烧开,郭允厚赞叹不已。

    “至于盐场制度,朕也有想法。”朱由检准备参考一些工厂,分组,设标准,行奖惩制。

    基层管理人员由工人中选出,分户牌发钱,中层及以上领导由宗室担任,高层及总领导则由官府之人担任。

    户部盐务司负责监督。

    郭允厚点头,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