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高中生活那两年 » 第五章 辅导习题(13—15节)

第五章 辅导习题(13—15节)

    13.跳河男生

    田堘和阿肖、阿志从面粉厂买完饭票,路过“高四班”教室时,田堘突然问了阿肖一句,“在这里复读的你的那个老乡,这几天咋没有见他来找你?”

    田堘曾经见过阿肖的这名老乡,个不高,微肥胖,深眼塌鼻,最明显的特征是下排牙齿内外交错,左斜右歪,像变形扭曲的锯条,让人印象深刻。田堘他们刚来这里那阵子,他差不多三天就会看望阿肖一次。

    阿肖看了一眼田堘,又望了望低矮破旧的复读班教室,沉默了一会儿,重新看向田堘,反问道,“你还记得前不久跳河的那个男生吗?”

    “跳河男生?”田堘不禁一惊。不久前,他是听说学校有一个男生要跳河自尽。至于哪一班级的同学,姓甚名谁,年方几何,基于什么原因,在各自为政、消息封闭的环境里,他大概和学校绝大部分同学一样并不知情。

    “没错,就是他。”阿肖拢了拢耳边的头发,道,“他既然已经不在这里上学了,我就实话告诉你们吧。”

    “到底是怎么回事?”阿志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问道。

    “他其实不是我的老乡,而是一个远房亲戚。”阿肖推了推眼镜,继续道,“他平时学习一直不错,可去年高考时,成绩竟然连建档线都没上。家长说他学习基础扎实,没考上纯属意外,年龄又小回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再说长相也差强人意,不上学怕是以后老婆都讨不来。”

    “家长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田堘点点头,算是对阿肖讲话的礼貌回应。

    “家长比葫芦画瓢,学着别人的做法,让他顶替其他考生的名字和成绩回来参加了复读。”

    “有机会复读就好,不然真有些可惜。”阿志随机插上一句。对这种冒名顶替上学或复读的事,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习以为常了。

    “回来复读后,自然有原来的任课老师认出来,但考虑到他学习有实力,升学有希望,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阿肖接着叹了口气,道,“学校审核复读生入学资格时,发现了问题……他感到丟人现眼,一时想不开。”

    “是和他将来存在竞争关系的哪个同学举报了?”阿志猜测着问。

    “谁知道?”阿肖的语气有些生硬,透出几分愤然。

    “他现在怎么样?”田堘关切地问。

    “还好。”阿肖舒了口长气,回应道,“在家消沉了几天,又到邻县高中复读去了。听说,他成绩很突出,也很稳定,现在成了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呀。”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田堘从窗口看着复读班教室里密密麻麻坐着的120多个同学,心里充满了同情和心酸。脑海里又电影般浮现出一帧帧镜头: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游戏活动,不敢和应届生争吵,不敢和学弟们辩白。吃饭,他们退后;劳动,他们优先。甚至他们走在路上,也总是低着头,佝着背,目不斜视,步履匆匆,畏手畏脚,表情凝重……他们是自己眼中实实在在的落伍者,是其他班同学心中真真切切的失败者。

    14.辅导习题

    晚自习第二节上课,田堘抱上作业下了楼。尽管他认为于瑶的话纯属戏言,但他平静的心潮还是荡起了一探究竟的丝丝涟漪。

    “她真的愿意帮助我学习数学?”

    “她的话里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统一交作业时间,她什么意思?”

    “她会通过什么方式帮助我?”

    “你真把小姑娘的话当真了?”

    “人际交往中的客套溢美之词,你也相信?”

    “都上高中了,思想怎么还如此幼稚单纯?”……

    教室里很静,校园里也很静。深蓝廖廓的天空,一轮圆月朗照,丰盈、皎洁。没有星,没有云。地上,亮亮的,银辉满地,流水一般。前面的房舍、道路和那高耸入云的黑森森的树木,在这秋意深深的沉静夜晚,如同一幅浓妆淡抹的图画。

    田堘穿过操场一角,绕过食堂饭场,走上通向数学老师家的水泥路。左侧,是男宿排房,没有灯光,漆黑一片,没有人影,不闻声响。右侧,高高的女宿围墙里,密密匝匝的高大杨树傲然挺立,枝叶交错。树杈间的鸟巢黑黢黢的一团,和下面深幽地偏的院落一样,静谧,沉寂。

    突然,田堘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影从数学老师家胡同里转身出来。“于瑶?”他头脑里立刻跳出这个名字。但距离太远,他看不清楚。这时,那身影弯下了腰,似乎是要系鞋带。他走近,那人站起来,果然是于瑶。“你早呀。”一回生二回熟,田堘壮起胆子和于瑶打了个招呼。“我也刚过来。”于瑶拨了下前额刘海,一只手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巴掌大的纸片,递给他,“这是今天的习题,你看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会认真学习的。”田堘还想说声“谢谢”,于瑶已匆匆离去,丢给他一个模糊不清的苗条背影……

    交了作业,返回教室,田堘打开了纸片。纸片上密密麻麻,书写工整,内容详实,思路清晰。有典型例题,分析点拨,解题过程,模拟练习。右上角还标注着年月日期。

    田堘仔细地研读着、品味着、思考着,他第一次感觉到脑筋急转弯般的数学题,也能变得如此通俗易懂,如此中通外直,如此简单明了。当他确信自己真的看懂了、弄会了,才惴惴不安地尝试去做最后的那道模拟题。幸运的是,刚读完题,他已有了明晰的解题思路。这时,他心里竟涌起一阵喜悦、兴奋和满足。“于瑶,谢谢你的习题。”小姑娘,难不成你是为了照顾我的脸面而有意采用的“低起步,渐进式,慢节奏”辅导策略?这是那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方法吗?

    在田堘10多年的求学生涯里,他也遇到过几位教学老师,也数十次向老师请教过问题。也许是问题太难,也许是自己基础太差,常常是老师给他讲过了,他还是一头雾水。每逢老师问他“听懂了吗?”或“理解了吗?”或“会了吗?”时,他也总是爱慕虚荣地点点头,然后糊里糊涂、不懂装懂地告别老师回到座位。

    遇上于瑶,在数学学科上能得到她的帮助,但愿以后自己的成绩能有所提高。毕竟以后要参加实打实的高考,哪一门学科都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力量,更何况是“走遍天下都不怕”数理化中的第一把交椅?

    15.水泥路上

    第二天晚上,田堘和于瑶一前一后去交作业。

    在水泥路上的树荫里,田堘追上了于瑶。“于瑶,谢谢你的习题。”

    “有帮助吗?”于瑶瞥了他一眼。

    “有,太有帮助了。”

    “真的假的?”于瑶半信半疑,又认真地看了看他。

    “是真的。”田堘由衷表示,“经你一讲解,题目似乎容易了很多。”

    “有帮助就行。”于瑶低着头,声音不大,嘴角翘起一抹微笑。“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你说的对。也许我缺少的就是学习方法。”田堘点头称是,接着反问道,“人说登高望远、举重若轻,你是不是自己学得好辅导别人功课也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田堘好奇又不乏讨好地问。

    “我可没有。”于瑶谦虚道,“我爸教数学,我多少会受他点影响吧。高一时同学们问我问题,我也算有心无心地积累了一些讲题经验吧。”于瑶从口袋里掏出两片纸,递过来,“这是今天的习题。”

    “感谢。”田堘接过纸片及时表示谢意。

    “哦,对了。我的计划是,根据我们的学习进度,联系前后知识按专题进行训练,你看怎么样?不合适或不适应,我们可以调整策略。”于瑶说话时,田堘第一次直视了她的眼睛,澄澈,秀丽,灵动。

    “这样分专题挺好呀,有例题,有习题;有分析,有指导。如果掌握了方法,这一类型的题也就会做了。”

    于瑶点点头,“行,那就先这样吧。以后如果有什么不妥,我们再根据情况调整。”

    “好,只是你这样做会耽误不少时间,我感觉挺不好意思。”田堘真心感到歉意。

    “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其实帮助你,我也在复习巩固呀。这也算是两全其美、共同进步吧。”

    田堘知道,于瑶是在宽慰他。压力山大、节奏紧张的高中生活,谁不珍惜自己的宝贵时间?谁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分一秒?

    于瑶数学成绩优异,又有深入浅出的学习指导方法,还这么慷慨无私地乐于助人,让田堘佩服,也让他感动。

    田堘想再向于瑶说声“谢谢”,但他没有说出口,或许是一句感谢的话太肤浅,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诚意,或许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于瑶平时听得太多太多,早如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无广度无厚度。他只是指了指老师家的大门,对于瑶说,“你先去吧,我稍等一会儿。”

    “嗯。”于瑶会意,说了句,“明天把你做的练习题拿来,我看看。”然后转身快步走进了老师家门。